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探討論文
青少年由於極易產生心理問題,對其人格的健全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對青少年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加以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對於維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知識經濟以見端倪的今天,科技迅猛發展,知識更新加快,競爭異常激烈,生活節奏變快,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據科學家預言:心理疾病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疾病。21世紀的青少年,是推動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其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到21世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國家教委新頒佈的德育大綱第一句話就明確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心理的形成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心理健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素質 原則
現在學者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青少年是社會的建設者,是推動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青少年肩負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任,其綜合素質如何特別是心理素質如何,將直接影響21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成為當今乃至以後素質教育的一大熱點。下面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問題做簡要分析:
一、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因為青少年有其特有的心理髮展特點,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所以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其心理髮展的需要。青少年時期是人的發展關鍵期,由於意識發展及諸多社會原因,此時青少年的心理充滿了矛盾,他們處於三種矛盾抉擇之中,既有強力要求又缺乏獨立的能力;充滿理想又面臨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要改變現狀又有著很大的阻力。因此青少年在適應社會和謀求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失敗和挫折。由於經驗不足,缺乏應付苦難的策略與技能,往往會經歷心理困擾而不能解脫,這樣就需要及時的恰當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來。這比等到其有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再來治療要有效的多,省事的多,解決也要徹底得多。同時,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能幫助青少年減少對社會的不適應,減低不良的心理反應外,還能培養青少年對理想的積極追求,高效率的學習狀態,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所以這種發展性、積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青少年心發展的實際需要的。
***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符合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學校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場所,青少年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是通過學校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加以實施。作為青少年整體素質的一個部分——心理素質,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與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相提並論的一個重要素質,那麼心理素質的培養和發展是否可以從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呢?
學校有開展教育活動的有力因素,無論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教育的裝置、氛圍都有其獨特的優勢,更為重要的事學校有著教育自身的良好特點,教育活動的計劃性、系統性、目的性都能保證心理健康活動的持續有效的開展,除此之外,教育活動也符合青少年的需求,滿足其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和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是傳授心理活動,分析心理現象;解決心理問題的一門全新的綜合、應用性學科,它涉及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衛生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知識,即屬於心理學範疇,又屬於教育學範疇,還屬於社會學範疇,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學科,其根本目標在於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素質、培養青少年優良的心理品質,提高他們的生存、適應能力,促進他們的自主發展潛能。其可分解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發展性:面向學校的全體青少年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其具有正確處理學習、生活、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層次:預防性:面對的是部分在學習、心理上有可能發生問題的青少年,對他們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其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產生。
第三個層次:治療性:及時矯正青少年的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恢復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上,其重點是第一個層次,主要目的是預防和發展,主要面對的是全體青少年學生,是一種發展性的教育,並非矯正教育,防範於未然要比治療簡單的多,這就好比流行性感冒,事先打預防針要比患病後再打針吃藥效果要好得多,治療只會事倍功半,而預防會事半功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青少年時期的學生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日漸形成,智力、體力、道德意識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這時候的青年年一方面渴望自由,開始擁有自己的祕密,對未來充滿希望,朝氣蓬勃;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得不面對學業負擔的逐漸加重,升學就業等等激烈競爭帶來的巨大壓力,顯得無所適從。國外屢屢發生的校園槍擊案正是這一問題的極端表現。
這些心理具體表現在:1、由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問題,如與異性交往恐懼、自慰、性幻想等。2、學習問題,如成績不理想、升學受挫等。3、情感、個性問題,如情緒的不穩定、衝動性、極端性;自戀、閉鎖等。4、人際關係問題;如交往恐懼,與老師、同學之間關係不良等。5、家庭方面以及個人身體隱患引起的心理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如下:1、針對青春期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學校開設相應課程讓青少年學習性知識、性道德、性法律勢在必行。2、培養青少年學習興趣、學習心理障礙及用對措施;學習策略訓練、考試心理等。3、教育青少年如何有效調節自身的情緒情感;情緒情感訓練包括個體的性格、氣質、能力、興趣培養等。4、針對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撒謊、逃課、打架鬥毆、吸菸酗酒、人際交往障礙以及缺乏責任感,自我中心、自卑、自負、多疑、嫉妒等心理進行剖析、調節訓練幫助這些孩子認識這些行為和心理,促進其良好行為和心理的養成。
以上這些問題必須在對青少年分析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教學順序與權重。其中共性的問題必須以必修的形式出現,所有的青少年學生都必須學習,自主選擇,充分發揮青少年的主動性,提高教育的有效率。
四、心理健康教育中應遵循的原則
1、目標性原則:要求教育者認清心理監看教育的根本目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2、科學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內容、教育方法與教育手段的科學性。要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先進的心理衛生知識和青少年心理髮展的基本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教育。
3、疏導性原則:教育者要循循善誘,疏導青少年的心理障礙,要利用各種機會因勢利導,反對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有問題的青少年學生。
4、差異性原則:因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對不同階段、不同特點的孩子在教育內容、教育活動及訓練方式應有所調整。
5、活動性原則:根據事件性與應用性的要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以活動為主,充分發揮活動的作用,應創造性的設計多種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健康成長。
6、預防性和發展性原則:心理健康應重在預防,通過優化學生心理品質,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發展,儘量避免或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心理治療的效果再好,也只是補救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還是在於防範於未然,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其心理自我調節能力、防禦能力、承受能力。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