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業園林工作會發言

  走進大自然的綠色標誌——森林,一股清新的空氣立刻迎面撲來,它們像是在歡迎久別重逢的好友一樣。 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會議發言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議發言稿範文】一

  同志們:

  這次全市林業園林工作大會,是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市林業和園林局組建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市林業園林工作大會。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全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實際行動中,力爭早日把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剛才,存榮同志就全市林業園林工作作了具體部署,柏泉同志代表省林業廳作出了講話,希望大家結合實際,一併抓好貫徹落實。

  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工作的歷來高度重視,綠化祖國綠化荒山就是建國以後的一項重大任務,改革開放以後最早設立的一個節,就是植樹節。特別是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這是賦予我們的一項戰略任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林業是主體,負有重要使命。今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系統研究新時期林業改革發展問題,這是建國以來中央召開的首次林業工作會議。8月份,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林業工作會議,貫徹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部署“建設生態強省、打造綠色”的各項任務。我們一定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進一步增強加快林業改革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構建比較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更好地發揮林業綜合效益,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

  是首批全國園林城市之一,有著良好的生態建設傳統和基礎。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林業園林工作,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加快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程序中,我們確立“生態環保優先”的導向,傾力做好“綠文章”和“水文章”。其中,在林業園林工作方面,相繼集中開展了“綠化大比武”、“認建認養”和“清潔家園、綠化鄉村”等活動,使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至2008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6.1%,比上世紀末提高4.29個百分點。今年,林業資源總量將達到108萬畝,比上世紀末增長近3倍。城區綠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這3項指標基本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並且,林業產業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和營銷中心。總的來看,近年來的林業園林建設,綠化美化了城鄉大地,大大改善了全市的生態系統,也使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強烈共識和自覺行動。

  這幾年,在做好林業園林工作上,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體會,就是要正確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係,真正以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把生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優先考慮;就是要堅決避免泛泛而談,不空談大道理,而是實實在在地抓具體抓落實。比如,在“大拆違”中,我們對拆出來的一些空地,不是用於商業開發,而是拆違建綠,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像六安路原新華社分社的用地,蕪湖路原國風集團辦公樓用地,長江中路紅旗旅社的用地等,都是老城區內的“黃金地塊”,但拆遷之後,我們沒有用於商業開發,而是建成公園、綠地和小塊森林,為群眾提供一個休閒的公共空間。還有大蜀山森林公園建設更是如此,這裡原本規劃的是4900畝建設用地,如果出讓至少每畝收益200多萬元,總計收益能達到100多億元。但是,為了建設更加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我們把這一塊寶地用於擴建大蜀山森林公園,並投入7億多元進行拆遷安置,還發動群眾開展認建認養活動。通過這一件件具體事情,不僅使廣大幹部更加重視生態建設,也有效調動了人民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

  是一座快速成長中的中部省會城市。這幾年,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與先發地區相比,我們在經濟實力上還有一定差距。然而,也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特別是在生態建設上,我們具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只要我們矢志不移地堅持生態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更好地秉承傳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完全可以在生態環境建設上與先發地區相媲美,使之成為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一個鮮明特徵和突出亮點,努力把建設成為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使更具凝聚力、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推動工業化、城市化程序,不斷提升現代化發展水平。

  關於全市林業園林工作,存榮同志已作了全面部署。我想,在具體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這麼幾條基本要求:

  一是要見空就栽、增加綠量。由於地理、空間、氣候等差異,不同地方的生態建設模式不盡相同,生態環境質量的評價標準也不完全一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一致的,就是要增加“綠量”,以此來提高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等反映生態文明程度的一系列指標。無論是建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還是推進林業園林工作,都要千方百計地增加“綠量”,這是核心所在。實際上,林業園林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些具體的事情,並不複雜,也不需要什麼高科技手段,沒有必要搞那些形式主義的所謂“規劃”,關鍵的是要認認真真地把樹栽好、把花種好,要切實做到見縫就栽。比如,我們栽行道樹,主要有法國梧桐、七葉樹、椴樹、榆樹等品種,沒有什麼需要研究的,哪個綠量大,哪個適合的水土和氣候,就選哪一個。當然,在增加綠量的基礎上,也要注意綠化品位的提升,逐步形成綠量充沛、分佈合理、景觀優美的城市景觀。

