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上司溝通

  與上司交流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能表明自己的立場,下面小編整理了跟上司溝通的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與上司溝通技巧

  技巧1:要主動報告

  說上司不重用我們時,要捫心自問一下,你會主動地報告你的工作進度嗎?這一點很重要。舉個例子,孫小姐是某總經理的手下,昨天總經理一下飛機,她在車裡面就不停地跟他報告,從來了多少人,什麼人蔘加,到會場怎麼樣,佈置怎麼樣,銀幕怎麼樣,這叫做主動報告她的工作進度。如果等總經理來問,她的能力就要打一個很大的折扣。所以第一個要養成的好習慣,就是對工作進度要主動報告,以便讓上司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你做到什麼程度,一旦有了偏差還來得及糾正。

  技巧2:對上司的詢問有問必答而且清楚

  對上司的詢問吞吞吐吐,有答沒答的,這樣的下屬非把上司氣死不可。

  蔑視事實,把它稱之為無稽之談也是一種愚蠢的驕傲,這是自命不凡的人常有的弊病。——蒙田

  人們不喜歡改變自己的決定,他們不可能在強迫和威脅下同意別人的觀點,但他們願意接受態度和藹而又友善的開導。——卡耐基

  技巧3:充實自己,努力學習

  一個人只有與領導站在同樣的位置,才知道領導在想什麼,所以要想了解上司的言語,充實自己,努力學習,變得十分重要。這不只是說他講廣東話你聽不懂,我講上海話他聽不懂,應該是說,上司站在五十層樓,我們站在三十層樓,眼界怎麼會一樣呢?上司每個月讀四本書,我們每個月連兩篇文章都沒有看完,你怎麼跟得上他呢?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上司想到什麼我們也能想到,上司看到什麼我們也能看到,那麼他與你溝通就容易多了,一講就懂了,一講就明白了,這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溝通的最高境界。

  技巧4:接受批評,不犯三次過錯

  子曰:“顏淵不二過。”顏回從來不犯兩次過錯。我們沒有辦法像顏回這麼偉大,但我們可以告誡下屬:“一個人第一次犯錯是不知道,第二次犯錯是不小心,第三次犯錯就是故意的了。”所以不要犯三次過錯,我們給你兩次機會,第三次我們就要開刀了。

  有一次希爾頓去日本東京,在飛機上遇到了一位女記者。這位女記者問希爾頓:“希爾頓先生,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您的經營技巧是什麼?我和所有人都想知道。”

  希爾頓聽後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他對女記者說:“你到了東京之後,住進我的旅館,臨走時把你不滿意的地方告訴我,當你下次來住時,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也許就是我的技巧吧!”

  技巧5:不忙的時候主動幫助他人

  旁邊的人做得不太好,或你不是太忙的時候,應伸出手幫上一把。你這樣做,上司就會認為你“可愛”,會替他照顧他忙不過來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是獨善其身,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別人的事情可不管。

  其實一個人在不忙的時候,應該主動地去幫助別人,這種好習慣大公司都有。你什麼時候看到過,麥當勞的櫃檯前有三四隊客人在那兒排隊,且有一隊很長另外幾隊都很短?絕對沒有。因為麥當勞有規定,不忙的時候一定要支援別的人。如果自己一忙完就主動幫人家的忙,上司一定會喜歡你的。

  與上司溝通中易觸碰的誤區

  誤區一:溝通的形式大於內容

  小靈與阿麥條件相近,性格不同,小靈比較注重自我修煉,不大關注外界看法,阿麥則是見誰都打得火熱,人稱溝通專家。上司喜歡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阿麥!對,他是比較受歡迎,因為他相當注重別人的看法,對誰都想留下好人緣,對自己的上司,更是務必使他舒服熨貼,對比起來,小靈這種直言無忌,我行我素的人,就率先遭到淘汰。

  那麼過得半年,阿麥升職了嗎?沒有!他被同一個老闆開除,理由是工資不是付給一個對誰都唯唯諾諾的人,他或許適合去服務行業發展吧。

  貼士:

  上司是與你有根本利益關係的人,所以你在溝通的時候必須多做權衡。事實上,過猶不及的拍馬屁和圖口舌之快的個人主義者,老闆都不喜歡,聰明的管理者最看重溝通的是:效果!

  他很喜歡你誇他是運動高手,但是更希望聽你把附近的幾個健身場館的情況彙報得再清楚全面一點,這,感覺並不起決定作用。

  你與上司溝通的目的,是為解決問題,而不是取悅你自己,或者他,所以,永遠不要讓你溝通的形式大於內容。

  誤區二:對老闆進言

  阿MAY到崗一年,耳朵裡已經灌滿了老闆的閒話,她上司是高階總監,下轄數十個部門,雷厲風行的作風很容易招來眾人的非議,阿MAY很想把這些情況反映給老闆,也勸她在管理方式上稍微柔和一點,又怕身為行政助理不夠分量,被她誤會成愛傳閒話的小人。那麼她該不該說呢?

