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平均數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途徑。下面小編給你分享,歡迎閱讀。
篇一
《平均數》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屬於統計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並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之後進行教學的。在統計中,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物件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資料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可以反映一組資料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資料的比較,以看出整體之間的差別,可見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讓學生學習平均數的知識,不僅是為了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對生活的作用更顯重要。
一、談話匯入,引出課題
課的開始我藉助剛剛考試的語文第二單元成績,比較黃鑫雨小組和張鳴一小組的成績,看哪個小組的成績好一些,老師把這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拋向了學生。引發學生思考,此時比總數顯然不合理,又由於一組人數多,一組人數少,所以很難對應著進行比較。在學生的認知思維衝突中,在解決問題的需要中,學生請出“平均數”。揭示本節課的課題。接下來通過問學生今天是什麼日子,給出一個收集廢舊塑料瓶情境,這樣自然地匯入新課,既使學生感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將統計知識滲透到教學當中。“哪個組成績好?還不知道呢?”學生帶著懸念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二、探究合作、展示點撥
此環節我用了小組合作的模式來教學,在學生請出平均數之後,首先出示簡潔明瞭的學習提示,為學生自主探究指明瞭方向,讓學生結合學習提示先學。然後再小組合作學習平均數的求法、意義、特徵,達成共識。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在輔導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後面的交流展示做好準備。學生會畫圖用圓圈代表塑料瓶,然後用箭頭表示移動多的補給另外幾個,此時我設問: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他們就得出:移多補少。接著我又將整個移多補少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們看,讓他們心裡更加明確這種方法的意義。接下來學生又交流另一種計算的方法***先合再分***,並總結出是計算的方法,根據交流板書:總數除以總份數。
針對平均數的意義,學生在講解後,我利用超連結轉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裡去游泳的題型來引導學生,雖然水深是110cm,但是實際上水最深的地方達到200cm,設問:小明下去游泳會有危險嗎?此時很多學生出現困惑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理解平均數的例子,還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這樣讓學生明白為什麼我們要研究平均數這一概念。這一環節中,通過我的手勢學生理解的較好,感知了平均數的範圍,使學生對平均數有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
三、總結反思
整節課著眼於認識、體驗、感受平均數的產生,探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本質意義,感知平均數的範圍,關注的是學習過程,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解題的策略,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給孩子提供大量的討論合作、獨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不只是師生互動,更有生生互動,老師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活動中去,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孩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思維自由發展,不僅學會了知識,形成了能力,同時學會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解決身邊的、有趣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課後繼續迴歸課始,讓學生計算哪個小組的成績好,學生學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成績好壞問題、小明會不會有危險,無一不是孩子們熟悉的而感興趣的問題,孩子們用平均數的知識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實際問題,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這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之所在。
但是本節課教師在學生展示時指導太多,以致於學生展示時太過膽小,思維不夠清晰,再有就是時間把握不太好,課末準備回到課前讓學生來看看哪個小組成績好,形成首尾呼應,結果這一任務卻沒有完成。
篇二
今天上了《平均數》這節課,感覺上得有點吃力,在課堂上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施展不開,整堂課上下來,感覺就是老師在自編自導,老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 性都沒有顯現出來,課後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還是霧裡看花,對“平均數”還是不瞭解,教學效果不佳。課後同教研組的老師對我的這節課做了細緻點評,還給 我提出重組這節課的建議,讓我受益許多。在交流中使我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數學知識的缺失,“活到老,學到老”再次浮現。不管是教學技能,還是個人研修方面, 我覺得“師帶徒”活動能讓我從中受益。反思這節課,我覺得以下這幾點是今後須不斷努力學習與不斷反思的。
1、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首要條件
正 如前輩老師所說的作為授課者,我們本身對教材都不熟悉,我們怎麼能上好課。不理解吃透教材,老師本身就是懂非懂,在老師雲裡霧裡的教授下,教學效果我們可 想而知。反思這節課我覺得自己的缺失其一就是對於“平均數”的含義。特別是“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理解還不夠透。不能準確的把握教學重難點,課堂上重 點的地方沒有把握好尺度,
