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為寶寶拍嗝防吐奶

  寶寶在吐奶的時候,很多家長會用拍嗝方法組織吐奶,怎樣才是正確的方法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學習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吐奶的介紹

  寶寶在小時候,家長都要在寶寶喝完奶後為他拍嗝,防止寶寶吐奶。吐奶是由於新生兒的胃幽門過於狹窄,而胃與食管結合的部位又有些鬆弛。在奶進入胃部引發胃的強烈蠕動時,胃中的奶就會從食道返出,造成了吐奶。吐奶的時候,奶水會呈噴射狀從口噴出。還有一種現狀就是溢奶。溢奶是由於寶寶食管末端的括約肌發育還不夠完善,造成胃和食管不能完全閉合。因此,進入到胃裡的奶就會返出流回食管,並從嘴邊益處。

  吐奶是寶寶的正常現象,基本上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在出生後幾個月中每日吐幾次奶。吐奶一般發生在餵奶後。寶寶在吐奶前會表現出伸脖子或者張嘴等難受的表情。而溢奶情況較少,會發生在寶寶吃完奶後,在不經意間流出一些奶來。

  寶寶吐奶的原因

  寶寶頻繁吐奶,是由於其胃部與喉部發育還沒完全成熟。新生兒的胃部,以橫躺的位置呈現不穩定性,同時賁門部位又比較鬆弛。成人吃飯的時候,在食物流入胃部後,賁門會收縮阻礙食物迴流。但是由於新生兒的賁門還不能很好的工作,因此不能阻礙食物迴流,就會造成吐奶現象。並且,成人的喉頭位置會稍低一些,而新生兒的則會高一些,在寶寶喝奶的時候空氣很容易跟隨奶液一起進入到胃部,因此在寶寶打嗝或者身體搖晃的時候,奶就更容易被吐出了。

  正確的拍嗝方式

  拍嗝是有效防止寶寶吐奶的方法之一,下面為大家介紹三種正確的拍嗝方式。

  1、直立式

  將寶寶直立抱於家長肩膀,用手掌輕拍寶寶上背,促使寶寶打嗝。家長可以在自己肩膀上放上小手絹,以防止寶寶吐奶將衣服弄髒。在拍嗝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不要堵住寶寶的口鼻,造成寶寶呼吸困難。如果拍了幾次,寶寶仍沒有打嗝,家長可以先撫摸寶寶再進行拍嗝,或者換另一個肩膀再進行嘗試。

  2、端坐式

  端坐式是指家長保持坐姿,讓寶寶面朝自己坐在家長大腿上,家長一手託寶寶的頭部,另一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家長可以為寶寶提前準備好毛巾,防止吐奶弄髒衣物。如果拍幾次沒有成功吐奶,也可以先進行撫摸再嘗試輕拍。

  3、側趴式

  側趴式是指家長保持坐姿並且雙腿併攏,讓寶寶側趴於家長腿上,並保持寶寶頭部略朝下。家長一手扶住寶寶下半身,另一手輕拍寶寶上背。這種姿勢更適合於小寶寶,在進行中家長應注意將寶寶固定好,防止滑落。

  除了拍嗝,家長還應為寶寶選擇適合他的奶嘴。如果奶嘴孔太小,寶寶就會因為用力吸奶,導致空氣連同奶水一起吸入身體;如果奶嘴孔太大,寶寶就容易嗆到造成咳嗽。家長還要注意寶寶喝奶的時候不要過於急切,速度過快也容易導致吐奶。在餵奶後儘量讓寶寶豎立20—30分鐘,在此期間不要讓寶寶做劇烈的運動。在寶寶3—4個月後,就可以熟練的進行吮吸了,並且賁門的功能也逐漸成熟,吐奶的次數就會明顯減少了.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