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愛閱讀手抄報

  讀書,作為一種常見的現象其實也是有深刻的內涵的,其對個人的發展有著各種各樣的影響。尤其是對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建設與改變更是有著直接的影響。讀書手抄報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愛閱讀的名人故事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開啟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裡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裡,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圖一

  圖二

  圖三

  有關閱讀的策略

  1、策略之一:定向閱讀

  “人生有涯知無涯”,如果把寶貴的人生閱讀時用於漫無目標的閱讀,無疑也會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中就有個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書如命,什麼書都讀。結果,由於他毫無選擇、毫無目標地閱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中學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基礎,常常對一生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許多著 名的科學家、學者都是在中學時期就確立了終生從事的目標。陳景潤在中學時就決心獻身數學,周仁在中學時就立志於研究中國的古陶瓷。因此,對於中學生朋友而言,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選擇一二個“中心興趣”進行大量的、較為深入的閱讀,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讀書效果。

  中學生的課餘閱讀潛力是很大的。有人對中學生的課內閱讀量和課餘閱讀量作過對比統計:初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約共70萬字,高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共計130萬字;而在同一時間內,他們在課餘進行感興趣的課外閱讀,閱讀量分別可達700萬字和1000萬字,課內和課外的平均比值為1:9。如此浩大的閱讀量,如果我們能確立自己的中心興趣,按自己的興趣、目標、能力進行定向閱讀,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2、策略之二:選擇閱讀

  數學家王梓坤說過,讀書要選擇。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書: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鐘、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儲存一輩子,有的將永遠不朽。即使是不朽的超級名著,由於我們的精力與時間有限,也必須加以選擇。

  選擇閱讀策略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選擇含義是,“讀第一流的書”。在浩如煙海的圖書文章中,只要經過認真的篩選和比較,你就不難發現,屬於某一學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讀這些著作,你就可以領略學科的全貌,瞭解學科的前沿和發展。

  第二層選擇含義是,“讀一流學者寫的書”。所謂的第一流的學者,是指在該學科領域裡最知名、最有權威的科學家、學者。他們站在該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洞察該領域發展源流和發展趨勢。讀他們寫的書,能夠全面、準確地瞭解該學科領域的發展。要了解“第一流的書”和“第一流作者寫的書”,其方法是通過推薦書目瞭解,或是請老師、家長推薦介紹。

  3、策略之三:時間巧安排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繁重的。除進行課堂學習、課前課後的預習、複習和完成作業外,要抽出時間讀自己有興趣的課外讀物,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還必須巧妙地安排閱讀時間。

  零星時間閱讀法。要善於利用課餘之後點滴零星時間閱讀,積少成多。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說過:“我用的是零頭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沒有整段時間,就儘量把零星時間利用起來,加起來可觀得很。”寫下煌煌鉅著《物種起源》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

  “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

  整段時間閱讀法。寒暑假、節假日對於愛讀書的中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同學們在適當娛樂、溫習功課之後,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廣泛涉獵,大量閱讀,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