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閱讀手抄報六年級

  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善於在讀書中思考,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培養讀書的成就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資料1:閱讀的典故

  1.學富五車

  形容書多或學識豐富的典故。語出《莊子·雜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術,其書五車,其道舛駁他的學說多差錯而雜亂,其言也不中正當。”後人便以“五車”、“五車書”、“書五車”、“五車竹簡”、“惠施車”等來表示書多;用“學五車”、“學富五車”等來表示讀書多或學問大。

  2.三十乘書

  形容藏書豐富或學識淵博的典故。語出《晉書·張華傳》:“張華雅愛書籍,身死之日,家無餘財,惟有文史溢於機篋。嘗徙居,載書三十乘。祕書監摯虞撰定官書,皆資華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響,後人論書之豐富,也每以“三十”為數,不一定必是“乘”或“車”。如果形容書少,則用“無乘書”。

  3.枕中祕寶

  形容不願示人的珍貴圖書。典出《漢書·楚元王傳》所附“劉向”條:“上漢宣帝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祕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後人於是以“鴻寶”、“祕寶”、“祕枕書”、“枕函書”、“祕之枕中”、“枕中之祕”、“枕中祕書”等來指道術書或珍貴而不願示人的圖書。

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資料2:毛主席的讀書故事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几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佔領了。

  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鐘裡,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後,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鐘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續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帶一箱子書。途中列車震盪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几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閒就看起來。

  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

  有一次,毛主席發燒到39度多,醫生不准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裡,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認真地學,反覆地讀

  毛主席從來反對那種那種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他在《讀韓昌黎詩文全集》時,除少數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細琢磨,認真鑽研,從詞彙、句讀、章節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也不放過。通過反覆誦讀和吟詠,韓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他從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過。他看過的《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種以上。一部《昭明文選》,他上學時讀,五十年代讀,六十年代讀,到了七十年代還讀過好幾次。他批註的版本,現存的就有三種。

  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他反覆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聯共黨史》及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各讀了十遍。《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列寧選集》等等,他都反覆研讀過。許多章節和段落還作了批註和勾畫。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槓、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所藏的書中,許多是朱墨紛呈,批語、圈點、勾畫滿書,直線、曲線、雙直線、三直線、雙圈、三圈、三角、叉等符號比比皆是。

  無所不讀

  毛主席的讀書興趣很廣泛,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軍事等社會科學以至一些自然科學書籍無所不讀。

  在他閱讀過的書籍中,歷史方面的書籍是比較多。中外各種歷史書籍,特別是中國曆代史書,毛主席都非常愛讀。從《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歷朝紀事本末,直到各種野史、稗史、歷史演義等他都廣泛涉獵。他歷來提倡古為今用,非常重視歷史經驗。他在他的著作、講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歷史典故來生動地闡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藉助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和對待今天的革命事業。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