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降糖藥的副作用

  很多人覺得長期服用降糖藥物對肝腎功能肯定會有很大的傷害,其實是藥三分毒,降糖藥也不例外,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避免降糖藥的副作用的方法

  1.有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或者處於妊娠期、哺乳期時,應嚴禁服用胰島素促泌劑和α糖苷酶抑制劑;同時也不能選擇雙胍類藥物;對於胰島素增敏劑,有上述情況的患者則需謹慎使用。對於已出現腎臟病變的患者,最好選擇通過膽道排洩的藥物。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改用胰島素治療。

  2.為減少和避免低血糖發生,患者除注意飲食外,儘量不要選擇強力、長效口服降糖藥,且用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在各類降糖藥當中,只有胰島素促泌劑才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

  3、補充體內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氧分子。負離子能直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質的氧化等,也能改善SOD酶活性,調節植物神經系統,改善體內酸性環境,從而增強Na+/H+通道,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改善細胞內糖代謝等,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有益。等同於大自然的空氣負離子是小粒徑負氧離子也叫輕離子或小離子,也有資料稱其為生態級負氧離子。具有遷移距離遠、活性高的特點,對人有益的是小離子,也稱為輕離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離子或稱之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態級的小粒徑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問世。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已經有效克服了傳統負離子生成技術的瓶頸,能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小粒徑、高活性負離子。

  4.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存在高血脂、脂肪肝,肝功能異常。對於此類特殊患者,在用藥期間應1~2個月檢查一次血象和肝腎功能。

  5.儘量聯合用藥。可以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減少每一種藥物的使用劑量,從而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6.循序漸進用藥。一般來說,胃腸道對藥物的適應和耐受需要一個過程,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經過1~2周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

  7.在適宜的時間服藥非常重要。如雙胍類藥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後服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胃腸道反應。α糖苷酶抑制劑需要同第一口飯一起嚼服,以達到藥物的最佳療效和避免不良反應。而胰島素促泌劑則最好是在餐前半小時服用。

  服用降糖藥避免的誤區

  1、對口服降糖藥的特點不瞭解。如一些磺脲類降糖藥的藥效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強,因此不能急於換藥。並且,每種降糖藥都有最大有效劑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劑量,不要早下結論。

  2、根據自覺症狀服藥。血糖非常高,才會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等典型糖尿病症狀。不少患者因無明顯不適,隨意調節降糖藥用量,導致血糖控制不力。

  3、不定期複診。有的患者不監測血糖、血脂和血壓,不注意觀察影響自己血糖、尿糖變化的因素,不總結自己的服藥規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風吃藥。這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較一些發達國家的患者病情嚴重、併發症多的主要原因。

  4、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藥。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獲得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停止現階段有效治療,而去尋找“靈丹妙藥”。殊不知,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的糖尿病綜合療法是人們與糖尿病長期鬥爭的智慧結晶,是經過嚴格證明、確實有效的方法。

  5、覺得價格高的藥就是好藥。不存在哪種藥更好的問題,科學的說法是哪一種降糖藥更適合。對甲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6、盲目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人認為,服藥時間一長,就會損傷肝腎功能。實際上,降糖藥劑量只要在藥典規定的範圍內,都是安全的。副作用僅見於個別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藥後即消失,不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其實,高血糖未得到控制與服用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後果要嚴重得多。

  降糖藥的副作用

  部分降糖藥確實可引起肝臟轉氨酶的升高以及膽汁與急性黃疸,但總體來說,口服降糖藥對肝腎功能的影響不大。而且,認得肝臟和腎臟有著強大的解毒、排毒功能,所以擔心因降糖藥損肝、損腎而3不敢用藥實在沒有必要。

  大部分降糖藥並不直接損害肝臟,只不過某些降糖藥要通過肝臟代謝以及腎臟排洩。如果患者本身的肝腎功能不好,就會由於藥物排洩受到障礙,藥物原行及代謝產物在體內緩慢累積而增加肝腎的負擔,影響肝腎功能,此時不宜使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