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語故事

   空中樓閣

  “空中樓閣”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懸掛在空中的樓房亭閣。指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或虛構的東西。也可喻為高明通達。

  這個成語來源於《百喻經.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

  在很久以前,山村裡有一位財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鈍,盡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財主到鄰村的一位財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層樓高的新屋,寬敞明亮,高大壯麗,心裡非常羨慕,心想:我也有錢,而且並不比他的少。他有這樣一幢樓,而我沒有,這像什麼話呢?一回到家,他馬上派人把工匠找來,問道:“鄰村新造的那幢樓,你們知道是誰造的嗎?”

  工匠們回答道:“知道,那幢樓是我們幾個造的。”

  傻財主一聽,非常高興,說:“好極了,你們照樣子再給我蓋一次。記住要三層樓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樣。”

  工匠們一邊答應,心裡一邊嘀咕;不知這次他又會做出什麼傻事來。可是不管怎樣,還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開了。

  一天,財主來到工地,東瞅瞅,西瞧瞧,心裡十分納悶,便問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們這是在幹什麼?”

  “造一幢三層樓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乾的。”

  “不對,不對。我要你們造的是那第三層樓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層,下面那二層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層。”

  工匠們聽後哈哈大笑,說:“只要最上面那層,我們不會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們走了,傻財主望著房基發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層,不要下面兩層,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來的。

   口蜜腹劍

  “口蜜腹劍”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口頭上說話好聽,像蜜一樣甜,肚子裡卻懷著暗害人的陰謀。

  這個成語來源於《資治通鑑.唐紀.玄宗天寶元年》,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想方設法給以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援,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裡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

  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採呢?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對他疏遠了。

  就這樣,李林甫憑藉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幾年宰相。

   口若懸河

  “口若懸河”這則成語的懸河是瀑布。講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形容能言善辯,也比喻十分健談。

  這個成語來源於《晉書.郭象傳》,王衍每雲:“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晉朝時,有一位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尤其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十分淵博,對於事情也常常能有獨到的見解。

  後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且對他們的學說有了深刻的理解。當時,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請他出去做官,他都一概謝絕,每天只是埋頭研究學問,或者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活得充實自在。

  但是,又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只得答應了,到朝廷中做了黃門侍郎的官。

  到了京城,由於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麼事情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而且又非常喜歡發表自已的見解,因此每當人們聽他談論時,都覺得津津有味。

  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郭象的辯才,由此可知。而後人就以“口若懸河”來形容人善於說話,且說起話來就像倒懸的河水,滔滔不絕,永遠沒有停止的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