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歸根電影觀後感

  在《落葉歸根》中,勸慰我們外在的“根”——家、故鄉在商業社會中逐漸淡漠,受到顛覆,可我們內在的“根”——傳統的價值標準不能迷失。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落葉歸根觀後感,喜歡請點贊。

  篇1

  哲學裡說,每個人都應當有信仰,我想我是一個愛的信仰者。

  前幾天開始讀《落葉歸根》,我告訴好朋友,這書看得我揪心,她很好心地告訴我那就少看點,我由心底裡感激她善意的勸慰。可是,心裡還是固執地以為,書中滿滿的無奈與淚水是命運的悲劇,悲劇打破的是有價值的東西,它並不悲觀。

  我曾經一度以為那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錐心刺骨的疼痛只會出現在電視裡,小說裡或是一切虛幻的想像裡。可是,作者嚴君玲這樣飽經滄桑的半輩子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字字真實、生動。母親的早逝,後母的惡毒,兄弟的殘忍,姐妹的欺騙。一家人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她童年及成年的際遇,第一次戀愛和第一次婚姻的虐心,讓我看不到一點希望,人生怎麼會如此苦澀呢?

  我想到看《活著》時自己情感恣意的淚水,那一輪又一輪的貧窮與死亡讓我絕望;看《花田半畝》時,女孩旺盛的生命,如花的笑靨,噴薄的才情及心田的大愛面對無情的病魔和死亡讓我絕望;看《落葉歸根》時,那一期又一期的苦難與折磨讓我絕望。討厭絕望,可是,生活處處都存在著絕望。

  在作者漫長的生命歷程中,她慷慨、幽默和富於慈愛的姑爸爸如同黑夜裡一束微弱的光,溫暖著她、照耀著她一直向前。

  希望永遠站在絕望的對面,愛,作為彼此的橋樑。

  作者第一任丈夫百倫,分離的家庭和他狂妄自大的個性;第二任丈夫成輝,和諧的家庭和他謙遜溫和的個性是他們婚姻因果分明的真實寫照。“我固執地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們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而我能盡一切力量幫到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我終有一天會贏得他們的愛。”愛,是無法等價交換的。無法去感化一個壞到骨子裡的人就像無法去感動一個根本不愛你的人。何必要乞求別人施捨的愛就像賤***巴望別人唾棄的食物呢?

  當然,所以經典的作品並不是長篇累牘地要告訴人們生活多麼絕望,而是絕望裡總會有希望。

  當我讀到成輝握著她的手對她說“記住,我永遠是你的”時,我終於看到了她來之不易的幸福的曙光。

  我突然懂得了那句話,“這個世界上,人很多;而真正與你有切身關係的,真正把關愛施你的,確實屈指可數的幾個。這些人的存在,是支撐我們度過漫長人生的力量。”原來,支撐人活下去的東西並不多,有愛就可以,因為有愛就有希望。

  我也突然記起到那天好朋友對我說:“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孩子,以後的婚姻也很難幸福。”我一瞬間佩服她及早的真知灼見。我知道,我是一個盲目樂觀者;她是一個現世生活者。當然,我來自一個特別幸福的家庭。其實,不管家庭幸福與否,我一直固執地相信,幸福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篇2

  看了這個電影以後,我看到了一種崇高的美德,同樣這個電影表現出了一種社會現象。

  看完《落葉歸根》已經是半夜時分,雖然身體有些不舒服但仍無睡意,有點後悔挑在晚上看這樣一部片子。片子的導演說:“一部好的喜劇一定是帶著悲情色彩的,在逗觀眾笑時還有所思考。”我想他是對的。

