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黨員幹部要學習《人民的名義》中反腐鬥士的浩然正氣,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保持對權力的敬畏,永遠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做讓百姓放心、安心的好公僕。以下就是國柱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你可以喜歡哦。
一碗麵,一杯酒,一個會。漢東省***劇中地名***的一場反貪風暴便從這樣三條主線拉開了序幕。
說實話,在湖南衛視黃金檔看到一部如此大尺度的反腐劇,驚詫之餘卻又倍感驚喜。曾幾何時,當《玫瑰之約》粉墨登場,心中那個“芒果”愈見青澀,少見熟黃。久而久之,觀眾的我已是而立之年,熒屏的他們還是如初的少年。於是乎,在一部看得上、坐得住、記得起、說得出的電視作品的等待中,我已經很難堅持走完這條粉絲的虔誠之路。
人生不止初見,相見並不恨晚。在“歌手”和“生活”***湖南衛視兩大綜藝***的流連中,我看到幾個只有在公文寫作中恰如其分的字眼,以“人民的名義”走進了視野。土、大、正——並不和善的第一眼觀,讓人在宣傳片裡或是難以入戲,或是容易跳戲,不可思議的是,在一個快樂與青春為主色調的王牌衛視,播出這樣一部忠誠與清正為主旋律的影視作品,不可謂不鋌而走險、劍走偏門,讓人為之捉急。
事實證明,有些時候只有敢於嘗試,才知道自己多行。在電視熒屏式微的當下,在傳媒前途叵測的時局,在節目層次不齊的今天,揹負盛名的湖南衛視,正在悄悄摸著石頭過河,它以這樣一部既正又政的作品,在中伊足球大戰的收視競爭風口,竟然包攬了比之兩倍之多的遙控器,做到了叫響又叫座。這顆投出的石子——《人民的名義》,恰如一場春雨,如期而至這萌芽的初春,應情應景,未曾失望。
傳媒終究玩的還是文化,但玩文化的並不都是文化人,還有化妝的文人。而《人民的名義》,從投資到創作,從拍攝到演繹,處處可見文化人的蹤影,最高檢坐陣,宣傳、廣電、傳媒聯手,精心醞釀而成的作品自然是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有情有義。劇中細膩之處,融入了觸及人心冷暖的情,貫穿了辯證社會是非的義,這些巧妙的手法,既迎合市場規律,又符合行業規矩,在追求利益和站穩立場中實現了雙贏。
好的時代從來不缺好的作品。不得不說,《人民的名義》確實是一部有味道的電視作品。背景裡有官場生態的政治味,插曲間有幹部生存的人情味,故事中有曲徑通幽的趣味,價值上有映照現實的意味,反響中有讀者邊看邊悟的體味。如此一部“五味俱全”的電視劇,想必是對得住“作品”二字的,也必然是經得起觀眾和時間考驗的。
同樣,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故事。古往今來傳得最久最廣的故事,莫不是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的生活素材。《人民的名義》,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醬麵的“底層”寫照,又有一杯高檔酒的“階層”腐朽,既有三百塊孝順金的初心殘留,又有兩億元貪腐金的人心異變,這樣的故事,在大刀闊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時今日,難免不催人深思、發人深省,難免不讓人設身處境、引發共鳴。
觀看之後,思緒之餘,再談“人民的名義”,不可同初而語。在何謂“名”又何謂“義”的深究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苟且之實的執權者,即將如劇情所需即刻登場,那些滿嘴人民正義而又滿身銅臭氣味,滿臉風光得意而又滿心紙醉金迷的劇中人,究竟會給熒螢幕外的觀眾多少思與行的啟悟,又將喚起多少對人民“名”與“義”的考量?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在等待下一個故事前,我們不妨且行且思,畢竟這才是一名觀眾該有的態度!
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心得體會
清明小長假追了一部電視劇,一部反腐的大劇《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我感覺是最近幾年少有的良心劇,好幾年沒有看到這麼吸引人的好劇了。其內容就是切合當下的反腐,這部劇一經播出網上叫好聲一片,對這部劇表示肯定和讚揚。《人民的名義》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從打老虎到拍蒼蠅,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把我牢牢的拴住了。演員陣容強大,陸毅、張豐毅等新老演員同臺飆戲,這也是吸引各年齡階層的人觀看的重要原因,此部劇好評如潮,豆瓣網上最高給到了9.1,連我這種對不愛看電視劇的人都被吸引了,其實最大的吸引還是劇情,它所反映的就是現今大家最關注的的我黨反腐的問題。
三天追了10集,有好幾處戳中淚點。前三集的故事情節,老戲骨侯勇一上來飾演的“小官鉅貪”的某部委處長,貪汙了兩個多億,擺放在自己別墅的書櫃、冰箱、床鋪底下,一分錢都不敢花。怕被人知道,一家人還是住在幾十平米的老房子裡,吃著炸醬麵,每月給自己在鄉下的老孃寄300元的生活費,過著看似很普通的生活,當調查的深入,面對著滿屋的錢,一句帶著哭腔、顫抖著雙脣說出臺詞“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一分錢都不敢動,全在這……”。看著很痛心,一個農民的兒子拼搏到這個職位,實屬不易啊,最後還是沒有經受金錢的腐蝕。最後陸毅所飾演的偵查處長那句“你大把大把撈錢的時候怎麼沒想到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現在自己出事兒了,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中國農民那麼倒黴,有你這麼個壞兒子……”在金錢和權力面前,很多人“前腐後繼”,完成了一個人向墮落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