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李保國事蹟心得

  學習李保國,就要學習他心繫群眾、親民愛民的大愛情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紮根基層,深入太行山區,三十年如一日的為山區林業發展、農民生產致富殫精竭慮,奉獻畢生心血和汗水,最終積勞成疾,永遠離我們而去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李保國的事蹟對我觸動很大,在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更要向李保國教授看齊,要化悲痛為力量,弘揚他的高尚精神,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砥礪奮進。 學習李保國同志,就要學習他務實的作風和質樸的品質,紮根基層不怕吃苦,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的奉獻精神。2013年以來,李保國教授到阜平指導核桃生產發展模式的創新改善和技術管理,7個鄉鎮的820多個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腳印。李保國教授生前長年累月,風雨無阻,奔走於太行山區,播撒科學和知識的種子。李保國教授的身影常出現在田間地頭,但人們總是不能一眼把他認出來。

  因為李教授一身質樸的服裝和一名農民並無兩樣。李教授說,和農民朋友打交道不能和教育研究生、博士生一樣,我要穿的很體面如何讓農民從一開始就接受我,從而接受我的科技方法,我又怎麼和他們打成一片,帶領他們走上科學致富的道路呢!李保國用最真摯的行動,最熱烈的愛心感動著太行山區的人們!

  學習李保國,就要學習他奮發作為,拼搏進取的創業精神。2009年以來,李保國教授指導平山縣葫蘆峪園區連篇高規格治理黃山,並探索出“大園區、小業主”的園區經營機制,建立了我國太行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典範。他指導建立的山區綜合開發“葫蘆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個縣、100多個鄉鎮廣泛推廣。李保國用科技的力量,帶領基層幹部群眾共同把荒山禿嶺變成了青山綠水,他用責任和擔當與基層幹部群眾共同奮鬥,讓山區人民走上了創業富裕的道路,帶動了成千上萬的人脫貧致富。他的務實實幹、奮發作為的創業精神,正是當前我們調結構、促轉型工作應該努力學習的精神。

  學習李保國,就要學習他心繫群眾、親民愛民的大愛情懷。李保國教授之所以受到果農和各地幹部群眾的愛戴和信任,是因為他心繫果農,熱愛事業,用實際行動為果農的成長、事業的發展點滴付出。內丘縣崗地村村民樑國軍 1997年中學畢業後,就回村參加了勞動,從那時候起,李老師開始手把手地教他種果樹。4月5日,因為果樹葉的生長形狀問題,他剛通過微信諮詢了李老師,按照李老師教的方法剛治好了葉病,就在網路上看到了李保國教授去世的噩耗。李保國教授的模範事蹟在網上引發了廣大網友和基層幹部群眾的熱議,餘10萬人瀏覽。8000餘人轉載了相關資訊。

  李保國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黨員幹部的先進楷模,對黨衷心,無私奉獻,三十多年紮根基層,完成太行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示範推廣面積達1826萬畝,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卓越貢獻,譜寫了一曲質樸無華又感人肺腑的壯麗詩歌,彰顯了共產黨人忠誠、擔當、實幹的政治品格。 李保國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他就像一粒種子,紮根為巍巍太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更應該向李保國同志看齊,深入學習李保國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為民意識,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擺在心底,大膽探索、用科技喚醒創新意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真摯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巨集偉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李保國精神永續遠航!

  篇二

  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畢生致力於山區開發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工作,足跡踏遍河北山山水水,示範推廣面積達到1826萬畝,為河北山區生態治理、農民脫貧致富作出突出貢獻。4月10日凌晨4時,這位30多年如一日,紮根山區的太行新愚公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逝世。

  李保國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黨員幹部的先進楷模,紮根太行山區,立志做“太行新愚公”。他對黨忠誠、對群眾忠誠,根本要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30多年來,李保國把個人融入到帶領群眾發展,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具體實踐中,他每年在農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跡遍佈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區縣,用生命書寫了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作為殘聯的一名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始終對黨忠誠、忠於使命,心繫殘疾群眾、勇於擔當,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通過學習,我的體會如下:

  一、學習他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努力幫助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最艱鉅的任務是脫貧攻堅,而太行山區是河北省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李保國紮根太行,致力於技術扶貧,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先後完成太行山板栗、蘋果、核桃栽培等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在人民群眾脫貧攻堅中,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把人民群眾精準脫貧的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讓人民群眾加快實現全面小康。

  二、在工作中艱苦奮鬥、奮力拼搏。“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太行山區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生存條件較差、社會事業滯後,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脫貧攻堅難啃的“硬骨頭”。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李保國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迎難而上、拼搏進取,單是山區土質治理,他就和他的團隊整整研究了十幾年,使前南峪從荒山禿嶺變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我們殘聯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事不避難、勇於擔當,知難而進、頑強拼搏,把人民群眾各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三、工作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人活著要有價值,有人重於泰山,有人輕於鴻毛。人的價值須以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大小來體現。李保國始終堅持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始終把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企業作為公益事業來做,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化為自己的信念動力,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我們殘聯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清白做人、乾淨做事,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積極為人民群眾脫貧奔小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篇三

  省委日前作出《關於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要求各級黨組織廣泛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在全省上下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保國同志是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他30多年紮根太行山區,立志做太行新愚公,矢志把最好的科研論文寫在太行山上,探索出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山區脫貧新模式。他創新了太行山板栗、蘋果、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富崗”蘋果、“綠嶺”核桃等多個全國知名品牌,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

  《決定》要求,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對黨忠誠、心繫群眾的政治品質。30多年來,他每年在農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跡遍佈我省太行山所有山區縣。在他的激勵和帶動下,河北農大廣大師生積極投身山區脫貧致富攻堅戰,形成了堅實的“太行山道路”。全省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牢記共產黨人的政治責任,忠於使命,勇於擔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要學習李保國同志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他累計培訓農民9萬餘人次,示範推廣種植面積1080萬畝。他獨創128道蘋果生產管理工序,讓村民像工人生產標準件一樣生產蘋果。他指導“富崗”蘋果連鎖基地發展到11個縣***市***,帶動7萬多農民走上致富路。全省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精準攻堅,引導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

  要學習李保國同志艱苦奮鬥、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單是山區土質治理,李保國同志和他的團隊就整整研究了十幾年。他起早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溝溝坎坎,晚上挑燈夜讀,分析資料,尋求破解之道,使前南峪從荒山禿嶺變成了“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全省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紮根基層一線,幹在實處,紮紮實實把各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要學習李保國同志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李保國同志始終把服務農民、服務農業、服務企業作為公益事業來做,不但不從企業、農戶拿錢,不佔一點股份,而且很多時候,下鄉往返的路費、請專家前來培訓的費用,他保定市高新區小學

  都是自掏腰包。全省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始終做到大公無私、公而忘私,殫精竭慮,激情奉獻,乾淨做事,奮發有為,積極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