  二是要科學佈局、統籌兼顧。見縫就栽、增加綠量,是一個大的原則,一定要把握好。但是,還得提醒一下,大家對待這個大的原則,千萬不要形而上學,不要教條。特別是,不能不看具體情況、甚至不問青紅皁白,都栽一種植物。我們不僅要充分考慮各個區域的自然條件,科學配置樹種群落,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最大限度發揮其生態效益;而且要充分考慮林區、林帶、園林建設與周邊環境相和諧,力求形成較好的景觀效果。此外,還要注意把生態建設與增加群眾收入結合起來,可以利用城市周邊區域,加快苗木花卉等林業產業發展,既改善中心城區周邊的生態環境,又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三是要市場化運作、社會化參與。加強生態建設,需要繼續加大投入,但僅靠政府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一步拓寬思路。林業有兩類:一類是公益性的林業,政府要支援;一類是林業產業,要堅持市場化運作,發動群眾大搞。國家和省裡也有政策,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切實把這兩類要區分開,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近年來,我們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市場機制,有效突破了資金的瓶頸制約。對一些林業園林工程,同樣也要解放思想,引入市場機制。一方面,可以採取“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開放,鼓勵不同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建設、經營相關專案。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的專案,也要擴大開放,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完善公開招投標制度,引入市場運作模式。同時,還要注意總結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等工作經驗,進一步搭建平臺、創新機制、群策群力,吸引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來。

  在把握好上述幾條要求的基礎上,要注意突出重點,著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要逐步建成比較完備的生態體系。圍繞實現“城市園林化、郊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果化”,按照城市、郊區、農村三個層次同步推進的思路,不斷拓展林業發展空間。一是城市發展要留足綠化用地,特別是新區建設,要留足林業發展的空間,把“綠文章”做足。二是城郊結合部要重視林業發展,這對改善城市生態意義重大,應當成為今後林業發展的著力重點。三是在湖泊水庫周邊、江淮分水嶺脊線等生態區位重要或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地區,要劃出一定範圍,用於林業建設,儘可能擴大林業用地。四是在農村集鎮、村莊隙地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要把綠化覆蓋率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硬性指標,力爭10年內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

  第二,要繼續推進一批生態專案建設。構建生態體系,不能泛泛而談,必須落實到一個個具體專案上。當前,重點是要儘快形成“三環繞城”的綠化新格局,包括提升環城公園園林景觀,貫通高壓走廊綠化帶,建成並完善外環森林生態長廊等。要儘快形成一批森林生態景觀長廊,包括抓好合六葉高速、合淮阜高速、寧西高速鐵路等一批新建擴建主幹道路,以及其他道路、河渠沿線的生態建設;要儘快形成巢湖沿岸生態廊道,包括建設環湖大道綠化景觀帶,巢湖沿岸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等;要高標準建設一批森林大道、公園綠地和生態防護林地等;要繼續大力開展綠化鄉村行動,抓好農村集鎮、村莊、道路和庭院綠化,儘快展現新農村建設新氣象。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任務,對自己所負責的生態建設專案,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落實到相應的建設單位。各建設施工單位要集中資源,組織好人力,抓好工程進度和質量,確保生態專案建設順利完成。

  第三,要更好地加強生態專案的管理。在城市建設中,我們常講,“三分建設,七分管理”。抓生態建設,同樣需要加強管理。一是在具體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工程的管理,包括工程的招投標、資金的監管、工程的質量管理等,都不能大而化之,要敢抓敢管、精益求精。二是在工程建設完成後,要加強養護管理。一方面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市民的生態意識,充分調動他們保護、維護綠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要明確管理責任,按照“誰栽樹、誰保活”的要求,落實管理人員,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三是在日常監督檢查中,要強化行政執法。相關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協調,探索建立綠化聯合執法體制和執法應急機制,切實做好綠化保護工作。要通過有效的管理,確保青山不老、綠樹常在。

