杜甫是什麼職務

  杜甫在他四十五歲之前一直沒有正式擔任什麼官職,雖然他的目標從一開始便是擔任官職從此為君王解憂惑,為百姓謀福利的偉大抱負,但是觀其一生,杜甫卻沒有實現這一抱負,甚是可惜,一代人才卻這樣流落街頭。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杜甫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一場科舉考試,但是卻因新人便顯出如此抱負,威脅到了當時的考官,恐其得勢,便將其落選,但這並不妨礙杜甫身懷理想。

  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杜甫聽聞長安招賢納士,便進京赴考,但依舊被當時的考官破壞入選機會,當時一同考試的人均未入選。而後有幸作“大禮賦”得唐玄宗賞識,但卻沒有下文,遂杜甫客居長安十年,期間屢次獻文以求得賞識,均未果。

  在杜甫四十五歲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心繫國難的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線,但被叛軍控制在長安,後得以冒險逃出,為唐肅宗任命為左拾遺的職位,杜甫此時才算是真正的當上官員為國效命。後因得罪唐肅宗得到審訊。

  同年,長安得以收復,杜甫仍為左拾遺,而因朝中兩大勢力鬥爭杜甫被誣陷,因而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赴任途中辭官而去。

  後逃至蜀中,得好友嚴武相助,暫且安生,且嚴武推薦其為成都劍南節度府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但杜甫因不習慣幕府生活而辭去,而後便再無擔任何官職。

  杜甫的雅號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中創作詩歌作品達三千多首,至今流傳作品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作品風格獨特,且注重吸收各家之長,堅持獨特的批判精神,致使其作品深受後人的追捧,其思想也影響著後代眾人。

  杜甫因此被尊稱為一代“詩宗”,其雅號為“詩聖”,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之高,所有的成就之深。杜甫創作詩歌的時候十分注重將所見所聞和社會現實兩者相結合,這樣不僅反映社會現狀還可以以此寄託他的情感,批判不公的社會諷刺統治者的腐朽之舉。

  杜甫所寫之詩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在客觀的敘述事件,而是在用詩去寫歷史,他的詩體大部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歷史事件,真實的將歷史重現在讀者的眼前,也將那個時代受到戰亂和腐敗統治毒害的現狀披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

  杜甫能有“詩聖”這一雅號,不止因為其涉獵題材之寬,還在於他能夠很好的將律詩運用的如此自如,將這樣的詩體運用於無形,甚是有才能。杜甫甚能駕馭各種形式的詩歌,他能將社會永珍及人民的生活描繪的十分生動,他的詩歌中所隱含的不僅是批判和同情,也有很多他被壓抑的情懷和抑鬱的情感,但這依舊不影響他憂國憂民的愛國之心。

  杜甫的成就

  杜甫為唐朝詩人,為漢樂府詩體的開創者,是現實主義詩人,其作品多以古體和律詩著作,風格多樣但其詩風沉鬱頓挫,多有憂國憂民的感傷,因而被後人稱為“詩史”。

  杜甫真正成名是在宋朝之後,之後“沉鬱頓挫”便成為杜甫詩風的評判字句,其中所表明的是杜詩所描寫的思想內容均博大深刻,感情很是飽滿,還有杜詩都是以完整的意境,精煉的字句和頓挫變化的節奏將其中情感表現出來,詩人將情感寄託於詩中的一草一木之中,亦見其性情之厚。

  杜詩不僅沉鬱頓挫,還有變化不斷的風格,和多樣的表現形式,想必這和杜甫所描繪的內容各異有關係,他晚年生活經歷“安史之亂”得以見識到各種情形,大大增加他生活閱歷,因此他創作的題材除了遊歷、山河、風俗、家人友人還有更多憂國憂民的創作、戰爭。政治和反映社會現實的詩歌。在不同的創作背景下,杜甫所作的詩歌均用不同風格展現其中情感。

  杜甫在創作方面十分寫實,反映出很多深刻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將盛唐轉衰的歷史時期和社會面貌用詩歌將其全程展現在眾人面前,同時塑造了多個有性格有感情且豐滿的詩歌人物形象,讓大家更好的認識杜甫。杜甫十分擅長描寫事物細節,往往這樣更能震懾人心,這樣細微的寫實技巧正是杜甫的又一個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