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分段

  《師恩難忘》是劉紹棠創作的記敘文,文章主題是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這篇課文的具體段落結構如下:

  第一段***1—2節***:“我”到鄰近的鄉村小學去讀書,以及介紹了學校的概況。

  第二段***3—7節***: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一首小詩編了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後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第三段***8—9節***:“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並終生難忘。

  師恩難忘課文原文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滿6週歲,便到鄰近的鄉村小學去讀書。

  這個小學設在廟內,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當時學生少,四個年級才一個班。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教書了。他口才、文筆都很好。

  開學頭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描紅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師給一年級上課了。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裡地。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孃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進一座亭子裡去歇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唸叨著:“……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歡,想折下一枝來。媽媽攔住了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看不到花兒了。”後來,這兒的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語。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裡學習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有一年我回家鄉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柺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本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課和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師生”單元第1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