  《落葉歸根》就是一種人生的旅途和磨練,就是從此岸到彼岸的一個過程,這種過程永遠都是個人完成的。在片中,老趙揹負著承諾、執著在路上,雖然經常偶遇某些人的幫助但僅僅是片斷,最終還是獨自走完全程,其他人也是一樣,胡軍扮演的司機揹負著愛情在路上獨自尋找,夏雨扮演的揹包客揹負著對自己懦弱的性格的痛恨在路上證實,宋丹丹扮演的母親揹負著親情在路上獨自徘徊,郭濤扮演的丈夫揹負著責任、家庭在路上游離,包括髮生車禍的陌生人也是獨自一人背靠著汽車輪子獨自懊惱……,一個人始終還是一個人。

  導演選擇老趙這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來作代表,有意指出我們在社會中都是卑微的,那些有著物質基礎的高層是虛偽的,在片中向老趙伸出援助之手的,不是開著小車的有條件的有錢人,而都是社會底層的人。這反映出了當今商業社會對人的一種影響***我在網上查社會對人觀念、思想的改變也可以說是“異化”,但在這裡就不寫出來了,害怕用詞不當***。我們口口聲聲說這個社會不道德,但是誰又曾真正的審視過這種不道德的社會究竟是誰造成的。

  在《落葉歸根》中,勸慰我們外在的“根”——家、故鄉在商業社會中逐漸淡漠,受到顛覆,可我們內在的“根”——傳統的價值標準不能迷失。

  聯絡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保持住一種美德。

  篇3

  看這部影片前,我一直在想,千里背屍還鄉的故事,再加上趙本山宋丹丹的陣容,這部趕上賀歲檔期的《落葉歸根》究竟能呈現給觀眾什麼?

  對於故事本身,我本並沒有什麼期待。兩個南下打工的農民,一個客死他鄉,另一個承諾帶他回鄉,入土為安。最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影片中的明星陣容。看到趙本山很容易想到他以前的作品《幸福時光》。我個人認為《落葉歸根》裡趙本山的角色詮釋的更為出彩。他那種幽默、無奈、和底層的心酸,凝練在老趙身上,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宋丹丹的角色也是可圈可點,把握準確。相較之下,郭德綱顯得差些火候,午馬和郭濤略顯平淡,胡軍則讓人覺得有些過頭。

  當這100多分鐘看下來,給我的感覺是老趙一路顛簸,經歷了打劫、盤纏被盜、黑店遭宰,結識了跑長途的小夥子、為自己辦喪事的老人、獨自去西藏的年輕人、養蜂一家、髮廊小妹,並且還和拾破爛的女人定下了終身。我著實開懷地笑過,也真真切切的感動了。

  這樣一個掙扎在底層的小人物,為一句諾言,千里迢迢。一路的幽默,但笑過又是滿腹的辛酸。突然發現,我一開始的獵奇心表現出的是極大的冷漠。這冷漠就如同這個故事本身與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一樣。但當人們可以克服那種冷漠,去正視那樣一種善良和誠摯的時候,一切就都凸顯出來,這部電影就可以打動人。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老趙絕望的那個場景。當他被擠壓的試圖放棄時,在一片樹叢中,為老友掘了一個淺淺的墳。他自己先躺了進去,透過蔥蘢的樹,看到的是澄澈的天空和一片悠遊的雲朵。那時他流淚了,他決定將自己也放棄。與其艱辛毫無指望的活下去,還不如無牽無掛的永遠留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之下。這是整部電影中少有的極致刻畫老趙內心的場景。這幅被導演處理的頗為平靜的短暫畫面一下子就擊中了我。

  老趙的旅途是兌現承諾的一路,更是自我發現和心靈歸屬的一路。這一路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聽過了別人的故事,看過了別人的生活。也許他始終單純的想著送他的老夥計回鄉,但一路下來,真正落葉歸根的是他自己。他固執著那種迴歸根的追求,他也深深體會著那種迴歸的意識滲透在每一個路途上的人。我想,導演探討更多的是整個人生的某種依戀,人和人之間的一種共通,一種聯絡。這種東西在每個迥異的人身上都能找到具像,找到縮影,而當人們像在影片中碰觸時,它就會傳遞、迸發,產生最樸實最真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