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李保國事蹟心得範文
大學生要學習李保國同志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李保國,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畢業於中南林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農學博士。中國經濟林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學會常務理事、河北省核桃產業創新技術聯盟理事長;全國勞模、河北省特等勞模,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綠化獎章、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河北省十大農業技術推廣專家。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國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8歲。
李保國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李保國深知,為人師者,"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學畢業20年後,為了不斷接受新的知識,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讀博士。他堅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開展科學技術研究,他主持的科研專案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別獲得了國家、林業部、河北省的一系列獎項。
李保國每年在艱苦的農村工作超過200天。他帶領學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時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邢臺縣槳水試區,他們把一個窮山溝變成了花果山,成為太行山區最綠的地方,榮獲聯合國全球環境500佳提名獎。在內丘縣富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蘋果生產中,生產出的優質蘋果被評為A級綠色食品,創出了國內著名的"富崗"蘋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會上獲得銀獎,極品果賣到100元一個。大量的實踐,使學生看到了學農也會大有作為;在與基層群眾的接觸中,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可喜變化,鞏固了專業思想,堅定了"學農愛農"的決心和信心。長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豐富的實踐經驗,使李保國最瞭解學科的前沿、農村的需要、果農的期盼。他及時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把生產一線的資訊作為自己調整教學內容的訊號,更新教材,更新講授內容。他先後主講了《高階經濟林栽培專題》等9門課程,每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經濟林栽培學總論》等9部教材的編寫,在全國性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教學研究成果先後獲省級二等獎一項、校級一等獎二項。他的進取精神激勵著學生。他教的畢業班,25%的學生考上碩士研究生,他帶的碩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技術扶貧拔窮根位於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的李家韓崗,曾是一片亂石堆積、雜草叢生的荒山野嶺。1999年,村民高勝福為了響應縣裡"四荒"治理開發的熱潮,與人合夥承包了這裡的3500畝荒山。"當時滿腦子的熱情,卻沒想到會難到這種地步!"承包後準備大幹一場的高勝福此時卻發了愁。李家韓崗又名狐子溝,一無土二無水,"別說種樹,種草都難。"走投無路的高勝福幾經聯絡,找到了當時正在太行山開荒的李保國。不久,李保國搬進了狐子溝,與村民們一道打響了開荒戰。此前,村民們在這裡嘗試了運水、調土等多種辦法,但結果卻一次次令人失望。經過深入取樣、組織專家實測土壤截面,李保國提出了"挖溝修庫"的新辦法,並決定在這裡種植最省水、易管理的核桃。李保國帶領村民們挖好了種植溝,又在山溝取土修建了可容納20萬立方米水的人工水庫,並用挖出的砂石修建了4個攔水大壩,用以截留雨水,為核桃樹的生長提供保障。狐子溝的改變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在李保國的指導之下,這裡實現了1年栽樹、2年結果、5年豐產,盛果期的核桃畝產達到了230公斤以上,每畝效益超過8000元。如今,昔日的荒嶺成了"綠嶺","綠嶺"牌薄皮核桃遠近聞名。"太行山上的新愚公"1981年,李保國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上班僅十幾天的他就響應學校號召扎進太行山,搞起山區開發研究,這一紮就是34年。期間,他在當地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先後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帶動了全省板栗、蘋果、核桃產業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太行山10萬群眾脫貧奔小康,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經過李保國的努力,邢臺市西部140萬畝荒山全部披上了綠裝。為此他榮獲了全國綠化獎章、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等稱號。但用李保國的話說,最高興的還是為太行山生態環境改善出了一份力。多年來,李保國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餘次,培訓人員9萬餘人***次***,許多果農都成了"技術把式"。經他直接幫扶的村莊已達到三四十個,間接帶動發展起來的村莊百餘個。他曾榮獲"全國振華扶貧獎","全國科技興村先進個人";先後6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區開發先進個人",兩次被評為"河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還榮獲河北省"特等勞模",保定市"勞動模範","保定市教育系統紅旗手","保定市生產建設紅旗手",和"河北農業大學太行山道路先進個人"等榮譽和稱號。
篇二
