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複習

  新鮮的物理複習資料已經出爐,趕緊趁熱戳進去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

  第十章 浮力

  第1節 浮力

  1、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差產生的。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

  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1、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於重力時,物體上浮;當它所受的浮力小於所受

  的重力時,物體下沉;當它所受的浮力與所受的重力相等時,物體懸浮在液體中或漂浮在液麵上。反之亦然。漂浮在液麵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應用

  輪船:採用空心的辦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輪船按設計的要求滿載時排開的水的質量。潛水艇:改變自身重來實現上浮下沉。氣球和飛艇: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實現上升下降。

  2二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1節 功

  1、做功的含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

  力的作用就顯示出成效,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力學裡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2、功的計算:作用在物體上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說明

  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用公式表示:W=FS,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功的單位:焦耳***J***,1J=1N·m。

  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

  向上通過的距離,必須與F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

  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3、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

  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說明: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

  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

  者可以省距離、或者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④我們做題

  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

  所做的功***FS***=不用機械時對重物所做的功***Gh***。

  第2節 功率

  1、物理學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W2、公式:P= t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P——功率——瓦特***W***

  W——功——焦耳***J***

  T——時間——秒***s***

  3、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節 動能和勢能

  1、物體能夠對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2、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3、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

  它的動能也越大。

  4、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

  ①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勢能也越大。

  ②彈性勢能:物體由於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動能是物體運動時具有的能量,勢能是儲存著的能

  量。動能和勢能可以互相轉化。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也就是說機械能是守恆的。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三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1節 槓桿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槓桿。

  支點——槓桿繞著轉動的點;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當槓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槓桿平衡了。

  2、槓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槓桿的應用

  省力槓桿:L1>L2 F1

  費力槓桿:L1F2 費力省距離;

  等臂槓桿: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離,能改變力的方向。

  等臂槓桿的具體應用:天平。許多稱質量的秤,如桿秤、案秤,都是根據槓桿原理製成的。

  第2節 滑輪

  1、滑輪分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定滑輪在使用時,軸固定不動;動滑輪在使用時,軸隨物

  體一起運動。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槓桿,故定滑輪不省力,但它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槓桿,故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R>2、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就組成滑輪組。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體重的幾分之一。且物體升高“h”,則拉力作用點移動“nh”,其中“n”為繩子的段數。

  繩子段數的判斷:在動滑輪和定滑輪之間劃一橫線,只數連線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3、使用輪軸時,如果動力作用在輪上則能省力,如果動力作用在軸上,則能省距離。

  使用斜面時,斜面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就會越省力。

  第3節 機械效率

  1、有用功:對人們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須要做的功。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額外功: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輪組提升重物W額=G動h***G動:表

  示動滑輪重***。

  總功:有用功加額外功的和叫做總功。即動力總共所做的功。

  W總=W有用+W額,W總=Fs

  2、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W總表示總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機械效率:

  W有用η= 總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說明: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表示,有用功是總功中的一部分,有用功小於總功,所以機

  械效率總小於1。

  Gh3、斜面的機械效率:η= Fs

  式中:G物體重,h物體被升高的高度,F拉力,s物體沿斜面上升的距離。

 猜你喜歡:

1.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複習提綱

2.8年級物理上學期期末複習檢測題

3.八年級物理期末複習題

4.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

5.2014-2015學年八年級上期物理期末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