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學習興趣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做家長的可能都會苦惱,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呢,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會不如人意,所以,提高興趣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幾種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幾種方法

  1.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讓孩子愛學習,那麼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先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孩子以後做一切事情的基礎,試想如果孩子以後對學習也充滿了好奇心的話,那麼在今後,不用父母老師的督促,自己就會不斷的在學習的海洋裡進行探索和挖掘。為了不讓孩子的好奇心被破壞,家長們對於孩子小時候的一些在大人眼裡難以理解的探索行為等就要給予鼓勵,不要輕易打斷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探索。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讓他去學吧,別一定要讓他學什麼。從興趣出發,從好奇心出發,才能讓他好好地學習。

  2.給孩子一個愉快舒心的學習環境。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如果家長再繼續一個勁的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天到晚督促孩子學習,那麼只會讓孩子感覺越來越厭煩之外,嚴重的甚至漸漸出現厭學、逃學的現象。因此,要想孩子真正愛上學習,家長們首先要給孩子製造一個愉快舒心的學習環境。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如果家長把一些學習中的題目轉換成智力遊戲等來讓孩子解決的話,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投入其中。而在孩子正確回答出問題後,家長們也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獎勵,這樣孩子才能更加有動力學習。

  3.肯定你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表揚和認可。對於孩子來說,每天最希望的事情莫過於獲得爸爸媽媽們的表揚和認可,並以此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因此,每當孩子回家跟自己講起今天一天在學校的表現的時候,家長們對於孩子表現的好的部分應該給予最大的誇獎和表揚,讓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從而讓孩子產生一種好好學習就能得到表揚的心理暗示,變得越來越愛學習。此外,為了讓孩子的表現欲能夠得到更大的滿足,家長們在一些家庭聚會或者朋友聚餐上,也可以讓孩子當場給大家朗誦一段拿手的詩歌或者講一個故事等。

  4.採用正確的懷柔政策。而如果孩子出現不愛寫作業、不愛上學的情況的話,家長們也不能只採取恐嚇的方式,威脅孩子如果今天不寫好好作業,明天就讓老師打你等。因為如果家長長期以老師學校來鎮壓孩子的話,那麼日積月累,無論是對於學校,還是對於老師,孩子都會產生一種恐懼牴觸心理。長此以往,孩子對於學校以及老師的厭惡感會越來越嚴重,變得打心眼裡不愛學習。因此,如果想要孩子愛學習,家長們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哄騙等方式來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此外,如果家長們能夠將學習轉變為孩子的一種興趣的話,那麼以後孩子不用父母督促,自己就會愛上學習了。

  孩子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

  一、重視學習結果,忽略學習過程

  不少家長把有意義的事情和有意思的事情完全對立起來,認為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上好的大學,找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過好的生活,所以,為了實現長遠的目標,努力搞好學習是就意義重大的正經事;相反,體育、娛樂、玩耍、遊戲、業餘愛好等等則是毫無意義、浪費時間的閒雜事,竭力予以嚴格控制。心理學認為,行為的目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行為能夠獲得的回報,可以是物質的,如工資、報酬、獎金等,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獎勵或者表揚等;可以是近期的,比如,下次考試的排名,也可以是遠期的,比如,考上什麼大學等等,這些回報都是外界給予的,因此叫做行為的外目的;另一種是不用通過外界給予,而是在行為過程中就能感受到的內在體驗,比如,緊張感、刺激感、快樂感、放鬆感、疲勞感等等,叫做行為的內目的。心理學研究證明,這兩種目的可以相互影響:外目的太強,就會抑制內目的,比如:去公園遊玩,孩子跑丟了,家長急著找孩子,再好看的花草,也不可能引起他的興趣;相反,內目的太強,也會影響外目的,觀棋爛柯無疑是最精彩的寫照。家長老師過分強調學習的外目的,會抑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應有的好奇探索、分析思考、苦思冥想、嘗試創新、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種種體驗,最終使學習過程索然無味,成了一件苦差事,那麼,自己的孩子能否耐受這種苦差事呢,這就要看家長的品德教育做得怎麼樣了。

