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畜牧獸醫專業是一個傳統的專業,主要培養直接從事畜禽養殖、疾病防治、飼料生產、畜禽產品加工與衛生檢驗、畜牧業產品開發與營銷的高階應用型技術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五種動物用抗病毒藥物的主治病症及用法

  抗病毒藥是一類用於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在感染細胞或動物體抑制病毒複製或繁殖.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種,核心含有核酸***核糖核酸 RNA 或***和複製酶,其外包有的外殼和膜,本身無細胞結構,缺乏完整的酶系統,必須依賴寄主的細胞和酶而繁殖***複製***,其複製過程分為吸附***病毒吸附於易感細胞蛋白受體***、入侵***病毒進入細胞***、核酸複製***病毒進入細胞後,脫殼,病毒酸釋出,複製核酸.***、病毒酸和結構蛋白合成***裝配為完整病毒***等四個階段.多在其複製繁殖的不同階段抑制其繁殖所需的酶,從而阻斷其複製.病毒學和分子生物學對病毒特異酶、病毒複製過程和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理已有所闡明,人們不斷髮現了一些選擇性強、特異地作用於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已用於治療較重要的病毒性疾病.

  目前,在臨床試驗中雖已發現不少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但是他們的臨床療效多不突出.現有的一些藥物,主要是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細胞和干擾病毒的複製,因而主要用作預防.以下介紹一些有潛在重要性的藥物.

  1 嗎啉胍

  該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嗎啉胍在雞胚上有抗甲型流感 PR3 病毒的作用,對流感病毒增殖週期的各個階段都能抑制,但是對遊離病毒顆粒無直接作用.可用於防治流感、濾泡性結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皰疹、水痘以及麻疹等.區域性應用於眼的淺表部位的真菌感染,療效良好.副作用為食慾不振、出汗等.滴眼劑含量為 1%~2%,每支 5 毫升、10 毫升.1~2 小時滴眼 1 次.複方嗎啉胍片其主要成分除含嗎啉胍外,還包含氨基比林、撲爾敏及維生素 C 等.羔羊***口脣部傳染性膿皰病***,0.1 克 / 次,2 次 / 日,連用 5 天.

  2 三環癸胺

  該品易溶於水,為白色閃光結晶或晶狀粉.該藥能阻止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並能抑制病毒的複製,可有效抑制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另外,還有解熱和提高體液免疫力的作用.對多種炎症,如病毒性肺炎、敗血症等有效,與抗生素合用,能提高療效.複方金剛烷胺片,每片含三環癸胺 0.1 克、撲爾敏 3 毫克、氨基比林 0.15 克.雞***感染呼吸道病毒***0.025 克 / 千克體重,混入飲水中給藥.水貂 6 毫克 / 千克體重,治療流感,以氣溶膠吸入.

  3 碘苷

  該藥易溶於水,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或無色結晶,溶液對光敏感,不可高壓滅菌.該藥能抑制 DNA 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腺病毒和牛痘病毒等的生長,對 RNA 病毒無效.獸醫臨床上主要用於皰疹性角膜炎或其他皰疹性眼病.滴眼劑***0.1%聚乙烯溶液***規格為每支 5 毫升或 10 毫升.白天 1~2 小時滴眼 1次,每次 1~2 滴;夜間 2 小時 1 次.症狀顯著改善後,間隔時間可延長 1 倍.

  4 阿昔洛韋

  該藥為白色結晶性粉未,微溶於水.其鈉鹽易溶於水,5%溶液的 pH 值為 11,pH 值降低時有沉澱析出.該藥能抑制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B 病毒及鉅細胞病毒的繁殖.其作用機制是在皰疹病毒感染的細胞內,此藥被病毒特異性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激化酶磷酸化,並轉化成三磷酸鹽,這種化合物對病毒的DNA 聚合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體內實驗表明,對實驗動物的多種皰疹病毒感染都有較滿意的療效.與目前的其他抗皰疹病毒化合物相比較,該藥有較高的抗病毒活性***比皰疹淨大 10 倍***,對實驗動物模型有良好的療效,而且毒性低,在體內無代謝分解.

  粉針劑***凍乾製劑***每瓶規格為 500 毫克.使用劑量為 5~10 毫克 / 千克體重·次,加入輸液中,滴注時間1 小時以上,每 8 小時 1 次,連用 7 天.膠囊劑,每粒200 毫克.參考人的內服量為 200 毫克 / 次,每 4 小時 1 次;或 1 天 1 克,分次口服.滴眼劑為 0.1%有效濃度,軟膏劑為 5%有效濃度.

