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畫展上的領導講話稿
畫展是畫家展示自己作品和推廣自己的作品的一種形式和概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昆明雅昌圖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夥伴,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許多家庭或個人對名畫都有欣賞和珍藏的迫切需求。美術作品的需求量非常龐大。而我們美術作品的創作,尤其是一副優秀作品的誕生,我們都知道,是嘔心瀝血的持久戰。我們純粹手工作坊式的創作方式,畫家朋友們畫得很辛苦,還是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正是基於此,我們雅昌才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引進全世界最先進的數碼裝置,經過我們百日奮戰和精心研究、打磨,現在我們的模擬技術已基本上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相信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
我們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在名畫的創作生產與市場龐大的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合點,構建一座橋樑,給各位畫家朋友,給廣告市民,也給整個藝術的繁榮,奉獻我們的專業技術、智慧和激情。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今天的模擬畫展,只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有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點。
下面就請大家欣賞我們雅昌高科技數碼技術給藝術帶來的巨大魅力!
謝謝大家!
篇2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衛理先生的畫展。作為早已熟悉的老朋友一轉眼已十多年了。參加他的畫展和主持他的畫展也有幾次,但我每次看到衛理的畫作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感覺都是新的。這種感覺說明了衛理的藝術帶有“生命的表徵,生命的體溫,生命的激情”,這說明了衛理的藝術之樹是常青的。
當我們進入衛理的藝術世界,在他潑墨淋漓,色彩斑斕的作品面前,似乎感受到陽光、雨露、風聲、水聲、鳥叫聲,似乎感受到他以雲南的印象為題材的花鳥作品,有大自然撲鼻花香的氣味,這就是名畫家衛理先生書畫展示出來的神妙之處和過人之處。
這裡我想與大家一道分享對衛理書畫的認識。在解讀衛理的作品時,應注意如下的特點:衛理的畫,借物象而寄情抒懷,撲面而來的視覺感受是“強烈的色彩,誘惑的水墨,優雅的山川、青翠的草木”。頗有生活的情態、意態,頗具生活情趣的同時又富有意味深長的哲理,“書畫合和、禪像一味”的特點。既有傳統元素的具象線條,又有當代半抽象的意象圖式,畫面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雲南可感受可觸控的景觀,更是高於自然帶有畫家夢幻般的雲南印象與國畫風神,作品“技法的難度、思想的深度,哲學的高度”,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那是因為衛理在研究過程中用了大量中國畫的藝術觀念以及幾千年傳統積澱的民族審美心理,既高雅內涵又喜聞樂見。衛理同時用了西方色彩,東方印象合而為一去打造他夢中最美麗的雲南印象,這個過程足足用了八年的採風,其執著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用生命的光陰塑造出了自己筆墨的獨特形象和個性風格。那就是“深入淺出,削繁就簡,多元一統,禪象一味,化醇萬物”,達到意境深邃,格調高雅。讓我們真切地看到了東西方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以及極度出彩的藝術表現力、影響力、感染力、創造力。
已過不惑之年的衛理知道“仁者無疆”,為了抒寫,為了探索,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志存高遠,畫畫到巔峰就是畫修養。故他經常在大江南北採風以外,還先後前往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地訪師覓友,虛心求學,朋友遍天下。我所知道的他的交往過的就有世界級的繪畫大師朱德群,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著名的畫家吳作人、周韶華、袁曉岑、陳大利等。高起點的畫家群體,高起點的學術氛圍,註定了衛理對中國文化有更高的視野,有更高的學術追求,這將帶給衛理的是海納百川、技藝的突飛猛進。奠定了衛理藝術創作的大氣象,我們可以在衛理的藝術創作過程中體會到:蒼茫大氣、圖騰古樸、巨集觀微觀,以神奇的“筆、墨、彩”,獨特的國墨語言,給我們帶來了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追求中國書畫藝術巔峰的想象之光。
衛理這次的廣東國彩藝術館的展覽,將帶給廣東美術界以及美術愛好者一次全新視覺的文化盛宴和藝術享受,將給廣東美術的大繁榮大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大美無言,眼見為實。最後我祝衛理先生的畫展取得圓滿的成功。我的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篇3
尊敬的徐恩虎市長,市人大李金明院長,市公安局局顧處長,市政協趙成道主席,泰山原政協張慶鎮主席,濟寧醫學院高校長,各位市長和各位來賓:
今天在柴明濤院長及劉濤先生的盛情邀請下一級有效緊張的籌備工作中,我的個人畫展在泰安,在這裡舉行了。
泰安是個人傑地靈的文化深厚的魅力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我與這個城市有緣。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曾在這裡學習兩年,這裡有我的師長、同學、朋友。 1988 年,我的第一個個人畫馬展就是在泰安的工人文化宮舉辦的,之後,我遠赴歐洲學習工作六年之久,在德國、法國、荷蘭等地舉辦了 11 個畫展。而從 97 年回國之後的十四年間,我的第一個個人畫展又是在這裡舉辦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大家都知道我擅長畫馬,從 8 、 9 歲開始學習繪畫,就是從畫馬入手的,但是真正開始對馬進行較為細緻的研究,卻是從泰安開始的。當時泰安農學院有一個動物解剖室,有時會進行動物解剖,同時還有一架馬的骨骼,每當解剖的時候,我就會跑去寫生,瞭解馬的骨骼結構這使我從本質上對馬有了新的認識,是我畫馬過程中的一次小的超越。故此,我說我與泰安有緣分。
這些年來,我的畫馬上經歷了漫長的探索的過程,徐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靜文女士曾對我說 ::“徐悲鴻先生曾說畫馬在當今畫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是一個很難的課題,需要有人來研究和發展”。因為鞍馬在中國傳統領域中視一個重要科目,但鞍馬科中真正的寫意或大寫意技法,應該說是悲鴻先生開創的,他建樹了一代畫風。之後,劉勃舒、尹瘦石先生等前輩畫馬名家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向前發展的。
我的畫馬傳統上也是從徐悲鴻等人開始的,經歷了從模仿到寫生,然後又探索尋找自己的筆墨語言的過程。在歐洲期間我開始嘗試從西方繪畫中汲取營養,將西畫的光影、色彩、構圖等藝術手法、效果借鑑運用到我的畫馬之中,借西潤中,以豐富以往較為單一的繪畫模式。到山大的教學崗位上之後,教學之餘,我又將體育賽馬、馬術俱樂部的騎手等現代題材納入了我的創作。四年前經公安廳領導的引薦,我到大連女子騎警隊採風寫生,騎警也成為我的創作表現物件。總之,這些年來我的鞍馬創作實踐中不斷的在筆墨、意境、題材及形式上進行探索和追求。希望將鞍馬這一傳統題材的內涵,與時俱進的賦予更加豐富。在當代藝術的表現中不斷的充實、豐富和發揚光大。另外,我的研究生的部分作品也參加了本次展覽,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評和指證。
我認為今天這是一個彙報展,是向泰安的師長、領導、朋友、通道們的一個階段性彙報,同時也是我學習的一次機會,希望各位來賓對我的畫提出寶貴的意見,以利於我不斷的總結和進步。
最後,我首先要感謝今天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光臨畫展的泰安的各位領導、師長、同道和朋友們,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們,感謝特意從濟南趕來的各位領導和朋友們,也感謝山大藝術學院的領導孫書記的到來及支援。最後,我還要感謝邀請併為本次畫展付出辛勤勞動的柴明濤院長和劉濤先生,及名人酒店的各位工作人員對本次畫展付出的辛勤勞動及大力支援。謝謝各位。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