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教育宣傳是新聞宣傳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共同研究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工作會議。會議的任務是,傳達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我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和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經驗、做法,探討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和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受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齊濤同志的指示和委託,就全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講幾點意見。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地市教育局分管同志,也有高校的分管領導和同志,藉此機會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全省教育工作基本情況,以便大家在新聞宣傳工作中有所瞭解和把握。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大力實施科教興魯和人才強省戰略,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堅持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各類教育長足發展,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許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一是堅持教育全面推進,全省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目前,全省共有教育機構3.5萬處,教育人口達1855萬人,教育的普及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求學願望基本得到滿足。20xx年,全省城鄉全部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全省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一直穩定在99%以上。2009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標誌著高中段教育實現普及。20xx年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目前,全省在園幼兒242萬人,學前三年兒童入園率達到74.5%。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穩步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普通高校達到138所,其中本科院校62所,高職***專科***院校76所,全省普通本專科在校生達到164.6萬人,研究生在校生6.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9.8%。

  二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教育規劃綱要全面推進。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制定了《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學習型社會,實現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人力資源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的跨越,為全省教育改革發展繪就了巨集偉藍圖。與教育規劃綱要相配套,省教育廳聯合有關部門於20xx年初制定了今後五年重點實施的《學前教育普及計劃》、《素質教育推進計劃》、《高等教育內涵提升計劃》、《學校德育與學風建設計劃》等8項行動計劃,名校建設工程、高等學校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單項工程全面啟動,研究出臺了30多個檔案,政策措施覆蓋各級各類教育,涉及教育改革、發展、保障等各方面,貫徹綱要的政策支援體系和工作體系基本形成。同時,積極推進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制定出臺了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20xx年起實施春夏兩次高考。教育投入持續增長,很多長期存在的教育難點問題得到解決。20xx年全部清算兌付了拖欠多年的農村義務教育債務,累計化債44.8億元。高校化債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省政府與49所省屬本科高校簽訂了化債協議,確保20xx年底我省公辦普通高校化解債務120億元,努力將高校債務降至合理水平。

  三是堅持教育科學協調發展,各類教育得到長足進步。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戰略主題,出臺了《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召開了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會議,堅持全省整體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規範管理、課程核心、評價引領、督導保障”的工作機制,素質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果,學生課業負擔明顯減輕。我省以農村和薄弱學校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工程,促進辦學條件的整體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效推進。20xx年省政府與教育部簽訂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出臺《關於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制定了各地完成均衡發展任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著力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和實訓條件。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立項建設學校43個,獲國家財政支援4億元。加強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全省共建立省級職教集團9個、市級職教集團22個。從2008年起,全省每年舉辦一次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安排1000萬元獎勵獲獎學校、學生和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山東代表團成績逐年提升,去年團體成績躍升為全國第四名。深入推進內涵發展,高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後,我省於2005年即作出了高等教育由外延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的工作部署。“十一五”時期招生規模總體保持相對穩定,招生增速度11% ,在校生增速為 15% ,呈現出比較科學的發展速度,高等教育結構層次進一步優化,高校基建規模得到有效調控,促進了學校發展重心由硬體建設向內涵建設轉變。在教育部第一輪本科教學評估中,山東省參評高校共32所,其中28所被評為優秀、3所被評為良好,優秀率達87.5%。有13所高職院校被列入國家示範性***骨幹***高職院校建設專案,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名校建設工程順利啟動,按照應用基礎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定位,遴選部分高校進行重點建設,打造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我省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一是教育投入力度還有待加大;二是教育均衡發展還有待強化;三是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四是教育質量還有待提高。包括素質教育推進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亟待破解,現行的招生考試、評價考核制度改革亟需深化。職業教育辦學條件薄弱體系不夠完善。高校辦學特色不夠鮮明,專業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實踐教學有待加強。

  今後五年我省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加快普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7%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7%。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230萬人,普通本專科生在校生176萬人,研究生1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以上。開展名校工程建設,遴選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院校3至5所、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院校10至15所、技能型人才培養省級示範高職高專院校20所。

  下面就全省教育系統新聞宣傳工作講幾點具體意見。

  一、認清形勢,不斷增強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新聞宣傳工作是新聞宣傳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手抓教育工作,一手抓教育新聞宣傳,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尤其要認清當前新形勢對教育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新挑戰,樹立強烈的新聞宣傳意識,自覺擔負起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使命。

  第一,充分認識當前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處在改革攻堅、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期,全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工作的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的趨勢快速發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教育輿論的任務更加繁重;教育改革步入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頻發的“深水區”,教育公平問題成為最大民生問題之一備受社會關注。就我省而言,“有學上”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成為新的矛盾;數量和規模的問題基本解決,質量和結構的問題成為新的矛盾。可以說,關注度高,爭議性大,成為現階段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客觀解讀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凝聚人心,營造良好氛圍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

