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立交橋

  你知道在哪裡嗎?不清楚的話就看看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最大立交橋的介紹。

  國內目前最大的城市互通立交橋,海立交橋於1998年9月正式動工興建,該橋位於天津開發區與塘沽區相鄰的史家莊地區,南接塘沽區大連道、解放路、洋貨市場等繁華地段,北接開發區幹道,東接進港幹道,將塘沽區、開發區、天津港連為一體。。這座總投資5.2億元,佔地30公頃,建築總面積8.8萬平方米的立交橋。

  立交橋是城市道路樞紐當中的立體道路建築,通過它,汽車可以向城市的多個方向自由地出入。北京城市道路中目前有300餘座立交橋,其中大部分都在五環內的325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的幹道上。北京是中國城市中立交橋最多的城市。立交橋凌空架起來,形成一個個的道路樞紐,使城市變得四通八達。立交橋也是一座城市的標誌和重要的符號。

  立交橋是城市走向立體的第一步。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它的交通也必然是立體的:有地下軌道交通,有地上快速交通,也有航空樞紐從空中運送乘客。北京的大型立交橋一般都有三四層,它可以讓四個方向以上的車輛自由地在橋上行駛,從而可以走向任何一個方向。立體交叉橋應該是城市的一種標誌。它的多少、大小顯示著一座城市的現代和方便程度。此外,高架橋也是立交橋的一種。立交橋有樞紐式全方向立交,也有轉盤式立交橋。而高架橋,是一種單向的立交橋,一般都有一定的長度,有時長達幾公里,因為道路所經過的市區需要凌空而過。北京有代表性的疊式立交橋是國貿橋和京廣立交橋等等。在上海,高架橋常常長達一二十公里,蜿蜒屈伸於市區樓廈之間,把因高層建築阻礙的市區道路從人們頭頂上打通,從而使其城市交通通暢無比。

  北京二環路上的老式轉盤式立交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交通需要了。它只有兩層,下層是單向通道,上層是轉盤式通道,在轉盤式通道上可以由一個方向向四個方向轉,但是,因為如此,在汽車流量大的情況下,這種自由轉向將會發生堵塞。因此,北京的東、西二環在交通流量大時十分擁堵,結果把這樣的立交橋變成了有紅綠燈控制的橋樑,失去了立交的含義和功能。因此,二環路上的立交橋改造非常必要,它已越來越不適應北京的交通狀況了。此外,北京三環高架橋的出***因為設計不合理,是造成東、西三環發生堵車的重要原因,因為出***處要單獨佔一個車道,在車流量大的時候,出***的速度會更慢,三環上的急於下橋,橋下的又急於上橋,而高架立交橋下的紅綠燈又控制住了下橋的車流量,因此有時候三環路上的車速只有每小時二三十公里,從而將三環路的快速路功能減弱了。

  二環路和三環路上的不少立交橋都是不成功的,這說明了城建設計人員沒有考慮到更長遠,沒有想到北京的機動車發展得這麼快。2005年,北京的機動車已經接近300萬輛了。其實,應該將北京看成一個即將擁有機動車500萬輛的水平下,來設計所有城市道路才對。現在北京的機動車5年後就基本可以發展到500萬輛左右了,那時候,北京的機動車才接近飽和,因此北京的道路、橋樑要適應那時候的汽車總量才行。

  一座城市不僅應該有建設的雄心,還應該有遠見,像西客站,當年就是因為趕工期,致使質量不保,據說區域性還有下沉現象。而北京天安門廣場已經於2000年實施的改造方案,據說是以“50年不落後”為標準設計的。如果把這種思路放到立交橋的建設上就好了。西直門立交橋拆了兩次,現在仍舊是北京最大的擁堵點。而北京即將舉辦奧運會,還將修建六環路,屆時又將增加70多座立交橋,這些立交橋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未來幾十年都不過時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