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新黨員三嚴三實學習體會

  嚴於律己 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帶頭遵紀守法,依規約束自己的言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黨員幹部能否嚴以律己,關乎人心向背,也影響著政治生態與發展大局。“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的話發人深省,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的關鍵時期,廣大黨員幹部以此為準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嚴”字當頭,領導幹部應從自身做起,自覺做遵紀守法的模範。我們黨之所以能在90多年間始終成為領航中國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除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嚴密的組織體系,依靠的正是嚴明的紀律和規矩。“舉頭三尺有綱紀”,黨員幹部只有常懷對規矩的敬畏之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做人不“妄為”、有權不“任性”,贏得群眾信任與支援。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嚴以律己,貴在防微杜漸。黨的以來查處的一系列嚴重違紀違法案件警示我們,不守紀律不講規矩,往往是一切腐敗現象的源頭。再三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需要領導幹部從小事做起,從點滴抓起。慎初、慎微、慎行,方可確保忠誠、乾淨、擔當;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修為政之德,才能築牢思想防線,恪守法紀底線。

  清廉之行,方有清正之譽。嚴以律己,重在知行合一。領導幹部應將黨的紀律和規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貫徹於大小決策部署中。倘若只把“律己”當做口號、流於形式,難免出現臺上臺下“兩個樣”,所言所行“兩張皮”的現象。部分官員曾以公正、廉潔、清正自詡,言猶在耳,卻在實際行動中越過“紅線”,因沾不義之財、染不正之風、幹違法之事“落馬”,教訓深刻、值得深思。

  嚴以律己,自律必不可少,他律也不可缺。在著力強化領導幹部自律意識的同時,要不斷築牢法治防火牆,完善遏制權力“越線”的監督與制約機制,切實消除權力尋租、腐化變質的“空間”與“土壤”;更要喚醒黨章黨規意識、推進制度創新,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前沿。

  “驥走崖邊須勒韁,人至官位要縛心”。嚴以律己,是擺在所有黨員幹部面前的一道永恆課題,值得時時警醒、事事謹記。

  篇2

  在“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中對嚴以律己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嚴守政治規矩,做到為政清廉。嚴以律己是對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練和提升,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原則,為黨員幹部指明瞭立身之本、為政之基,是領導幹部成事之要。

  嚴以律己是增強組織戰鬥力的重要基礎,內化於黨的建設始終。一方面,嚴以律己融匯在黨的血脈裡,是共產黨人優秀的政治基因。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嚴以律己的優良傳統,“吾日三省吾身”“歸咎於身,刻己自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講的都是這個道理。我們黨是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嚴以律己作為一條重要標準,對每一個黨員提出要求。從井岡山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90多年間,我們黨之所以能始終成為國家和民族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帶領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離不開嚴明的紀律和規矩。另一方面,嚴以律己也體現了黨的建設的時代要求,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內在保證。我們黨有8700多萬黨員,黨員幹部能否嚴以律己,關乎人心向背,影響政治生態與發展大局。當前,黨員幹部隊伍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有的喪失了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有的漠視黨紀國法,有的在“糖衣炮彈”前翻船落馬,表現不一而足,但根子就是在理想信念上偏了方向,在嚴以律己上出了偏差。

  黨員幹部做到嚴以律己,本質在於正確對待個人私慾與黨性原則,關鍵就在面對各種誘惑時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紀底線、把好私德關口。

  一是以黨紀國法為規,做清正廉潔的乾淨人。嚴守黨的紀律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一個政黨,如果沒有鐵的紀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就會喪失戰鬥力和生命力。作為黨員幹部,首先要樹立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認識,始終保持清醒堅定的政治立場,模範遵守黨章,堅決維護紀律,在政治上講忠誠、在組織上講紀律、在行動上講原則,始終站在黨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

  嚴守法律規定是做人為政的根本底線。少數黨員幹部知法犯法、執法犯法,違法行為觸目驚心,破壞了黨的形象,也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嚴守法律規定,就要築牢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決不搞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權利交易,始終做到清廉自守、乾乾淨淨。

  二是以知行合一為要,做對黨忠誠的老實人。對黨絕對忠誠是嚴以律己的核心。現在,黨員幹部中有少數“兩面人”,價值觀扭曲、人格分裂、表裡不一,大搞政治投機主義,偽裝清廉、偽裝純潔、偽裝正直,對組織演兩面派,對群眾唱雙簧戲,用假面具掩蓋骯髒的靈魂和醜惡的行為,成為“口言善,身行惡” 的“國妖”。黨員幹部嚴以律己,不僅要看說什麼,更要看怎麼做。嚴以律己不是一句口號、一種偽飾,只有真正內化於心,才能做到外化於行,體現到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三是以自重自省為戒,做防微杜漸的明白人。要做到慎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東漢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被奉為典範,以“天知,地知”對應“你知,我知”,告訴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為官就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在公眾視線之外,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能不能正確對待利益誘惑,能不能堅定自守,考驗著每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做人從政的底線。做到慎獨,根基在堅定理想信念。心有所向,方能行有所止。想清楚入黨為什麼、權力做什麼的問題,真正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要做到慎微。“積羽沉舟,群輕折軸。”大節與小節從來都是相互統一、互為依存的。有的黨員幹部認為,一些人情往來的小事算不上什麼。但須知 “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有多少幹部是從一頓飯、兩杯酒、幾張卡開始,漸漸滑向了貪汙腐敗的深淵。對黨員幹部來說,在如何對待權力、利益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小事,只有謹記萬事皆有初,當遇到“第一次”,聽到“下不為例”的時候,堅決守住防線,才能讓“病毒”無機可乘。

  四是以接受監督為鏡,做檢身修德的清醒人。“觀於明鏡,則瑕疵不滯於軀;聽於直言,則過行不累於身”。黨員幹部嚴以律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以他律促進自律。要正確認識監督。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手中有一定權力,權力不見陽光就會滋生細菌,就會變質。監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而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保護。有了監督,就可以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鎖”。如果排斥監督,一意孤行,出了問題,犯了錯誤,則悔之晚矣。要敢於接受監督。接受監督難免會碰到“痛處”,自己可能不那麼舒服,這就需要有一心為公的勇氣,有廣泛納諫的胸懷。把自己的言行暴露在公眾之下,用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對待監督,才能聽到真話,發現問題,不斷完善自己。要善於接受監督。隨著資訊傳媒的發展,黨員幹部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引發廣泛關注。出了問題想捂住很難,只有主動接受監督,該公開的資訊及時公開,本著實事求是、為民負責的態度予以正確引導,方能為我們的事業不斷增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