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癌的方法有哪些

  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那麼?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放射治療胃癌

  放射併發症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喪失;對於晚期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效果並不完好。同時體質較差,年齡偏大的患者,繼續放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單獨放療或與化療綜合治療後腫瘤縮小50%以上的只佔60%,腫瘤完全消失者僅10%,因此,胃癌不能單獨用放療來根治,放療在胃癌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輔助性的或姑息性的。

  2、手術治療胃癌

  手術治療是當今治療胃癌最為可行且治癒可能性較高的一種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在胃癌的治療中分為幾種不同的種類,即遠端胃大部切除術、近端胃大部切除術、全胃切除及全胃合併脾、胰體尾切除術、Appleby術、胃癌合併受累臟器聯合切除術以及姑息性手術。

  3、化療治療胃癌

  用於根治性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後,延長生存期。晚期胃癌病人採用適量化療,能減緩腫瘤的發展速度,改善症狀,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術後原則上不必輔助化療,有下列情況者應行輔助化療:病理型別惡性程度高;癌灶面積大於5釐米;多發癌灶;年齡低於40歲。進展期胃癌根治術後、姑息手術後、根治術後復發者需要化療。

  常用的胃癌化療給藥途徑有口服給藥、靜脈、腹膜腔給藥、動脈插管區域灌注給藥等。常用的口服化療藥有替加氟、優福定、氟鐵龍等。常用的靜脈化療藥有氟尿嘧啶、絲裂黴素、順鉑、阿黴、依託泊苷、甲醯四氫葉酸鈣等。近年來紫杉醇、草酸鉑、拓撲酶抑制劑、希羅達等新的化療藥物用於胃癌。

  胃癌的原因

  1、環境因素造成胃癌

  這是造成危害的一大因素,專家介紹說,胃癌的出現與區域有關,目前也查明胃癌的發病也的確有高發地區及低發地區。有人研究高發地區的人群遷入低發地區後,其後代的胃癌發病率和低發地區一致。胃是一個消化器官,外界環境因素,如不同的大氣、土壤、水的組成在各不同的地區會不相同,但這些外界環境因素都可通過食物鏈進入胃,與胃發生關係,故外環境可能和胃癌的發病有病因學關係。

  2、飲食因素導致胃癌

  是胃癌發生的首要危險因素,日本學者研究了東亞地區胃癌的危險因素是飲食因素,如高鹽、熏製食物、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品, 這些刺激因素誘發胃的腸化生,最終導致癌變。熏製食品、醃製食品、燒烤食品是東亞人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餚,這類食品要麼含煙硝酸鹽量高,要麼含有一定量致癌物,如-丙烯醯胺、苯並芘等等,適當攝入可能無大礙,長期偏食確實會對胃造成傷害。

  胃癌的表現症狀

  1、部分患者表現為泛酸、燒心、噁心

  食慾減退、厭食納差、噁心嘔吐、食後胃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狀,也是一組常見而又缺乏特異性的胃癌早期訊號。食慾減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且不伴胃部疼痛的症狀,若與胃痛症狀同時出現並可以排除肝炎時,尤應引起重視。有些病人因在進食後出現腹脹、噯氣而自動限制日常飲食,致使體重下降而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症狀也可出現食後飽脹感並伴有輕度噁心。

  2、胃部疼痛與體重減輕是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

  病人常有較為明確的上消化道症狀,如上腹不適、進食不多後即有飽脹感,隨著病情進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慾下降,並伴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根據腫瘤在胃體上生長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現。例如:胃底賁門癌可有胸骨後疼痛和進行性吞嚥困難;幽門附近的胃部腫瘤會出現幽門梗阻表現;腫瘤破壞胃部血管後可有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