  第二,充分認識媒體變化的新格局新特點。隨著以網路、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過去那種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經被打破。20xx年12月《第29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5.13億,手機網民3.56億,微博使用者2.5億,微博已經超越網路論壇成為中國第二大輿情源頭。應該說我們目前是處於一個多元媒體和自媒體時代。新媒體的興起,使得輿論傳播方式多樣化,輿論傳播渠道多元化,輿論傳播速度快捷化。網路爆料、網路炒作以及手機、微博等自媒體的廣泛使用和快速傳遞,對人群密度較大的校園和難點、焦點、熱點高發區的教育領域都提出了新挑戰。客觀地講,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深刻影響了社會輿論的形成機制和傳播途徑,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如何理解,如何應對,?宣傳什麼、怎麼宣傳?都大有學問。對此,我們要有清醒認識,以全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理性對待,快速反應。應該說,研判網路輿情,引導網路媒體,及時迴應網民關切,已經成為新形勢下教育新聞宣傳的一項新的重要工作。

  第三,充分認識新聞宣傳也是“生產力”。這個問題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正面宣傳,提神鼓勁,打造品牌;二是引導輿論,化解矛盾,營造良好氛圍。我們都知道,山東教育每一項重大成就的取得,每一項重要改革舉措的出臺,每一個典型經驗和教育品牌的推出都離不開新聞宣傳工作鳴鑼開道,搖旗吶喊。當前我省教育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關鍵期,教育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勾畫了山東教育發展的戰略藍圖,要把這戰略構想變成美好現實,把各項規劃變成實際行動,需要強有力的教育新聞宣傳工作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援。我們需要依託新聞宣傳工作,來凝心聚力,形成改革共識;需要依託新聞宣傳工作,來發掘典型,引領改革前行,以此加快形成山東教育的特色與優勢,進一步提高山東教育在全國的地位與影響。就一所高校而言尤其是一所高職院校,在高考生源不足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何招到好學生和招滿學生,很多程度上在於你這所學校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總體情況分析看,招生比較理想的學校大多是那些注重宣傳、知名度較高的學校,而那些默默無聞的學校,招生大多不理想。加強新聞宣傳,打造學校品牌,成為高校必須要重視並且要下大氣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另一方面,面對當前教育面臨的複雜局面,我們要充分發揮新聞宣傳在瞭解社情民意、理順群眾情緒、協調社會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主動引導輿論,消除負面影響,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二、創新工作方式,不斷提高教育新聞宣傳工作水平。

  第一,圍繞教育工作大局,大力開展主題教育宣傳活動。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首要任務。今年黨的將勝利召開,今年還是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落實攻堅克難、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因此,今年教育新聞宣傳工作任務艱鉅,任務重大。首先要把全省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的宣傳作為中心工作,抓緊抓好,抓出實效,各市各高校務必精心設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組織落實。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將在召開前夕,組織省內外主流媒體,在全省開展“教育強省齊魯行”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報道各市各高校教育工作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更加廣泛地關注教育發展,更加有力地支援教育改革。同時,今年新聞宣傳工作還要圍繞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及“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開展系列宣傳活動,主要包括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校領域名校建設工程、我省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專案等等,各市各高校要把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而採取的新舉措、取得的新成效,作為一項宣傳重點,進一步增強主動宣傳意識,精心籌劃,適時組織相關採訪活動,展示本地本校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形象。

  第二,迴應社會關切,努力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在教育改革發展面臨複雜形勢和網路媒體迅猛發展的當下,教育新聞宣傳工作要及時調整工作目標和工作方式,將部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轉向積極迴應社會關切等方面上來。要敢於直面熱點、難點、焦點,要善於迴應社會和網民關切,尤其是對於教育或校園突發事件,要充分認識負面資訊傳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應,在重大問題上不缺位,在關鍵時刻不失語,搶佔輿論制高點,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時間釋出資訊、第一時間迴應關切、第一時間闡釋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講明白,把相關背景講清楚,把現實困難講透徹,最大限度避免將突發事件演化成媒體事件。各市各高校對此項工作要從穩定教育發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審視,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社會關注面廣、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諸如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收費、擇校、教育公平公正、陽光高考、師德師風、校園突發事件等等,解釋清楚,迴應及時到位。