2016年4月10日凌晨4時,全國先進工作者、燕趙楷模、省管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李保國同志,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他是時代楷模,30多年紮根太行山,彰顯了共產黨人忠誠、乾淨、擔當、實幹的政治品格。省委決定,追授李保國同志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執著的信念引導人生。李保國同志時刻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直至把這種行為化進自己的血液裡。他常說,我是黨員,就應該帶頭把事情做得更好,這是一名共產黨員崇高的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他用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矢志不渝的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黨員幹部一定要建立起知行合一的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並讓這種理想信念始終如一地貫徹到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中去,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並通過不斷的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工作思路,成為一名工作上的行家裡手。 時刻把群眾放在心頭。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並且要真正的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為什麼要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時下,有些基層幹部不但不過問群眾疾苦,甚至還做出種種違背群眾意願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心裡沒有群眾意識,做事情根本就不考慮人民的利益、期望和要求。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一種接近群眾、走近群眾、聯絡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姿態。黨員幹部要學習李保國同志與“路上是司機,下車當勞力。除了幹技術,還得管閒事”的精神,只要是關乎百姓的事,就要執著到底;只要是提升民生福祉的事,就要推動到底。要多入基層,多接觸群眾,要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切實把群眾的利益維護好,把群眾的情緒疏導好,做關注民生、為民造福的“細心”黨員、“安、專、迷”幹部。
人有擔當品自高。沒有責任擔當,不是小問題。敢負責,方能放開手腳,奮發有為;有擔當,方能挑起重擔,大有作為。這是黨員幹部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古人云“為官避事平生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要增強擔當意識,提升擔當能力,讓擔當成為常態、成為習慣,成為幹事創業、服務群眾的一把“金鑰匙”。端正態度肯擔當,練就本領能擔當,心態平和會擔當,能負一切常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敢擔常人所不能擔的任務,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黨的事業看做自己畢生追求,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勇於擔當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李保國一心撲在工作上,把事業當生命,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他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標杆,他更是用一名優秀黨員幹部的高情遠致給以警醒、給以鞭策。因為被他感動,理應向他主動看齊。組工幹部要把李保國精神內化為自身的一種動力、一份責任,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篇三
巍巍太行,有一位共產黨人曾在這裡留下深深的足跡,他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燕趙楷模、省管專家,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河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同志。
忠誠是李保國同志的價值底色。李保國同志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完全可以在城市裡舒適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衝在扶貧攻堅第一線。他常說,我是黨員,就應該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國同志時刻聽從黨的召喚,始終與黨一條心,保持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底色。 為民是李保國同志的人生追求。李保國同志將百姓當做自己的親人,成為百姓擁戴的“科技財神”,他常說:“幹成點有益於人民的事,什麼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河北的山嶺都綠起來,父老鄉親都富起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李保國同志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時刻將百姓冷暖安危掛在心上,用一生實踐書寫了扶貧攻堅的壯麗詩歌。
拼搏是李保國同志的生命境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面對太行山的惡劣環境,李保國同志堅持“安、專、迷”的工作作風,把課堂擺在山間地頭,幾個饅頭一瓶水、山當餐桌地當炕,夙興夜寐,忘我工作。熟悉李保國同志的人都說他是累死的,工作到了生命最後一刻。就是這股拼勁支撐著他幹事創業,不斷走向生命新高度。
廉潔是李保國同志的政治品格。幹事創業過程中李保國同志始終保持一襲白袍,不染點墨,對名利看得很淡,只要是事業需要的事,只要是對山區扶貧開發有利的事,他都義無反顧地去做,從不考慮有什麼回報。他總是無償為農戶和企業提供技術指導,有時甚至還貼上自己的科研經費。廉潔自律、淡泊名利是李保國同志一以貫之的政治品格。
斯人已去,精神長留,日前河北省委決定追授李保國同志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作出《關於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全省黨員要深入學習李保國精神,調整工作狀態、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爭當李保國式好乾部,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注入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