  5 干擾素

  干擾素是病毒侵入動物機體後,誘導宿主細胞產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一類的糖蛋白.分子量2~16 萬單位,也不被核酸酶破壞,不被免疫血清中和,無抗原性,但可被蛋白酶滅活.干擾素有很強種屬特異性,人的干擾素系由人成纖維母細胞、白細胞和 T 淋巴細胞產生三種干擾素,來源較難.目前已通過酵母菌、大腸桿菌基因工程重組而獲得,稱為重組干擾素***γ 干擾素***.注射液及凍乾粉針劑,每支規格為 100 萬單位、300 萬單位、500 萬單位.使用劑量為 200~500 萬單位,1 次 / 日.

  篇2

  淺析肉雞日糧中新增奈米維生素D3的效果

  引言

  奈米維生素 D3是奈米技術在動物維生素營養領域的應用突破,是將奈米技術和動物營養學有機融合起來的一項前沿創新工藝技術。 採用獨特的高壓均質奈米化工藝和超聲波介導技術,使脂溶性維生素 D3與水溶性介質形成均質穩定的奈米級分散溶液, 再通過介面聚合製備奈米微囊,低溫噴霧乾燥形成顆粒直徑在 10~30nm 範圍內的奈米維生素 D3微粒。

  奈米維生素 D3具有超大的比表面活性,可與水任意比例混溶,無競爭跨膜方式吸收,使維生素的 D3生物利用率大幅提高[1][2]. 奈米級微囊包被工藝,使其耐高溫高溼,抗氧化,穩定性更強[3]. 本實驗旨在證明日糧中新增奈米維生素 D3對肉雞生產效能及脛骨質量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普通飼料級維生素 D3產品,由廈門金達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含量為 500 000 IU/g,粒徑範圍300~600μm;奈米維生素 D3由金冠牧業有限公司提供,含量為 500 000 IU/g,粒徑範圍 10~30 nm.

  1.2 試驗設計

  選用 792 只健康的 1 日齡 AA 肉仔雞,隨機分成 11 個組,1 個對照組,10 個處理組,每組 6 個重複,每個重複 12 只雞,以重複為單位,採用籠養,自由採食和飲水,初始溫度為 33 ℃,每週降 3 ℃,直至 23 ℃,溼度保持 60 %~70 %,進行 3 周的飼養試驗。 其中,第 1 組飼餵基礎日糧,未加入任何一種維生素 D3;2~6 組在基礎日糧中新增普通維生素D3,新增水平分別為 200、400、600、800、1000 IU/kg;7~11 組在基礎日糧中新增奈米維生素 D3,新增水平分別為 200、400、600、800、1000 IU/kg.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生產效能

  試驗分別在 1、21 日齡, 以重複為單位空腹稱重***前一夜 20:00 開始禁食 12h,僅供飲水***,同時稱餘料重統計耗料量,每天記錄死亡和發病雞數, 試驗結束後計算各階段每隻雞的平均日增重、日採食量及料肉比。 計算公式如下:日增重[g/***d·只***]=***試驗末期平均體重-初期平均體重***/試驗天數日採食量[g/***d·只***]=***飼料總量-剩料重***/每天實際雞數總和料重比=日採食量/日增重

  1.3.2 脛骨指標

  於 21 d 做屠宰試驗,左右脛骨均取,左脛骨用於測定脛骨重量、長度、直徑及灰分、鈣、磷含量,右脛骨用於測定脛骨強度。 將脛骨放入樣品袋,密封,冷凍儲存,測定脛骨強度、灰分及鈣、磷含量。 將左脛骨在沸水中煮 3~5 min,去除殘餘肌肉、腓骨,剝離乾淨後,除去水分和脂肪。在 105 ℃條件下烘 24 h 至恆重,測定脛骨重量、長度和直徑。 將測定後的脛骨壓碎,放入坩堝,於茂福爐中600 ℃灰化 18 h,測定灰分含量。 加入鹽酸溶解,測定鈣、磷含量。 將右脛骨晾乾,用數顯萬能試驗機測定脛骨折斷力***即脛骨強度***。 引數設定為:跨度 40mm,單位負荷 50kg,位移速度 10mm/min.