  第四,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生態建設。當前,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落實中央和省裡的有關要求,緊密結合實際,進一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改革來釋放的林業生產力和解決園林的效果問題。過去,我們在林業園林建設中之所以出現“年年栽、年年補”的現象,核心問題還是產權不明晰。我們一定要認真反思,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嚴格按政策、按規範程式和方法步驟,紮實做好各項改革工作。要積極探索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總結完善“租地建綠”等創新之舉,調動社會各方參與、支援生態建設的積極性。不僅如此,在生態建設的重要工作環節,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其中,在專案設計上,要敢於突破傳統思維和習慣做法,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堅決克服封閉保守,真正以增加綠量、方便群眾為基本原則,做到全面開放、注重實效,更好地讓生態建設造福於民;在工程施工上,要加強監管,創新體制機制,堅決破除“潛規則”,實行資質准入和公開招投標等制度,真正讓有實力有技術的施工單位來建設,以確保工程質量;在綠化養護上,也要加快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步伐,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提高綠化養護水平;在資金投入上,要改革資金使用方式,加強專項資金的統籌使用,更好地發揮政府投入的引導作用,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五,要以務實求效的作風推動林業園林工作。林業,包括園林、綠化等,和做文章不一樣,一定要務實求效。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充實力量,這都只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條件。工作有沒有做好,最終衡量是要看實效,落到一棵棵樹上。一是要認真研究求實效、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如果栽的樹成活率不高,就不能說工作有效果。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現在,有些部門一彙報加強某一方面的工作,就要求增人、增機構、增編制、增職數。加強工作就成了這“四增”。客觀地講,做好林業工作,包括政府所有的工作,不是在於增編增人,而恰恰是在於增速提效。這幾年,我們對市直機關公務員錄用實行嚴格的控制,通過推進效能革命,大幅提高了機關效能。實踐證明,的公務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如果市直機關公務員再減一半,效率至少會再提高三倍。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要增強大局觀念,否則,就找不準自身的位置。今後,所有部委辦局的主任***局長***都要死了“四增”這條心,而應該繼續在提高機關效能上下功夫。二是要認真研究好管辦的關係。過去計劃經濟帶來的林業和園林部門管辦不分,一方面承擔著行業管理的職能,另一方面又直接管理園林苗圃、園林管理處、園林公司等一大堆企事業單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脫鉤。不能按過去老體制,路修完了,路的養護交給市建委下面的市政處,雨汙交給市建委的排水辦,掃馬路交給市容局,行道樹旁邊的小綠化帶交給園林局,路燈要交給市政處下面的路燈所。現在必須實行管辦分離,一切交給市場。集中精力當好裁判員和監管員。比如,在綠化保潔問題上,過去至少有園林、市容環衛、建委等系統對著一個馬路在使勁,互不隸屬,互相扯皮。今後相關部門只體現行業管理職能,可以在一條路上,從社會上招一個管理雨汙水監控、路面保養、路燈維護、綠化剪枝等一體化的養護公司來搞,這樣就不會出現扯皮。三是要認真研究林業產權問題。產權不明晰,是制約林業和園林建設管理的主要癥結所在。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搞好分類指導。如集體產權證,不一定要搞。因為公益性的林地,土地使用明晰不了。城鄉結合部有些道路和市區不一樣,儘管土地使用明晰不了,但樹木產權可以明晰。要把那些樹木標上號碼、掛上號牌,逐一區分,明確從幾號到幾號具體歸誰管護和所有。對外綠化走廊,要儘快使出具體方案,採取競拍等方式,拍賣給社會上的公司或個人。地上的林業由他管護,將來收益就是他所有。各縣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也要先行試點,能量化到個人的,全部量化到個人。四是要認真研究的自然、地理和氣候特點。按照速生、遮蔭等要求,搞好行道樹的栽植,宜木則木,宜花則花,適宜栽什麼樹什麼花,就栽什麼樹什麼花,儘快讓群眾享受綠量。堅決杜絕綠化中的形式主義。五是要認真研究林業產業的開放問題。目前,我市的林業產業,像三崗的苗木基地發展很快,但是幾乎沒有花,苗木品種也不多,像城市綠化中用的法國梧桐、楊樹、雪松等樹苗都是外地來的。對此,我們一定要秉承大開放的理念,制定幾條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千方百計把外地的花卉、苗木品種以及各類人才和技術都引進來,促進的林業產業儘快做大做優做強。

  加快林業改革發展,是關係生態建設全域性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一定要繼續把發展林業、改善生態,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不斷增進共識、強化責任,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形成強大合力,營造濃厚氛圍。各級黨委政府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在組織領導、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等方面,切實體現重視生態建設的導向。特別是,要圍繞實現20%森林覆蓋率,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加強督查和考核,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積極弘揚生態文化,繼續大力開展義務植樹、認建認養等群眾性活動,引導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一起鋪彩疊翠,共同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同志們,做好林業園林工作,改善生態環境,事關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後代。讓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持之以恆,紮實工作,努力構建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鄉生態環境,讓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不斷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會議發言稿範文】二

  同志們:

