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耐心
對幼兒來說,自我控制的確很難!不過,你還是會有招數幫助自己的孩子變得有耐心的。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耐心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耐心的方法
1、教給孩子等待的策略
告訴孩子等待的具體目標。比如,教孩子認識鐘錶,告訴他長針走到6的時候,動畫片就開始了。也可用鬧錶或計時器,告訴他鈴響了蛋糕就烤好了。也可以用一件事情做等待的標誌,比如:“你洗完澡就到吃水果的時間了。”要讓孩子明白,只有等待才會得到他期望的東西。
教孩子在等待時轉移注意。比如,等著坐碰碰車的時候,讓孩子玩玩別的玩具,或者講講故事、唱唱歌。也可以教孩子回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以前看過的海豚表演***,或者把自己不能馬上吃到的棉花糖想象成胖胖的白雲,把不能馬上吃到的巧克力想象成黑泥巴,等等,讓等待變得有趣。
發揮語言的“制動”功效。在孩子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父母說一句“再等一會兒吧”可能就會起作用。也可以教孩子自己提醒自己:“我排第二個了,再過一會兒就輪到我了。”
2、讓孩子多玩規則性的情景遊戲,讓等待成為孩子的自主行動
規則遊戲能給孩子很多延遲滿足的練習機會。比如,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孩子們要輪流當警察和小偷,或者按照約定的規則來決定誰當警察,誰當小偷,並且相互配合。這就要求孩子們在當小偷時能夠剋制自己,扮好“小偷”的角色,耐心等待當警察的機會;當警察的孩子,在按遊戲順序該“退位”時,要能剋制自己,交出自己喜歡的小***,甘心扮演“小偷”,等待“東山再起”。可見,其中有很多練習自我延遲滿足的機會。而且,孩子們在遊戲中的等待完全是自覺的、主動的,因此他們更容易忍受;一旦等到了當警察的機會,他們也會更加快樂。
通過這些遊戲,遵守遊戲規則、剋制自己、忍耐和等待等等變成了孩子們自己的需要和自主行為。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玩“過家家”、“小小醫院”、“小小銀行”等規則性遊戲。
3、讓孩子快樂地服從,學會主動調節自己的行為
讓孩子全心全意、心甘情願地遵從成人的要求,約束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這可能嗎?完全可能。所有的孩子都願意讓父母高興,因此,孩子們會為自己接受父母的要求、認同父母的觀點而感到滿意、驕傲和快樂。比如,濛濛玩積木和小汽車的時候,媽媽說:“我們要吃晚飯了,你把玩具收拾好。”濛濛會聽從媽媽的要求,高興地把玩具收拾好。又比如,壯壯看見超市裡的新奇的玩具想去拿,媽媽說:“這些玩具不是我們的,不付錢買就不能碰。”壯壯會聽從媽媽***媽媽食品***,抗拒誘惑不去碰玩具,並且感到愉快。
如果孩子表現出這種愉快的服從,父母要鼓勵他,讓這種快樂促使孩子將成人的要求轉變成自己內心的需要,逐漸學會主動調節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慾望,這對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給孩子主動選擇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
能夠靈活使用各種等待策略的孩子,更能做到自我延遲滿足,這就需要孩子有比較強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澳大利亞的孩子,由於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獨立自主性較強,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強,在需要等待的時候,更容易主動採取一些策略,使自己堅持下來。而中國的父母往往低估孩子的能力,對孩子監管過多,使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的控制,因而在面對需要自我控制的延遲滿足情境時,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因此,父母和老師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多給孩子主動選擇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這樣,他們延遲滿足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會得到鍛鍊和提高。
5、給孩子一個充滿溫暖親情的家
溫暖的家,充滿愛意的父母,在孩子遭受社會適應的挫折時,能給他安慰和鼓勵,讓他重新有信心和勇氣面對社會,面對成長的壓力。所以,父母平時要多抱抱、親親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在孩子因為等待而焦躁不安,或者因為不能等待而失去他所期望的東西時,如果父母能夠理解他、安慰他、鼓勵他,他就會感到安全,情緒也會好轉起來,並且更有信心和意志力來等待,忍受需要暫時不能滿足的挫折感。而在孩子能夠成功地等待時,父母的讚揚與關懷,會幫助他在面對其他需要延遲滿足的情況時控制住自己。長此以往,孩子便會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習慣。
6、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善於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父母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指導、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行為,自己更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可以將針對孩子和父母的行為規則分別列出來,貼在家中的醒目位置,讓孩子和父母互相監督。如果父母嚴於律己、善於剋制,他對孩子的要求會更具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培養孩子耐心的祕訣
一、一起閱讀
你會每個月至少帶孩子去一次書店看書嗎?是否有意識地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
二、培養心胸
你會培養孩子關心天下的廣闊胸懷嗎?你會買一個地球儀、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放在家裡嗎?每當新聞報道到哪個地方,你會和孩子把那個地方找出來嗎?新聞報道有喜有悲,地域之間的差異也非常大,讓孩子知道阿富汗伊拉克戰火紛飛下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也讓孩子知道日本、美國、英國的富裕,他們富裕靠的是高科技,靠的是知識,若自己沒有知識,也是落後的,讓孩子明白應該勤奮學習知識。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在不出門就可以“行”萬里路,天天播放新聞,孩子就“閱”盡天下了。
三、學做家務
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將來成為偉人,現在能把飯菜做出來就餓不了他。什麼東西都要學習才會的,不給孩子機會鍛鍊他怎會?我知道很多家長一是擔心孩子下廚的安全問題;二是覺得孩子做不好,礙手礙腳的;三是認為孩子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夠了。但是我們會老的呀,孩子將來也會有家庭的。不是常聽說有大學生因生活不會自理而退學的嗎?
四、共同聊天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不聽話,對朋友的話反而聽得進。其實,不是父母愛孩子不多,照顧不周的原因,而是與孩子缺乏交流的緣故。大人總覺自己忙,不知道孩子的心是那麼細,那麼孤獨,尤其是獨生子女,天天困在家裡,內心更加孤獨。
五、多做少說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為父母者不一定是高官巨賈、文人學士,用自己的豐功偉績、家財萬貫來做孩子的榜樣。但可以做一個善良、有愛心、負責任、勤奮踏實的人。不必用語言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你孝敬父母公婆,孩子看見了,他將來就會有樣學樣,反之亦然。路邊的玻璃,你彎腰撿去垃圾堆,那麼你這個行為就是“善舉”,在孩子的心裡種下“善”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