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創新的論文獲獎範例

  企業文化創新貫穿於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驅動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

  [摘要] 家族企業文化作為家族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方面,有其靜態的一面,同時更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今天我國家族企業面臨的外部與內部生存條件的變化使家族企業文化內容的創新成為家族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此文從家族企業領導人思想、家族企業管理文化“非家化”、家族企業文化的執行力問題三個方面論述了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問題。

  [關鍵詞] 家族企業文化 思想創新 “非家化” 執行力

  縱觀世界基業長青的家族企業,如IBM、福特、麥當勞等,在家族企業文化上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企業文化不斷創新,使這些家族企業成長性增強,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如IBM公司之興與其創始人沃森崇尚人性價值的“尊重個人”、“高品質的客戶服務”、“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有關,衰也是因為這些企業文化價值觀隨著時代發展演化變形而不再適合客觀實際,郭士納又使IBM基業長青,就是因為其大膽地對IBM進行了創新,把“力爭取勝、迅速執行、團隊精神”作為新的企業文化的核心, 創造了新的奇蹟!

  以上表明家族企業文化作為家族企業核心競爭力重要方面,有其靜態的一面,同時更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今天我國家族企業面臨的客觀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變化很大,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不斷加強,競爭與合作成為企業生存的兩大主題,家族企業的內部經營機制也隨之調整,外部與內部生存條件的變化使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成為家族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那麼,我國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從哪入手呢?

  一、我國家族企業文化創新首先是家族企業領導人思想的創新

  日本本田技研公司總經理本田宗一郎說:“思想比金錢更多地主宰著世界。好的思想可以產生錢。當代人的格言應當是:思想比金錢更厲害。”這句話對我國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同樣適用。由於家族企業與其它企業性質的不同,家族企業的領導人掌控著家族企業的命運,他們的個性特徵、獨自的思維方式、價值理念往往成為家族企業文化的主體和方向,因而家族企業文化的創新首先是家族企業領導人思想的創新。我國的家族企業在發展中受很多因素制約,如資金問題的瓶頸制約;管理上的家族化問題;信任機制的危機問題;任人唯親與用人唯賢的實際衝突問題;家族企業文化領域裡的家族文化與先進文化的碰撞問題;績效核心文化與一般企業文化的關係問題;績效文化與企業目標文化掛鉤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在每個家族企業裡都存在,並且實際情況不同。

  作為家族企業的領導者對上述問題解決的關鍵在於有創新性技巧。“創新性技巧是在似乎不存在任何傳統的可選方案的情況下進行決策,它要求企業領導必須從零開始創造出這些選擇方案。”如希望集團急時組織了“新希望集團”,併成功上市,發起成立民生銀行,這是領導者的一次有遠見的創舉,它不僅解決了融資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進行了一次企業戰略理念的成功嘗試,使希望集團搭上了現代企業的快車。

  二、家族企業管理文化的新趨勢――“非家化”現象

  在全球家族企業排行榜上居第一位的美沃爾碼公司,沃爾碼家族僅佔38%的股權,排名第二的美福特汽車公司福特家族僅佔40%股權。家族企業實行股份制,多數股東掌握對公司的控制權,任人唯賢成為新的管理文化模式。家族企業文化出現新趨勢――家族企業管理的“非家化現象”。具體表現為:“內部弱化家族企業特徵,在人員總數上、在管理職位及核心崗位上儘量減少家族人員的使用份額,在決策及執行中,儘量減少來自家庭成員的干擾等家族企業管理弊端。”“外部強化家族企業特徵,充分發揮企業中家族成員利於團結共進的好處,讓非企業員工的關聯家族成員,在企業外加強參與對企業中家族成員的督促與監管。”

  這是家族企業管理文化的大換血,家族企業“非家化”的結果,使親情文化被淡化或內容演化變形,平等、科學的價值理念滲透到家族企業文化中,家族企業正潛移默化地發生著由蠶到蛹的蛻變。如聯想集團應網際網路大潮和企業集團化發展需要,建設平等、信任、欣賞、親情的親情文化,這裡親情已不再是基於血緣關係,而是基於團隊精神而產生的員工間和諧的擬製親情。

  家族企業管理文化“非家化”表明家族企業文化源於家族文化,超越家族文化使家族企業跨躍家族這道門檻是家族企業文化創新的新方向。

  三、我國家族企業文化的執行力問題

  我國家族企業文化受家族文化影響深厚,同時受傳統思想影響較深,家族企業內部文化的執行力不強等都制約了我國家族企業的發展。在與美家族企業平均僱工相似情況下,美家族企業平均銷售收入規模是中國的67倍。我國的家族企業無論是夫妻型、兄弟型、父子型,走過第二代的很少,進入第三代的更不多,與美國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那麼家族企業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執行力呢?