  2月3日—5日,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圍繞“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主題,展開學習和討論,特別是吳存榮書記、市長作的重要講話,從政治的、戰略的高度,深刻論述了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系統闡述了每項內容的豐富蘊涵和具體要求。此次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主題鮮明、目標明確、精神深邃,對推進各項工作均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指導性,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幹部政治思想、組織建設的重要指南,也是全域性廣大幹部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的行動綱領。

  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後,2月6日上午局黨委進行了學習傳達。今天局黨委又集中安排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傳達、貫徹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精神,促進林業園林系統廣大幹部思想大解放、認識大提升、行動大統一,切實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提升工作能力、狠抓任務落實,進一步開拓進取、玩命真幹,奮力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為全力打造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朝著區域性特大城市方向邁進作出積極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昨天,各單位、各部門自學了有關內容。今天上午,在傳達市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精神後,有關單位、部門圍繞“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主題做了交流發言,局黨委委員也談了一些很好的意見。下面,我再講三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個地方的發展和一項事業的成就,幹部是決定性因素。這幾年,發展速度迅猛、成效顯著,關鍵是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廣大幹部的真抓實幹。在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全市林業園林系統廣大幹部職工搶抓新機遇,緊跟大建設,實施大綠化,全力做好綠文章,取得了明顯成效。城鄉綠化資源總量持續增加,城鄉綠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行業管理服務能力全面加強,特別是2011年,全市完成植樹造林16.86萬畝、相當於過去5年的總和,城區新增園林綠化11600畝,林業和園林局榮獲“全國國土綠化突出貢獻單位”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說明了市林業園林系統廣大幹部在“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這方面主流是好的,在推動林業和園林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上目標是堅定的、方法是得當的、措施是有力的。

  當前,部分單位和幹部在“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方面標準還不夠高,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和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在講大局方面,少數單位、部門大局觀不強,考慮問題簡單、認識事物有偏頗,抓不到主要矛盾和關鍵。在強責任方面,部分幹部宗旨意識淡化、工作作風漂浮,工作標準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抓落實不到位,“手抓一把泥,腳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裡算哪裡”,只會當“算盤式”幹部。在提能力方面,少數單位和幹部學習氛圍不濃,調查研究不力,工作粗枝大葉、方法簡單,唱功好、做功差,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能力不強,致使一些工作進展不快、質量不高、成效不好。在抓落實方面,局機關、局屬單位及部分領導幹部對上級的決策部署存在抓落實不力、執行不到位的現象,往往不是能力的問題,更多的是認識問題、重視不夠的問題,遇到難事就“躲、繞、推”。

  今年是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和行政區劃調整後推進新跨越的第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為了實現“新跨越、進十強”和“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目標,全域性上下廣大幹部要正視問題、正視差距、正視不足,切實增強“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錘鍊幹部工作作風,提升政治業務素質,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增強抓落實的本領。

  二、認真踐行“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推進城鄉綠化大發展、大跨越、大提升

  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既是我們站在新起點、搶抓新機遇、承擔新使命的動員令,又是我們圍繞新定位、實現新攀登、再創新輝煌的方法論。我們要高站位領悟、等高線對接、動真格踐行,推進城鄉綠化大發展、大跨越、大提升,加快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步伐。

  ***一***把握全市大局,進一步增強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講大局要堅定理想信念,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要強化宗旨意識,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和利益觀,要增強紀律觀念。講大局是黨員幹部思想和行動的基本要求,是講黨性的集中體現。的大局就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在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的基礎上,全力打造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朝著區域性特大城市方向邁進,為建設美好作出更大的貢獻。具體來說,在經濟發展上,實現“新跨越、進十強”就是大局;在執政為民上,讓人民滿意就是大局;在走出“六條新路”、打造“三個強省”的巨集偉程序中,率先發展、作出榜樣、作出更大貢獻,就是大局;在林業園林事業發展上,更好地服務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建設和“新跨越、進十強”,全力做足“綠文章”,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優化宜居宜業環境,成功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就是大局。

  在打造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朝著區域性特大城市方向邁進的過程中,賦予了林業園林部門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務。我們要按照建設生態強省和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總體部署,強力實施城鄉綠化“一二三四五六”行動計劃,即圍繞建立國家森林城市一個目標;堅持林業產業和生態提升兩手抓,實現生態建設產業化的建設機制;逐步建立完善森林生態網路、林業園林產業、森林生態文化三大體系;紮實推進綠色城市、綠色村鎮、綠色長廊、綠色屏障四項建設;大力實施森林進城、森林圍城、森林上路、森林入村、江淮分水嶺森林長城五森工程;準確把握成片造林、農田林網、道路綠化、河渠綠化、村鎮綠化、水庫塘壩綠化六個著力點。