  1.4 資料處理與分析

  利用 SPSS 中單因素方差分析,分別對普通維生素 D3處理組和奈米維生素 D3處理組的試驗資料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採用 Duncan 法進行多重比較,其結果均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 各項資料的顯著性水平為 P<0.05.奈米維生素 D3的生物學效價採用指數模型分析[4],指數模型的一般表示式為:Y=α+β0***1-e-βX***其中 Y 為某指標的觀測值,α 為截距, 指數模型中的 β0表示 X 新增水平的變化對觀察指標的影響量,β 為迴歸係數。 對於兩種維生素 D3分別採用指數模型得到迴歸方程後,待測物相對於基準物的 RBV 按以下公式計算:RBV=β待測/β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來源和水平的維生素 D3對 1~21 日齡肉雞生產效能的影響

  2~6 組,7~11 組肉雞的日增重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且隨著維生素 D3水平的增加呈上升的趨勢。 對於日採食量來說,3~6組差異不顯著***P>0.05***,與第 2 組差異顯著***P<0.05***,7~11 組 差異 不顯著 ***P>0.05***, 第 4 組 達到最高。 第 1 組的料重比均顯著高於 2~11 組***P<0.05***。

  2.2 不同來源和水平的維生素 D3對 21 日齡肉雞脛骨質量的影響

  2~6 組脛骨長度差異不顯著***P>0.05***, 第 11 組脛骨長度與第 7~10 組差異 顯著***P<0.05***。 5~6 組的脛骨直徑和脛骨重量顯著高於 2~4 組***P<0.05***,而 7~11 組脛骨直徑和脛骨質量差異不顯著***P<0.05***。 第 5 組的脛骨強度顯著高於第 2~4、6 組***P<0.05***,而 8~11 組的脛骨強度顯著高於第 7 組 ***P<0.05***。 第 1 組的脛骨長 度、直徑、重量、強度均顯著低於 2~11 組***P<0.05***。

  第 3~5 組的脛骨灰分比例顯著高於第 2、6 組***P<0.05***,8~11 組脛骨灰分比例顯著高於第 7 組***P<0.05***,但 2~11 組均顯著高於第1 組***P<0.05***。 第 2 組的脛骨灰分鈣比例顯著低於 3~6 組***P<0.05***,第 10 組顯著低於 7~9、11 組***P<0.05***。 第 5 組的脛骨灰分磷比例顯著高於 2~4、6 組***P<0.05***,7~11 組差異不顯著***P>0.05***。 2~6 組的脛骨鈣磷比例差異不顯著***P>0.05***,而 10、11 組顯著低於 7~9 組***P<0.05***。

  2.3 奈米維 生素 D3對 1~21 日齡肉雞的相對生物學效價研究

  對不同的指標而言,奈米維生素 D3相對於普通維生素 D3的生物學效價都不同。 分別以日增重、脛骨強度、脛骨灰分比例為指標, 奈米維生素 D3相對於普通維生素 D3的效價分別為 174%、119%、113%,這樣反映出奈米維生素 D3的效價高於普通維生素 D3.

  3 討論

  3.1 奈米維生素 D3對肉雞生產效能和脛骨質量的影響

  維生素 D3除具有經典的調節鈣磷代謝和促進骨骼生長的作用外,還具有其它更為廣泛的骨外生物學功能,如促進畜禽生長,提高繁殖力、改善肉質、強化免疫、抗感染、抗腫瘤、防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5]. 本試驗研究表明,普通維生素 D3和奈米維生素 D3對肉雞日增重、日採食量、料重比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這說明維生素 D3對肉雞生長極為重要。 奈米維生素 D3對肉雞生產效能方面的影響趨勢比普通維生素 D3更明顯一些,這說明新增較低劑量的奈米維生素 D3便可滿足肉雞營養需要,這與本課題組研究的奈米維生素 D3對蛋雞生產效能的影響結果一致[6]. 奈米維生素 D3是水溶性的, 又處在均質分散狀態,因而是一種熱力學穩定體系。

  更重要的是粒徑為10~30nm 的奈米維生素 D3,改善了脂溶性維生素在畜禽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特性,在畜禽胃腸中與胃腸道粘膜上皮層有良好的接觸,通過上皮細胞間質,無競爭跨膜吸收直接進入血液迴圈,生物利用率大幅提高。 普通的維生素 D3平均生物利用率為 30%左右, 而奈米維生素 D3的平均生物利用率可高達 98%. 目前,國內外相關機構推薦的維生素 D3新增量水平差異很大, 我國農業部《飼料新增劑安全使用規範》 中肉雞配合飼料中維生素 D3的推薦用量為:400~2000IU/kg,NRC 推薦的新增量為 200 IU/kg,而商業肉雞公司的推薦用量會達到其 10~20 倍[7]. 維生素 D3的來源種類較多, 包括 25-OH-D3、1,25-***OH***2-D3、1α-OH-D3,奈米維生素 D3等。 國內外畜禽維生素文獻中對 25-OH-D3的研究較多,而對奈米維生素 D3的研究還很少。

