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用西洋參的方式
西洋參雖是一種補品,但同時也是一種藥,如果吃的過了,也一樣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因此瞭解其用法用量尤為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西洋參的用法用量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西洋參的用法用量
西洋參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乾。西洋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的功效,通常用於肺虛久咳、口咽乾燥、心煩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氣短等症。另外,婦科疾病中的出血過多,如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子宮肌瘤而造成陰虛內熱者;絕經期因生理原因出現烘熱口渴、心煩失眠、易動肝火等而引起陰虛內熱者;宮頸癌、宮體癌、卵巢癌經過手術治療,做放療、化療後,導致陰虛內熱、津傷口渴、尿赤便血者,均可服用西洋參治療。每日3—9克,或服洋蔘丸每日4粒。若兼有氣陰兩傷者,可與人蔘同用,療效更佳。冠心病患者有氣陰兩虛、心慌氣短、神倦咽乾等症狀,日服3克,久用良效。患有竇房結綜合徵者,出現眩暈、乏力、口乾症狀,日用3克嚼服最好。每日3次,症狀可望改觀。
西洋參最正確的吃法
西洋參,又名洋蔘、花旗參。西洋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參的乾燥根,於18世紀初在加拿大南部發現,被稱作美洲人蔘,主產於加拿大、美國及法國,它從西方國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被國人稱作西洋參,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應用歷史。
祖國醫學認為,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效果補氣養陰、清火生津。現實科學研究瞭解,西洋參含有多種人蔘皁甙、洋蔘多糖及少量揮發油、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成份。具有抗疲憊、抗缺氧、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及致使蛋白質合成等用處。它含有多種人蔘皁甙,揮發油,甾醇,多糖類,以及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與微量元素等,具有鎮靜,消炎作用,能增強記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還可提高免疫功能. 還有增強紅細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養胃生津、抗衰老、延年益壽的功能。它藥性和緩,性寒涼,和人蔘的溫熱峻補相異,四季皆宜,尤適於夏天服用。秋天氣候乾燥,燥氣最易傷肺,最易傷面板腠理和津液,故秋天滋補也宜用洋蔘。
據清《本草從新》記載:“西洋參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可見,西洋參的用途並不廣泛,且應用時也有宜忌。然而,近年來各式各樣的洋蔘製品充斥市場,如洋蔘丸、洋蔘片***含片***、洋蔘茶、洋蔘酒、洋蔘糖等等應有盡有,再加之一些廣告把西洋參渲染成強身健體的“萬能”保健補品,往往誤導消費,甚至帶來嚴重的後果,如體質虛寒或因氣鬱化火的病人誤服西洋參可使病情雪上加霜。
功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應用:適宜氣陰虛有火、肺熱燥咳、氣少懶言、四肢倦怠、煩燥易怒;熱病後傷陰津虧、久病、產後、疲憊過度引發身體虛弱、元氣損傷、營養不足,以及多種貧血、出血、頭暈頭痛、神經衰弱、精神不振、腰痠背痛、自汗盜汗等症。現實用於肺結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神經衰弱,失眠,陰虛體衰,支氣管擴張,肺癌等。
用量用法:3—6克,可煮服、燉服、蒸服、含化、沖服、另煎和服等等。
家庭服用西洋參的方法
1、含化法。將無皮西洋參放在飯鍋內蒸一下,使其軟化,然後用刀將參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瓶內,一次口含一片,天天用量2-4克,早飯前,晚飯後含於口中,細細咀嚼。
2、衝粉法。將西洋參研成細粉狀,每次5克,用紗布或濾紙包好,置杯中,衝入煮沸的水,加蓋後約5分鐘方可飲用,可重複沖服幾次至無味止。
3、燉服法。將原皮西洋參切片,天天2-5克倒入瓷碗內,加適量水浸泡3-5鐘頭。密封碗口,再置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鐘頭服用。
4、蒸服法。將西洋參研成粉狀,每次用1個雞蛋拌入西洋參細粉5克,蒸熟後服用。
5、作湯法。將原皮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倒入5克共煮。菜湯、藥同食,每日1次。
6、煮粥法。取大米50克,淘洗後加水煮粥,粥開後加入西洋參細粉5克,直至粥成,宜每日早餐服用。
7、泡酒法。取西洋參30克置於淨器中,用米酒五百克浸泡,密封7日後取用。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50毫升。酒盡再續,至味盡後取參咀嚼服。
8、燉雞法 。將老母雞去內臟洗淨,取西洋參50克放入雞肚內,再用線縫合雞肚,加水淹沒雞體,不加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燉至雞肉熟爛,湯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雞肉和湯。
9、配棗法。取新鮮的西洋參20克,大棗5枚,加水適量,隔水燉成參棗湯,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臨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