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殺電腦病毒的錯誤認識
網路生活中,計算機病毒給我們帶來了具大的威脅,如何防範病毒是我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其實電腦病毒的防範並不是簡單的幾個字,在認識上我們有些人就存在很大的錯誤,下面我們就一起和小編看看我們面對計算機病毒時的一些錯誤認識。
1、對染毒軟盤DIR操作會導致硬碟被感染***錯***
如果計算機的記憶體沒有病毒,那麼只有在執行了帶有病毒的程式***檔案***後,才會感染計算機而DIR命令是DOS的內部命令,不需要執行任何外部的程式***檔案***,因此對染毒軟盤進行DIR操作不會感染病毒。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計算機記憶體已有病毒***或者說計算機已染毒***,如果對沒有染毒的軟盤進行DIR操作, 就可能感染軟盤。說可能會感染是因為有些病毒不會通過DIR操作傳播。
2、將檔案改為只讀方式可免受病黴的感染***錯***
某些人認為通過DOS的外部命令ATTRIB,將檔案設定為只讀會十分有效地抵禦病毒。 其實修改一個檔案的屬性只需要呼叫幾個DOS中斷就可以了,因此說ATTRIB命令對於阻止病毒的感染及傳播幾乎無能為力。
3、病毒能感染防寫的磁碟***錯***
由於病毒可感染只讀檔案,不少人由此認為病毒也能修改在防寫磁碟上的檔案。事實上,磁碟驅動器可以判斷磁碟是否防寫,是否應該對其進行寫操作,這一切都是由硬體來控制的,您可以物理地解除PC的防寫感測器,卻不能用軟體來做這件事。
如果您的軟碟機是正常的,而軟盤的防寫一次也沒有取下來,絕對不會感染病毒。但是如果您取下來了,並且用帶毒的機器DIR過,則完全有可能感染病毒。注意這個DIR是從機器向軟盤感染病毒,而不是把病毒從軟盤傳染到機器。
防寫和檔案只讀方式不同,設定檔案只讀方式是通過計算機,所以病毒能插上一手,可是防寫非要人手參與不可,病毒可沒辦法把防寫弄掉。計算機不能對防寫磁碟進行改寫,這是任何操作都無法改變的***除非您把驅動器弄壞***。
4、反病毒軟體能夠殺除所有已知病毒***錯***
病毒感染方式很多,有些病毒會強行覆蓋執行程式的某一部分,將自身程式碼嵌入其中,以達到不改變被感染檔案長度的目的,被這樣的病毒覆蓋掉的程式碼無法復原,因此這種病毒是無法安全殺除的。 病毒破壞了檔案的某些內容, 在殺除這種病毒後是不能恢復檔案的原貌的。
5、使用防毒軟體可以免受病毒的侵擾***錯***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防毒軟體,都只能在病毒氾濫之後才“一展身手”。但在防毒之前病毒已經造成了工作的延誤、資料的破壞或其他更為嚴重的後果。所以,應該選擇一套完善的反毒系統,它不僅應包括常見的查、殺病毒功能,還應該同時包括有實時防毒功能,能實時地監測、跟蹤對檔案的各種操作,一旦發現病毒,立即報警,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6、磁碟檔案損壞多為病毒所為***錯***
檔案的損壞有多種原因,電源電壓波動、掉電、磁化、磁碟質量低劣、硬體錯誤、其他軟體中的錯誤、灰塵、菸灰、茶水,甚至一個噴嚏都可能導致資料丟失。以上所舉對檔案造成的損壞,會比病毒造成的損失更常見,更嚴重。
7、如果做備份的時候,備份了病黴,那麼這些備份是無用的***錯***
有兩種情況:①軟盤備份:備份中含有引導型病毒。這種情況下,只要不用這張軟盤試圖啟動您的計算機,它將和無毒備份一樣安全。②磁帶備份:備份中的資料檔案中不會有病毒,如果其中的可執行檔案中含有病毒,那麼執行檔案就白備份了,但是備份中的資料檔案還是可用的。
8、反病毒軟體可以隨時隨地防範任何病黴***錯***
很顯然,這種反病毒軟體是不存在的。新病毒不斷出現,要求反病毒軟體必須快速升級。對抗病毒,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安全策略和一個完善的反病毒系統,用備份作為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線,將反病毒軟體作為第二道防線。 同時,軟體的及時升級是加固第二道防線的唯一方法。使用反病毒軟體是為了輔助防毒,它不可能是刀槍不入的保縹。
計算機使用者常被告知,“為了防範病毒的侵害,不要使用來歷不明的軟體”。這話不錯,所謂“來歷不明的軟體”確實是計算機病毒傳播主要途徑之一。那麼使用有“來歷”的軟體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呢?非也!實際上計算機報刊媒體已經多次報導過“正版軟體”。“商品軟體”帶病毒問題。使用商品軟體也不可掉以輕心,甚至新購買的計算機包括原裝計算機在使用前都須進行病毒檢測。如確實由於原版軟體帶有病毒而造成重大的損失,應尋求法律保護。
不用軟盤,不會感染病毒,因而無需選擇防毒軟體
“不用軟盤,就不會感染病毒”是常在初級使用者中聽到的一種言論,它和“使用軟盤,就會感染病毒”是一對孿生姊妹,是兩種相同型別的錯誤論調。
病毒的傳染是通過帶病毒軟體進行的,但軟盤並不是“帶病毒軟體”的唯一載體。可以說,凡是可以得到程式***軟體***的地方,都可能“得到”病毒。也就是說,使用光碟、硬碟、磁帶,或者通過局域/廣域網路、Internet、BBS***電子公告板***使用或下載軟體,都潛在感染病毒的危險。尤其是近年來
Internet和BBS的廣泛使用,使得國內外病毒大面積、高速度的流行傳播成為可能。這些具有國際性的計算機資訊傳播媒體,是潛在的病毒毒源和導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