  我國家族企業文化的執行力問題是家族企業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企業文化的實施落實問題。檢驗的方式是把家族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看其整體功能發揮的狀態。檢驗的原則是通過成員的共同努力產生積極的協同效果,團隊的績效水平遠大於個體的績效水平之和。筆者認為強化家族企業團隊意識,落實“和心、和氣、求是、和力”的團隊精神是提高家族企業文化執行力關鍵。

  “和心即團隊成員都能理解團隊的責任、願景,圍繞目標工作,所謂心往一處想。和氣即團隊成員有效溝通,心平氣和,彼此協作,所謂勁往一處使。求是即實事求是,創造性實現目標。和力即成員發揮自己特長,自主工作,所謂知人善任。”落實以上團隊精神的關鍵是成員間的信任。社會學家林・扎克把人類社會信任分為三種:基於血緣信任、基於身份信任、基於歷史、基於瞭解的信任、基於制度的信任。顯然,基於制度的信任是一種制約的信任和法治的信任,這種信任具有最高的可信度。因而家族企業要想提高文化執行力,就是要將其上述團隊精神制度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克服傳統家族企業的“家化“現象,使成員間建立信任機制,形成企業競爭的核心力,使企業有一定的抗風險力和成長性。

  螞蟻的生存之道在於和諧的團隊,家族企業亦如此。

  參考文獻:

  [1]子志:比爾・蓋茨的10大工作法則[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7.6,第98頁

  [2]李洪偉高化文:家族式企業管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5,第126~127頁

  [3]羅樹忠:和諧團隊[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6.5,第147頁

  篇2

  論現代企業文化創新

  [摘要] 企業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都應隨著企業發展和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企業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促進企業方針和目標的實現。從文化的視角論述了企業文化創新的內涵,當代企業文化創新的模式,並指出企業文化創新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文化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創新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特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穩定地延續性,嚴密的倫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進取的奮發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的。而作為亞文化的企業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特徵,自然也是動態的、發展的。在現代企業裡,隨著經濟體制的轉換,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自主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企業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都應隨著企業發展和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企業文化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適應社會和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否則,以企業文化的不變來應實際環境的豐富多變,只能使企業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業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業文化既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更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一、企業文化創新的內涵

  近年來,企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發展了重要變化。由於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判斷企業行為的標準,也是指導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因此,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的變化必然帶來企業文化的深刻變革。

  1.協作文化。

  現代企業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標且相互依賴的分屬於不同組織或部門的決策者組成的團隊。協作是保持這個團隊穩定、和諧有序狀態的重要機制。一旦缺乏決策者或者組織部門之間的協作,企業的運作就會出現障礙,企業的穩定就會遭到破壞,如果個人的能量不斷增強,但整體協調的情形不良,只會造成混亂,從而使企業的管理更加困難,進而影響團隊目標的達成。因此,企業管理實質上就是一種協調活動。發揚團隊精神,在企業內部營造在上下級之間、企業各部門、各員工之間平等、和諧、團結、友愛的融洽關係就至關重要。

  2.速度文化。

  在當今新經濟時代,由於資訊和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速度”已成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的工具,誰在時間上搶佔了先機,以最快速度滿足了顧客需要,誰就獲得了市場盈利的更大空間,這使得企業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競爭優勢一個重要砝碼。特別是在產品、價格、服務等方面無法與對手拉開距離時,速度無疑成了企業最關鍵的競爭手段。因此,培育一種重視速度的企業文化成為當務之急。