  市林業園林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以主人翁身份和姿態,進一步增強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市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和《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為依據,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努力建立國家森林城市。

  ***二***強化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廣大幹部的基本政治素質和應有的從政道德。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胡錦濤***告誡全黨,要“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強調領導幹部要有責任意識,對工作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盡心盡責。責任是堅定信仰的有力支撐,責任是創造機遇的不竭源泉,責任是科學發展的強勁動力,責任是凝聚民心的可靠保障。

  各級幹部一定要充分認識自身的政治責任、歷史責任、領導責任和崗位責任。一是要在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上強責任。推動科學發展、服務科學發展是領導幹部最大的政治責任,體現了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高度負責;二是要在改革開放上強責任,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是推動跨越發展的不竭動力,思想解放程度決定著發展的出路,改革開放力度決定著發展的速度。三是要在維護穩定上強責任。堅持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做加法,化解各種矛盾做減法。四是要在抓班子、帶隊伍上強責任。領導幹部必須要有強烈的抓班子、帶隊伍的責任意識,堅決克服對幹部教育管理失之於軟、失之於寬的現象;五是要在重視責任制度建設上強責任。要完善工作責任制度、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強化責任追究制度。

  當前,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已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議事日程,2011年12月5日召開了全市創森動員大會,前不久成立了高規格創森領導小組,市長親自擔任組長,熊建輝副書記、江洪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縣、市、區、開發區當黨政一把手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可以說,建立國家森林城市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點,更是我們林業園林部門的第一責任和首要任務。局黨委班子、局機關各處室、局屬各單位和林業園林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務必以要進一步增強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以昂揚的鬥志、紮實的作風、強烈的責任意識,全力投身到這一光榮而艱鉅的工作中,把這一事關全市、造福子孫的好事、實事辦好。

  ***三***提升工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貫穿執政黨建設始終的重大問題。各級幹部要增強持久學習能力,增強科學決策能力,增強開拓創新能力,增強高效行政能力,做好群眾工作能力。

  如何提升工作能力?我想,一要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素質提高,必須不斷地學習、領悟、再學習。常常翻閱書籍,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借鑑對照自己的不足,改正缺點、發揚優點,從而達到與自我工作相匹配。二要增強協調能力。要做好溝通交流、相互學習,理清思路、總結方法,協調分工、責任到人,使工作的開展更為完善、高效、快捷。三要認真勤奮工作。勤能補拙、天道酬勤,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做好任何工作,必須勤奮勤奮再勤奮,要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不能“慵、懶、散”。四要乾淨廉潔做事。面對問題要大公無私,不被關係利益所誘惑,行事公正、處事穩重,做到不該拿的不拿,不該要的不要。

  建立國家森林城市任務艱鉅,一方面需要黨委領導、政府推動、舉市而為、全民參與,另一方面需要全市林業園林戰線特別是市林園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衝在前面、玩命真幹、臥薪嚐膽、鞠躬盡瘁。我們要以林園系統幹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要以工作能力的提升、標準的提高、效能的加快換取建立森林城市的豐碩成果和牌子。全域性幹部要進一步提高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研究創森規劃,創森重點和難點,尋找創森突破口;要繼續開展城鄉綠化大會戰,推進重點林業專案建設,加快城市公園建設,打造創森工作亮點;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規劃建綠和科技興綠;要總結城鄉綠化工作中的好辦法、好舉措,推陳出新,搞活體制機制,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狠抓任務落實,奮力實現建立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和願景

  反對空談、強調實幹、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更是對廣大幹部的嚴格要求。抓落實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和領導能力的試金石。抓落實需要求真務實、勤勤懇懇的謙虛態度,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忠誠品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堅毅勇氣。抓落實,就是把責任變成行動、把能力變成動力、把藍圖變成現實。