在尺度失衡的情況下更不能很好的突破難點。總之,該出手時沒出手摺射出對教材理解不夠透徹。所以沒有吃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 約了我在課堂上不能遊刃有餘的駕馭課堂,我覺得這就是我這節課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2、應變能力是促進課堂的成功
課 堂上我總習慣按照設計好的教案一步步完成教學,甚至有的時候我還會把學生的思維禁錮在我的思維模式裡,表現在:學生回答問題答案和我設計的不符合時,我們 通常的做法是:沒有及時的讓他說,沒有聽他這樣做的的想法,而多數是我們強壓得把我們的答案套在學生的思維上,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如我在 這一節課裡引出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有一位學生說是“取長補短”,能說出這個答案已經是很不錯了,而在我固有的思維裡就是 希望學生能說出“移多補少”。我當時沒有及時給予這個答案肯定。而是繼續發問:“你還能用另一個成語說嗎?”要是我當時能靈動應變順水推舟肯定這個答案, 再引出“移多補少”這個方法,這樣處理可能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益會更多。但由於自己缺乏應變這方面的能力,在處理課堂上類似這樣的問題就留有遺 憾。
3、及時捕捉課堂的生成,讓課堂綻放光芒
細節論成敗,一節課的成功與失敗。往往取決於細 節裡。很多時候一節成功的課不是看你老師多會教,而是更關注的是你如何去撲捉和處理課堂的生成。因為課堂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都有表達自 己想法的權利,在課堂這個彰顯個性的過程中,老師如何充分發揮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作用,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發展。在彰顯個性與凸顯主體性的過 程,我們又該如何捕捉期間的生成,讓生成服務課堂,讓課堂綻放光芒。值得我深思與反思。
這節課上完了,但反思還在延續。儘管這節課不是很成功,但通過這節課讓我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改進不足我在一次次的反思,在反思的引領下我相信自己會一天進步一點點。
篇三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學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平均數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視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基於這一認識,我在設計中突出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為什麼要學習平均數,注重引導學生在統計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在比較、觀察中把握平均數的特徵,進而運用平均數解決問題,瞭解它的價值。這節課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結合實際問題***男女生套圈比賽***哪個隊會獲勝?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在學生的活動討論中,在認知衝突下,認識在人數不同的情況下,比總數顯然也不公平;而平均數能代表他們的整體情況,因此產生了“平均數”,感受平均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也產生了學習“平均數”的需求。教學只有組織了這個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才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臨相類似問題時,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數作為一組資料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
二、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學會平均數的演算法
我採用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一種是先合再分,一種是移多補少。然後引導學生感受到這兩種方法的本質都是讓原來不相同的數變的相同,從而引出平均數的概念。並在講解方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滲透:平均數處於一組資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能反映整體水平,但不能代表每個個體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平均數這一概念的認識顯得更為深刻和全面。
三、滲透估算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中我結合平均數的特點,先讓學生猜一猜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個,再實際計算,不但找到平均數的範圍,也找到求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培養了學生運用估算的方法進行檢驗的能力。
四、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
在教學中,我還結合教材內容,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融進課堂,引導學生領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發掘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利用身邊有效的數學資源學習數學知識。在我所選取的四個練習,由淺入深,層層深入,所選的內容都與學生生活貼近的題材,如:第一題是對平均數的理解;第二題是對平均數的應用,第三題是對平均數的深化認識。這三道鞏固練習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數學,生活之中處處用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極大的興趣,主動地去學數學,用數學。此外,在平均水深110釐米深的河水中,小明下河游泳有沒有危險?這個討論中,讓學生受到了安全教育。這樣的教學實現了數學教育的多重價值,使各學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這節課總體來說,完成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突出,學生的積極性較高。但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一、時間的安排不是很好,練習的時間不夠,造成還有的練習沒有說完。主要原因是新課的時間較長,如讓學生觀察統計圖說說知道些什麼,可以少請幾位同學回答,這裡不是這節課的重點。二、課的開始由於課件突然沒有聲音,有點緊張,有點浪費時間。其實這並不影響本節課的教學。對於突發事件要靈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