  第三,樹典型,出精品,不斷擴大山東教育的影響力。樹典型,出精品,是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著力點。要圍繞教育規劃綱要貫徹落實,以典型報道為抓手,挖掘推出一批重大工作典型,通過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使全省教育系統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加快我省教育改革發展步伐。要著力宣傳教育第一線和各個工作領域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有影響的教書育人楷模,使他們的先進事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來自於基層,來自於學校,關鍵在於挖掘和提升,樹典型既是新聞媒體的工作責任,也是各市各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對提升本地本校形象起著巨大作用,因此,各市各高校要把典型的宣傳作為一項重點,組織工作團隊,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力爭推出一批在全省在全國有影響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各市各高校還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精心組織有重大影響的採訪報道,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學校特色的新聞宣傳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宣傳效果好、影響力大的教育宣傳品牌。

  樹典型,出精品,是一項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創新的艱鉅工作,需要我們建立一個教育新聞資源共享機制,上下聯動,合作共贏。去年底,省教育廳新聞中心舉辦的高校與新聞媒體聯誼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各市各高校要具有新聞敏感意識,具備策劃意識、高階意識和聯動意識,經常籌劃與組織重大采訪活動,經常與中央級媒體保持溝通聯絡,經常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媒體進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勢發力,共同做出精品,創出品牌。

  心,服務大局,是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首要任務。今年黨的將勝利召開,今年還是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落實攻堅克難、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因此,今年教育新聞宣傳工作任務艱鉅,任務重大。首先要把全省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的宣傳作為中心工作,抓緊抓好,抓出實效,各市各高校務必精心設計,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組織落實。省教育廳新聞中心將在召開前夕,組織省內外主流媒體,在全省開展“教育強省齊魯行”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報道各市各高校教育工作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更加廣泛地關注教育發展,更加有力地支援教育改革。同時,今年新聞宣傳工作還要圍繞深入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及“十二五”規劃重點工作開展系列宣傳活動,主要包括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校領域名校建設工程、我省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專案等等,各市各高校要把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而採取的新舉措、取得的新成效,作為一項宣傳重點,進一步增強主動宣傳意識,精心籌劃,適時組織相關採訪活動,展示本地本校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形象。

  第二,迴應社會關切,努力為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在教育改革發展面臨複雜形勢和網路媒體迅猛發展的當下,教育新聞宣傳工作要及時調整工作目標和工作方式,將部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轉向積極迴應社會關切等方面上來。要敢於直面熱點、難點、焦點,要善於迴應社會和網民關切,尤其是對於教育或校園突發事件,要充分認識負面資訊傳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應,在重大問題上不缺位,在關鍵時刻不失語,搶佔輿論制高點,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時間釋出資訊、第一時間迴應關切、第一時間闡釋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講明白,把相關背景講清楚,把現實困難講透徹,最大限度避免將突發事件演化成媒體事件。各市各高校對此項工作要從穩定教育發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審視,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社會關注面廣、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諸如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教育收費、擇校、教育公平公正、陽光高考、師德師風、校園突發事件等等,解釋清楚,迴應及時到位。

  第三,樹典型,出精品,不斷擴大山東教育的影響力。樹典型,出精品,是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著力點。要圍繞教育規劃綱要貫徹落實,以典型報道為抓手,挖掘推出一批重大工作典型,通過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使全省教育系統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加快我省教育改革發展步伐。要著力宣傳教育第一線和各個工作領域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有影響的教書育人楷模,使他們的先進事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來自於基層,來自於學校,關鍵在於挖掘和提升,樹典型既是新聞媒體的工作責任,也是各市各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對提升本地本校形象起著巨大作用,因此,各市各高校要把典型的宣傳作為一項重點,組織工作團隊,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力爭推出一批在全省在全國有影響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各市各高校還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精心組織有重大影響的採訪報道,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學校特色的新聞宣傳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宣傳效果好、影響力大的教育宣傳品牌。

  樹典型,出精品,是一項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創新的艱鉅工作,需要我們建立一個教育新聞資源共享機制,上下聯動,合作共贏。去年底,省教育廳新聞中心舉辦的高校與新聞媒體聯誼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各市各高校要具有新聞敏感意識,具備策劃意識、高階意識和聯動意識,經常籌劃與組織重大采訪活動,經常與中央級媒體保持溝通聯絡,經常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媒體進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勢發力,共同做出精品,創出品牌。形成校園宣傳品牌效應。對教育類媒體而言,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要服務中心工作,在提高權威性上狠下功夫;二要以人為本,在提高吸引力上狠下功夫;三要突出特色,在提高引導水平上狠下功夫。

  同志們,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地位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突出,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任務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迫,教育新聞宣傳應該大有作為,也能夠大有作為。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進取,紮實苦幹,把迴應關切、務求實效作為教育新聞宣傳工作的重大課題,以紮實有效的工作,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發展,迎接黨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