  黨曉鵬等研究表明,飲用固體奈米複合維生素可顯著提高肉仔雞的平均日增重、飼料利用率和出欄重, 降低肉雞殘次率和死亡率;顯著提高肉雞半淨膛率、全淨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8]. 張文娟等研究證明,將複合維生素奈米乳稀釋 1000、2000、5000 倍,然後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肉雞死淘率、料重比降低,出欄肉雞質量提高,差異均顯著***P<0.05***[9],說明奈米級的維生素均有利於肉雞的生長。 白羽快大肉雞生長速度很快,飼養實踐中常發生由於骨骼發育不良而導致殘次率增高的情況。 白羽肉雞的腿病包括佝僂病、脛骨軟骨發育不良***TD***和股骨壞死等,都與脛骨質量密切相關。 維生素 D3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 提高血液鈣磷水平,促進骨質鈣化,對肉雞骨骼發育非常重要。

  有研究表明,日糧中新增維生素 D3可以顯著提高北京鴨的生產效能和脛骨質量[10]. 脛骨質量作為研究維生素 D3的最敏感的指標被很多學者所採用,這說明脛骨質量是畜禽骨骼發育狀況的關鍵。 肉雞在21 日齡後增重快,肉雞的骨骼必須能夠充分支撐這一階段全身肌肉的囤積,而前期骨骼的良好發育是基礎,否則會導致鈣磷代謝紊亂,造成嚴重的腿病。 很多研究表明,日糧中新增維生素 D3或者其代謝產物可以顯著提高脛骨強度、脛骨灰分含量等[11,12]. 本試驗在日糧中新增普通維生素 D3和奈米維生素 D3,脛骨長度、直徑、重量、強度、灰分比例都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與上述報道一致。 脛骨強度反映了脛骨礦物質含量與有機質的相對量,脛骨灰分鈣磷比例對其有所影響[13],然而肉雞最佳的脛骨鈣磷比例引數仍需進一步研究。 奈米維生素 D3組對脛骨強度的影響高於普通維生素 D3, 這是由於奈米維生素 D3對鈣磷的吸收代謝作用更強,能夠促使更多的鈣磷沉積到肉雞骨骼中。

  3.2 奈米維生素 D3對 21 日齡肉雞的相對生物學效價研究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尚未發現關於奈米維生素 D3對肉雞生物學效價方面的研究報道。

  目前關於生物學效價的研究主要侷限於氨基酸和礦物質元素等。 相對生物學效價的研究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線性模型和指數迴歸模型,這在蛋氨酸的生物學效價研究中優勢更為明顯[14]. 本試驗採用指數模型來分析奈米維生素 D3的生物學效價,以日增重、脛骨強度、脛骨灰分比例為指標,結果表明奈米維生素 D3的生物學效價高於普通維生素 D3. 當新增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後,各項指標趨近於一個平臺穩定階段。 也有研究表明,在低維生素 D3水平下,25-OH-D3的生物學效價顯著高於維生素 D3,而在高維生素 D3水平時,這兩者的效果也趨於一致[15]. 這表明在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 D3後,機體各項生理指標進入相對穩定期,若再繼續補充無明顯收益。

  4 結論

  4.1 可改善生產效能

  奈米維生素 D3對 1~21 日齡肉雞平均日增重、日採食量、料重比、脛骨長度、直徑、重量、強度、灰分比例等指標均有顯著改善。

  4.2 生物學效價顯著

  分別以日增重、脛骨強度、脛骨灰分比例為衡量指標,奈米維生素 D3的生物學效價分別為普通維生素 D3的 1.74 倍、1.19 倍、1.13 倍。

  參考文獻

  [1] 趙成平,田野,奈米級維生素的研究[J].飼料工業,2006,***6***:62-64.

  [2] 董玉剛等, 奈米級液體複合維生素對蛋雞生產效能的影響[J].中國飼料新增劑,2011,***11***:28-30.

  [3] 黨曉鵬,黃新活,楊濤等。 奈米維生素 D3 對蛋雞生產效能的影響[J].家禽科學,2014 年第 9 期 41-43 頁。

  [4] 肖俊峰 ,武 書庚 ,齊廣海。 蛋氨酸羥基類似物相對生物學效價、吸收和代謝的芻議[J].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7***2***: 29-31.

  [5]黨曉鵬 . 畜禽維 生素 D3 骨外功能研究進展 [J]. 飼料廣角,2013***19***:3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