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養生茶有哪些

  胃部脹氣、消化不良,長此以往,胃病就出現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12款健脾養胃養生茶的配方,歡迎大家閱讀。

  12款健脾養胃養生茶的配方

  桔荷瘦身茶

  【組成】桔皮10克、荷葉15克、炒山楂3克、生麥芽3克。

  【製法】將所有材料放入500cc沸水中,小火煎煮20分鐘,去渣飲汁,溫服。

  【功效】強健脾臟、化體脂、降脂減肥。

  和胃調脾茶

  【組成】白朮3g、茯苓3g、薏苡仁3g、神曲2g、菊花2g、花茶3g。

  【製法】用上藥前五味的煎煮液400ml,沖泡花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效】除溼導滯,調和脾胃。

  【主治】脾胃失調而致胃脘脹滿、納呆食滯。

  健胃消食茶

  【組成】谷芽5g、花茶3g。

  【製法】用250ml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後,沖泡茶飲用。

  【功效】健脾開胃,和中消食。

  【主治】宿食不化,脹滿洩瀉、不思飲食。

  神曲枳砂茶

  【組成】神曲5g、枳實3g、砂仁3g、白朮3g、人蔘2g、花茶3g。

  【製法】用350ml水煎煮神曲、枳實、砂仁、白朮、人蔘至水沸後,泡茶飲用。也可直接衝飲。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和胃。

  【主治】脾胃氣虛,飲食不化。

  益脾健胃茶

  【組成】炒黨蔘15克,炒白朮12克,炒麥芽20克,炒陳皮9克。

  【製法】上方研成粗末***不研亦可***,用作1日量。置熱水瓶中,用沸水適量沖服,蓋悶20~30分鐘,頻頻飲用,至晚飲盡。

  【主治】①脾虛運化不良,納谷不香,或有胃院悶而不舒。②經胃鏡檢查,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納谷欠佳,胃院微脹而不適。

  清熱健胃三仙茶

  【組成】焦三仙***指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各4.5克,枳殼***炒焦***4.5克,廣陳皮3克,酒黃連2.5克,細生地9克,甘菊9克,鮮蘆根2克***切碎***,竹葉2.5克。

  【製法】煎水。代茶飲。

  【功效】清胃生津,解胃熱煩渴,消食健胃,適用於酒宴之後,過食油膩,胃熱食滯等。

  健胃蕎麥茶

  【組成】蕎麥1錢,黃芪5錢。

  【製法】將蕎麥、黃芪,放入600ml的熱水沖泡,蓋杯燜10分鐘,濾渣取汁。

  【功效】此方可改善身體虛弱、盜汗、腹脹食少,可促進脾胃運作、增加食慾。

  花果健胃茶

  【組成】芒果汁、橘汁各15毫升,金盞花、芙蓉花各3克。

  【製法】將金盞花、芙蓉花放入杯中,加入300毫升沸水沖泡,再加蓋悶約15分鐘,然後放入芒果汁、橘汁調勻即可。

  健胃陳醋茶

  【組成】陳醋3毫升,綠茶3克。

  【製法】將綠茶放入杯中,加入適量沸水沖泡5分鐘備用。將陳醋放入泡好的綠茶中,調勻即可。

  健胃化痰茶

  【組成】茶葉4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白蘿蔔3片

  【製法】所有原料一同放入杯中,以沸水沖泡即可。

  健胃茶

  【組成】徐長卿5克,沙蔘5克,據紅3克,甘草2克

  【製法】以上各料混合後用沸水沖泡l5分鐘即成。

  健脾益腎茶

  【組成】大麥2克,山藥1.5克,焦山楂3克,陳皮1克,紅棗2枚

  【製法】將所有原料混合,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

  健脾養胃養生的食材

  1、山藥:

  山藥尤宜於春季食用,它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能補腎益精,可增強人體抵抗力。

  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可健脾補肺,滋腎益精,強身健體,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則滋補效果更好。

  2、大棗:

  大棗性味甘平,尤宜於春季食用。提示:對於身體較虛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吃點棗米飯:即以大米為主,配上點紅棗,色澤鮮豔,爽口潤甜。

  3、鱸魚:性平,味甘,能補益脾胃。《本草經疏》說得好:“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脾虛則水氣氾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脾胃虛弱者可常食之。

  4、鯽魚:

  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作用,故脾胃虛弱者宜食。《本草經疏》還說:“鯽魚,甘溫能益脾生肌,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提示:若是高血壓、便祕、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淨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兩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

  5、香菇:

  營養豐富,素有"植物皇后"之稱。香菇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特點。中醫認為,香菇味甘、性平,有補肝腎、健脾胃、益智安神之功效,常吃可以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