  3.學習文化。

  彼得・聖吉指出:“在某些層次上,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是無關的,即使個人始終都在學習,並不表示組織也在學習。但是如果是團體在學習,團體變成整個組織學習的一個小單位,他們可將所得到的共識化為行動,甚至可將這種團體學習技巧向別的團體推廣,進而建立起整個組織一起學習的風氣與標準”。之所以要構建企業的學習文化,就是因為團體的智慧高於個體的智慧,團體能放大個體的力量。特別是當今社會知識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長,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企業持續執行期限或生命週期受到嚴峻挑戰。企業只有培養自己的整體學習能力,才能豐富知識和提高企業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在競爭中贏得主動。因而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文化氛圍,將企業打造成為一種學習型組織將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4.形象文化。

  企業形象是公眾對企業在運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和精神風貌的總體評價和綜合性反映。良好的企業形象,對內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增強企業的內聚力,對外可優化企業外部環境,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獲得消費者的好感,進而增強企業競爭力。因此,企業要在員工中進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員工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企業形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發展的主導思想,面向市場,面向大眾,以優質產品取勝,以優質服務取勝,以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社會良好的聲譽。

  5.創新文化。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企業只有通過自身的創新才能應對快速變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激烈競爭的今天,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創造性和靈活性已成為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創新不再是少數管理者或技術人員的事,企業更要重視全體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企業要重視和培養職工個人的獨立性、個性和靈活性,激勵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全體員工的創造熱情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形成創新型企業文化。

  6.融合文化。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傳統工業時代那種你死我活的競爭,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整合資源,更多的是尋求一種“雙贏”的共生關係,既在競爭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競爭。而企業文化的融合是這種“竟和關係”能否有效的前提。因為企業各自創業史、經營發展目標、員工素質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沒有企業文化的融合,就會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很難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業文化創新的模式

  根據約翰・科特的觀點,企業文化的創新模式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企業高層領導是這個過程的發起者和倡導者,在這個過程中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他們首先要根據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和戰略目標確定企業發展的經營體制和經營方針,為了確保他們所倡導的經營理念得以貫徹實施,他們一方面要進行大力宣講經營體制變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對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如用人、獎勵、晉升、考核等制度進行改革,同時身體力行帶頭執行,以促使新的經營方式的產生。而新的經營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話,就會產生新的成就與業績,顯著的成就與業績就會促進企業行為規範的逐漸改變以及企業共同價值觀念的逐漸改變,從而形成新的企業文化。

  三、企業文化創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新的企業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業高層領導者應當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困難的艱鉅性和複雜性。

  這是因為企業文化具有穩定性,企業文化的創新要在排除陳舊企業文化觀念阻礙的基礎上,改革與實現環境不相適應的傳統行為,倡導與建設新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這可能還會涉及到企業內部關係、利益的調整。因此,為確保企業文化創新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企業高層領導者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2.要高度重視企業新的價值標準的確定。

  由於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因此,企業新的價值標準的確定是企業文化創新最重要的工作。企業新的價值標準確定要堅持四個基本原則:***1***企業價值標準要科學、簡潔,有鮮明的特色;***2***企業價值觀要體現企業的經營哲學、宗旨和戰略發展方向;***3***企業價值觀應與企業員工的認可程度、員工的基本素質相協調,標準過高或過低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4***確定新的企業價值觀要認真廣泛聽取各種意見,要經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覆,審慎地提煉出既符合本企業經營特點又被員工認同的企業價值觀。

  3.要具有鮮明的個性。

  企業文化創新要體現本企業的風格和特色,要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因此,培育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塑造什麼樣的企業形象,倡導什麼樣的價值觀念,提倡什麼樣的企業精神,都應從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切莫照搬照套,生搬移植。在企業文化創新中,要突出企業特色和體現個性,就不能捨棄優秀的文化傳統,這是挖掘自己具有個性的企業文化的著眼點,只有從文化傳統中提煉出為現實的企業文化可用的養料,企業文化這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

  4.要堅持企業文化創新的動態發展觀。

  企業文化是一定時期歷史的產物,是為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因此,當企業的內外環境、經營條件、經營戰略變化時,企業要不斷對企業文化進行調整、更新、豐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胡書林:論企業文化創新的措施[J].商場現代化,2005.12

  [2]彼得・聖吉[美]:第五項修煉[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3]約翰・科特[美]等著曾中李曉濤等譯: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