  該說!是的,身為下屬,完全有必要也有責任給自己的上司提出針對性的意見,這其實也是領導所期望的,有見識的人才有發展前途,太安於現狀,或者因為害怕不敢說的,往往是碌碌庸才。

  於是阿MAY預約了一個下午工作的空擋,跟上司談了自己的看法,一邊喝咖啡一邊閱讀報告的上司先是心不在焉,接著就皺起了眉頭……最後說:好了,你可以出去了,我也給你個忠告:辦公室不是散佈流言蜚語的地方。

  貼士:

  對老闆進言需要很大的勇氣,更需要恰到好處的技巧。已經知道她的脾氣是硬朗型的了,就不適合公事公辦地跟她說某事您做得不對,某人背後對您不滿。事實上你提出一個下午茶邀請,會更能放鬆她的精神,方便進諫。忠言總是逆耳,要選擇好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才能提高溝通成功的可能性。

  誤區三:辦公室裡的站隊

  在這個等級森嚴,薪水奢侈的跨國投資銀行裡,人人都知道伊莎貝兒是部門經理TONY的嫡系。兩人出自同一名校,TONY是她的大師兄,伊莎貝兒很感激他對她的照顧,兩年內公司內部晉級伊莎貝兒都幸運升級,因為他的信任,她也看到他喜歡弄權,安排好幾個陷阱給副部門經理的手段。內亂導致效率低下,團隊裡出事,自然是經理首先遭殃。但總經理單獨召見伊莎貝兒,要問問她的看法和意見。

  總經理說:我知道TONY是你的師兄,因此我更希望你客觀公平地陳述事實。

  伊莎貝兒沒有猶豫,老老實實把TONY的把戲和盤托出,另外補一句:這些事情本來就與我的原則不和,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跟您溝通。

  三個月後,伊莎貝兒被調到後勤部門去管雜務,TONY辦理完辭職手續後特地去看她,冷笑一聲:你莫非以為出賣我就能升官發財?走著瞧吧。

  貼士:

  老闆一方面覺得你說出了事實,一方面會覺得:你不是他的心腹嗎?平日他很照顧你,一力提拔你,這時候居然落井下石,這人的品質麼……

  遇見類似情況,一種選擇是:態度模稜兩可,躲開是非,前提是自己絕對沒有參與他的弄權手段,只是聽說,那就不足以作為證據提供;一種選擇是,跟老闆先說清楚:從公司的立場出發,我覺得某人某事有些問題,從私人角度來看,這些話是我不願意說的。並且僅僅就事論事,不針對個人發表任何情緒性評價、總結。

  最後,在辦公室成為某人嫡系不是一個明智表現,哪怕該人在老闆那裡再怎麼炙手可熱。

  誤區四: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coco那一組是有名的雷電先鋒,什麼搞不掂的任務派到她那裡老闆總是最放心:coco啊,全靠你了。事實上,人員不齊,裝置沒有到位,資金預算壓到很低很低,動輒還有新的任務壓上身來,coco看著老闆期待的眼神,欲言又止。所有的事情惟有自己一力解決,還要顧著安撫下屬的不滿情緒:為什麼隔壁部門那樣清閒,為什麼我們成天累得要死還沒獎勵?……

  結局是coco在老闆面前痛哭一場:我再也做不下去了,過去這一年我快忍到生癌。

  老闆意外地看著失態的她:“coco,我一直對你報有很大期望,認為你很職業,你有很大潛力”……從此老闆心裡,會認為她的抗壓能力過於脆弱,並且她不適合擔起更大重任。

  貼士:

  一般來講,老闆都很喜歡積極向自己做彙報的員工,更看重那種不訴苦能承受工作壓力的員工,這就造成兩種情況:活潑機靈,知道訴苦的職員,老闆會更容易知道他實力有限,從而給出相對靈活的工作安排,而後一種員工,老闆會認為你是能者多勞,把更多不容易解決的事情派給你。

  及時、準確、有效的溝通非常必要,把自己面臨的困難和需要老闆協助解決的問題一一列出,這絕對不是表示你能力不夠,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否則,個人的能力固然被髮揮到極限,情緒和體力上的壓力也大到極點,一旦被觸發,將會造成可怕崩潰——這,絕對不是長久、持續性的職業之道。

  而一個人坐在獨立辦公室裡的老闆,其實也非常想了解你的工作進度,尤其當他把一件重要工作或Team交給你帶時,因為他需要由此來確定巨集觀大局的進度。當然,確定你的彙報是準確、有效的,絕對避免羅嗦,情緒化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