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誦讀文章

  誦讀對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另一方面有助於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溪 流

  賈平凹

  我常常覺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雖然在莽莽的山裡,它只是那麼柔細的一股兒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涼涼地紮在山峰之下。 在莊嚴的 大山下,永遠不安寧、表現著的,恐怕便是這小溪了。

  或許,它是從石縫裡一滴兒一滴兒滲出來的;或許,是從小草的根下一個泡兒一個泡兒冒出來的。但是,太陽晒不干它、黃風颳不跑它。天性是那麼晶瑩,氣息是那麼清新;它一出來,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尋著自己的道路要流動了。

  正因為尋著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艱辛的。然而,它從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銅的韻味的聲音;它從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練般的顏色,它迴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測的深沉。

  它終於慢慢地大起來了,要走更遠的道兒;它流過了石川,流過了草地,流過了竹林,它要拜訪所有的山嶺,叩問每一次石頭,有時會突然潛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於是,輕風給了它的柔情,鮮花給了它的芬芳,竹林給了它的涼綠,那多情的游魚,那斑斕的卵石,也給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著,流著。它要流到哪裡去呢?我想,山既然給了它的生命,它該是充實的,富有的;或許,它是做一顆露珠兒去滋潤花瓣,深入到枝葉裡了,使草木的綠素傳送;或許,它竟能掀翻一坯汙泥,拔脫了一叢腐根呢。那麼,讓它流去吧,山地這麼大,這麼複雜,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這麼想的,我提醒著我,我鼓勵著我,我便將它寫成了淡淡的文字。

  :空山鳥語

  郭 楓

  到山上來,我最喜歡聽鳥叫。

  在朝來金色的陽光裡,我喜歡用大半天時間,去諦聽兩隻鳥在我頭頂上鳴叫。它們總是用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隻先唱,另一隻接著,纏纏綿綿,重重複復,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線靈泉從歌聲裡迸落。

  山雀是頑皮的精靈,老是成群結隊地撒野,老是呼朋喚友,興奮地吵鬧。山雀們短促而嘹亮的鳴聲,讓人來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陣輕快的音樂雨,散亂地、急驟地、漫天撒來,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後,雨過天晴,在你心上引進陽光,在你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在奔放的歡樂裡。

  過午之後,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時刻,秋陽斂起耀眼的光彩,溫柔地照進幽谷深林裡。鳥兒們靜默了。踏一坡金黃的落葉,踏一地斑駁的樹影,在眾鳥默默之中,“咕——咕——”,從哪裡傳來的幾聲鷓鴣呢?忽斷、忽續、忽近、忽遠,那縹緲的鳴聲,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鷓鴣麼?在臺灣很少聽到鷓鴣呢!鷓鴣該是鳥中的詩人,不,或者便是詩人的化身吧!就那縹緲的幾聲,便會把人拉回到一個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著淡煙疏雨。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簷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蒼涼了哪!“咕——咕——”,賓士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馬蹄聲突然隱去了。這是夢境,呵!這是在海角孤島上奇幻的夢境。——是的,我知道這是夢,可是我多麼喜歡重溫!

  到山上來,且閉起眼睛,不要再瀏覽風景,好好地聽一聽鳥叫吧!鳥兒們用一百種聲調在歡唱,仙樂飄飄,迴盪在峰巒間,流淌在澗谷間。聽著這美妙的清音,還要做些什麼呢?

  我想做一隻鳥,在山中。

  :月光下的蛙鳴

  查一路

  一直以來,我堅信有一種愛,能喚起一個人內心潛在的力量,幫助你去戰勝一切困難。

  那是十幾年前的一個尋常夏天,在高考一個月前的預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慘敗。

  母親見我面容憔悴,很心疼。為了給我增加營養,那段時間裡,她殺光了家中三十幾只仔雞,想讓我恢復以前的體質。

  然而,我還是日復一日地消瘦下去。我房間的後窗正對著一方池塘,燥熱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緊緊纏住我一雙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將我驚醒。

  母親想盡了一切辦法。

  漸漸地,蛙聲不再吵鬧了,每夜都有香甜的夢。但是,母親卻變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媽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說,你母親為了讓你睡好覺,夜夜替你趕青蛙呢。

  我將信將疑。但是,第二天夜裡,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見了我的母親。

  母親手拿一根長長的竹竿,繞著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著,一遍遍用竹竿仔細地敲打著每一處草叢,做得認真又虔誠。有時她停下來,站一會兒,輕輕地咳嗽幾聲,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髮漂得很白。“母親!母親!!”我大聲喊。母親聽不見。她全神貫注於手中的竹竿,生怕遺漏一處蛙聲……

  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錄取了。

  很多年已經過去,蛙聲也一點點遠逝。可是,我又覺得它時時都在我的枕邊。一聲聲,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誨。給我許多的人生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