  二、重視知識教育,忽略品德教育

  現在,流行有一種很時髦的說法,說是社會競爭激烈,“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乎,諸位家長寧可自己省吃儉用,為了孩子教育投資那可是毫不含糊,甚至是不惜血本。為了讓孩子能夠處於領先地位,幼兒園要雙語的,小學要私立、貴族的,初中必須是重點實驗小小班,高中要國內省內最好的,大學要國家重點名牌的。家長這樣執著地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任何家務活不讓做,很容易使孩子手腳笨拙,性情懶惰,自私自利,內心冷漠,不關心父母,不尊重他人,學習差的孩子他會看不上眼,學習好的孩子他又會嫉妒人家,心胸狹隘,不會團結合作,沒有知心朋友,心理脆弱,虛榮心強,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沒有克服困難的耐心和毅力,在遇到挫折時不能取得家人、同學和老師的有效支援,很容易出現心理創傷,導致心理紊亂。因此前來諮詢的孩子,往往是以前成績很好,在年級名列前茅,突然間說不上就不上了,而且大多不願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甚至對父母進行人身攻擊,這就是忽視品德教育種下的禍根,需要徹底補上這一課。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要重視“學習”的過程,所謂“學習”,不僅僅是指學校的課本,作業,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大人要有一顆孩子般好奇、探索的童心,陪伴孩子重新回到天真無邪、勇於探索、大膽嘗試、不怕犯錯的童年時代,家長一定要牢記“犯錯是孩子的特權”,對孩子的錯誤要理解為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失誤,不能批評指責,而是要啟發、引導孩子努力思考,找到更加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在玩耍、遊戲、娛樂和家務勞動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成就感,價值感,道德感,使孩子逐步學會關心父母,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善於協作,鍛煉出勝不驕敗不餒,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質,說到底,就是通過讓孩子感到有意思的活動,逐步達到有意義的目的。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第一、成功強化。

  成功可起到正強化作用,經常給學生呈現愉快的刺激,有助於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防止習得性失助感與失尊感的產生。

  1、創設成功機會,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表現的機會,以揚其所長,抑其所短,對於那些學習成績不佳而厭學的學生更應如此。

  2、降低學習目標,低起點、慢步子、分層次是使不同型別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途經。低目標,學生易達到,就能察覺到自身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幫助學生確立自我參照標準,促使學生從自身變化中認同自己的成功。

  4、及時獎勵,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獎勵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個體積極反應發生的概率。對於學習者來說,成功便是最好的獎勵;而對於教育者來說,學習者的成功是結果,本身不是評價,如果視之不見,漠不關心,那麼很可能會熄滅學習者的學習熱情,故仍需要獎勵,當然要以精神鼓勵為主,如此,能使學生心理獲得積極的滿足感與自豪感。

  第二、引起注意。

  對於興趣轉移的學生,要將他們的興趣再轉移到學習上來,必須著力強化學生對學習的有意注意。

  轉變觀念,淡化“苦味”。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這種觀點當然不錯。於是許多老師抱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條不放,一方面強化苦觀,常念苦經,大講特講“頭懸樑,錐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導苦幹,用時間加汗水的方法來推進學習活動。於是過重的課業負擔令學生苦不堪言。這樣,他們對學習哪能產生興趣呢?以苦為樂,恐怕大部分學生做不到,表現的往往是以苦為恨。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倡導輕鬆愉快的學習,變苦學為樂學,如此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情感補償。

  情感教育的潤滑劑,也是化解厭學心理的良藥。古語有“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之說,講的是“愛屋及烏”的情感效應。學生熱愛老師,往往會將這種情感遷移到學習中來,似乎覺得不學好就對不住關心愛護自己的老師。而對於那些情感飢渴者,教師更應付出無私的愛,並且要想辦法建設班集體這一溫暖的家庭,讓他們生活在情感豐富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情感場具有巨大的磁力,會緊緊吸引住學生,使他們不至於尋找不正規的情感補償。

  第四,正確歸因。

  歸因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結果的原因作出解釋或推測的過程,是一種比較穩定的人格定量,她對後繼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正確的歸因,有助於推動後繼學習;錯誤的歸因,則往往會抑制後繼學習。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敗的原因歸之於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敗了是努力不夠。不能歸因於能力,否則,成功了可能助長驕傲情緒,失敗了必定產生頹廢心理,而後者極易導致厭學現象的發生。當學生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時,很容易灰心喪氣,泯滅信心,失去繼續學習的勇氣。除作努力歸因外,還可作現實歸因、興趣歸因、策略歸因等,對後繼學習均能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