  抓落實的能力就是執行力。抓好落實、執行到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提高認識。行勝於言,諾必有果。要增強政治敏感性,充分認識抓落實、嚴執行的極端重要性,把決策、部署、措施和要求落到實處,務求實效。要創新落實工作理念,跟蹤問效抓落實,強化抓落實的措施。二要增強本領。在吃透上級精神、掌握本單位實情的基礎上,加強調查研究,探索到新的工作方法和有效手段,大力度、快節奏落實,高質量、高效率執行。三要注意方法。要做到通過深入調查、分析,弄清妨礙工作落實的各種矛盾和癥結所在,化解矛盾、對症下藥,把工作落到實處。四要轉變作風。打鐵還需自身硬。各級領導幹部在工作中要不斷培養自己抓落實、嚴執行的務實作風,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的表率,帶領本單位、本部門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五要建立制度。特別是要建立獎懲制度,對工作抓得好的要表揚、獎勵,對抓不到位的要批評、追究責任。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域性上下要按照局黨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市委“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要求的實施方案》的部署,深入開展“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學習活動,重點查詢單位和個人在思想、作風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林業改革發展、生態建設方面的大政方針和市第十次黨代會、市委十屆二次全會精神,緊抓行政區劃調整重大契機,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堅持規劃建綠,千方百計擴大林業園林資源總量;堅持改革創新,啟用林業園林體制機制;堅持興林富民,著力發展綠色產業;堅持導則引領***今年要出臺破損山體綠化治理導則、行道樹修剪養護導則***,提升城鄉綠化質量;堅持依法治綠,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堅持宣傳助力,構建全民綠化新格局,推動城鄉綠化大發展、大跨越、大提升,實現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的美好願景。

  【會議發言稿範文】三

  當前正是春季綠化植樹的有利時機和黃金季節。城鄉綠化任務繁重,一年之計在於春,時間季節不等人。近期,我們要全力以赴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以實際行動、更大業績貫徹落實好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精神。

  一要強力推進城鄉綠化大會戰。深入開展城鄉綠化大會

  戰,全年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農村植樹造林20萬畝,新增城市園林綠地1萬畝。一是推進八大重點林業專案建設;二是在全市農村廣泛開展村莊綠化、道路綠化、河渠綠化、水庫塘壩綠化;三是加快城市公園建設;四是高標準實施道路綠化;五是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六是繼續加強社會單位、庭院和居住區督促與指導。

  二要抓緊制定創森規劃和相關政策。要深刻認識林業園林事業在實現“新跨越、進十強”巨集偉目標中所面臨的新形勢,敏銳捕捉市區劃調整帶來的新契機,準確把握創森工作的新要求,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發展的理念,抓緊編制創森工作規劃和修訂完善“十二五”林業園林發展規劃。抓緊細化完善全市“創森”工作方案,做好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分解。按照省市領導的要求,加強規劃指導,嚴格合同管理,不斷提高植樹造林工作標準,同時將植樹造林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整村推進和環境整治結合起來、與農民增收結合起來,使林苗基地建設與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結合起來。

  三要有效保護城鄉綠化資源。堅持建設與保護並舉,有效保護城鄉綠化資源。堅持林木防害、動物防疫,全面加強防控基礎設施和防護體系建設。規範林地綠地徵佔用、樹木移植審批,做到合法高效。加強溼地、大型綠地、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生態敏感區保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古樹名木及後續資源。

  四要大力提升城鄉綠化管理水平。建立文明建立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公園廣場設施專項整治活動,確保公園設施完好率達98%以上。當前,要迅速開展春季綠化補植、施肥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工作。

  五要深化林業園林改革創新。根據市委、市政府創新城市管理體制部署和要求,遵循“屬地管理,重心下移,人隨事走,財隨事轉”原則,合理劃分市區兩級園林綠化管理事權。推進集體林權制度主體與配套改革,全面組織林權“回頭看”,建立健全嚴格的林權保護機制,保證林農、大戶、企業利益,把改革成果鞏固好。完善相關配套改革。深化林業經營機制改革,不斷完善林業分類經營改革,逐步推進國有林場、林木採伐管理等改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六要加強行業管理與服務。以城鄉綠化列入市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為抓手,加強綠化指導、監督和考核。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依法行政審批程式和流程。繼續實施科技興綠、文化興園戰略,提升城鄉綠化水平,加深林業園林文化內涵。提質提效提標,加強對全市綠化苗木花卉企業的管理與服務。加強調研走訪,開展好五級書記大走訪活動。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維穩工作。要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規範行為,提升服務效能。

  人勤春來早,事業幹當先。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議精神,按照“講大局、強責任、提能力、抓落實”的要求,上下同欲、奮力拼搏,全面加快城鄉綠化步伐,為全面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爭取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