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師物理課反思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物理是一個重難點,要教好學生無聊,老師必須經常對教學方法反思,是否適合學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課後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好的課後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

  一、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教學內容是什麼,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並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

  如我在講授九年級物理“功和機械能”一章的內容時,把教材的編排順序通過由淺入深的原則,根據以往授課時學生認知規律的特點給予調整,使學生學習輕鬆易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理學的難點,但教材編排時將該內容放在了這一章的第一節,先認識功,再學習機械能,讓學生的學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在借鑑了以往授課的經驗中,將機械能的學習置於本章的開始,先認識了能量,然後引出物體具有了機械能,我們就說物體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現有章可循。因此,有益的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學創新有了智慧的沃土。

  二、對教學方式的反思

  教學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應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麼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查,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佈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

  三、對人的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課堂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

  在九年級物理“大氣壓強”的教學中,先設計了幾個問題做到猜想,如把一個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從細管向乒乓球吹氣等,讓學生從平時的經驗中做到猜想,然後實際操作,從簡單的實驗現象得出流速和壓強的關係,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有沒有更有效的途徑發展新課標提倡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了物理教學有別於其他學科,長期有效地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做好及時有效地教學反思。反思可以是課後,還可以是課前。如教學設計完成後,可以想想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課堂效率是否高,學生會不會產生牴觸情緒,師生交流是否會順暢,授課的進度,內容與時間分配在實施過程中會不會產生不協調。同時,學生的反思也是課後反思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一節課自己學會了什麼,有什麼缺憾,如何使自己的學習變得豐富而又有個性。

  篇二

  新課程推行已有幾個年頭了,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步意識到現在的物理教師決不能再給學生“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及時吸收別人的研究成果,自己也要對教學做認真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

  探究物理問題的空間。

  新課程改革在隴縣剛剛起步,大家都處在摸索探究階段,教育主管部門要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死扣難、偏、怪題,不為考試而考試的宗旨和指導方針,要狠抓教學常規工作,重務實,重實效。只有這樣,教師就會放開手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和思路。挖掘教材和研究教法,力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當然,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物理教師必須先要備好每一節課,課前除錯好每一個試驗,充分挖掘出每一個實驗的隱含及外延。並能從實驗中挖掘出精髓來啟迪學生,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

  其次,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深入鑽研教材,掌握教材體系、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絡,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疑點,把握關鍵。精心設計教案。每課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教法;有合適精當的練習。要提前備課。授課後及時總結本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以便不斷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質量。重視集體備課。我們堅持學科組集體備課,三統一***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內容、統一教學進度***。教師應當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和學法指導上。單純依賴教參,備課就缺少源頭活水。備課應多方擴充資訊,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創新教案,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擴充套件思路,加強課改認識,重點反思一節課存在問題的解決。

  畢業班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合格升入新的學校,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我們將以學年初以教材為主,打好學生雙基,後期復課前制定了系統的、科學的、周密合理的複習計劃,採用抓兩頭促中間的辦法,尤其是抓臨界生的轉化工作。為此,我們物理學科組在年級組的統一安排下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段段清、課課結、特別對過去學習底子薄的學生,更加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更上一層樓。在三月中旬我們物理就進入全面複習階段,我們本著系統複習打基礎,板塊復***階。綜合考練出成績的思想,以過去中考和模考的測試卷為樣本,整理了一系列題反覆練習,鞏固再鞏固,爭取有新的突破。

  另外,我認為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還是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1.物理課案例研究。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例,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在這一學年中,我經常研究別人的案例,並結合我的學生的特點,批判的運用,效果較好。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

  這一學年,學校號召科任教師要堅持每週至少聽二節課,通過教師間的相互聽課和交流,是我的收穫很大。我認為,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正規化,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所以,作為一線教師、尤其是年輕的一線教師,更應加緊聽課活動,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稽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聽人說,一個教師若能認真的寫三十年教案,他只能說是一個合格的教師,若他能堅持寫三十年的教學反思,他便便稱得上教育專家。所以,在這一學年中,我堅持寫課堂中的一些困惑和我教學中的點滴收穫,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篇三

  教學過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認知水平、理解程度、思維過程等方面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以及對自己教學心理的自我監控”。我們知道,初三複習是為學生參加中考做準備的,中考注重考查學生物理學習所達到的程度和水平。因此,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並重。複習除了要發揮其鞏固、強化基礎知識的作用外,主要的還在於其是一個再認識、再發現的過程。在複習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疏理知識的脈絡,形成相應的能力,還要獲得對人生、社會和自然的有益啟迪和認識。然而,在歷年的總複習過程中,我們還存在著許多值得去思考的東西,就我個人的教學經驗,我覺得值得反思的方面有:

  反思之一:教過與教會

  許多老師認為:課本上的知識點都是學生平時已學過的,應該會了,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在課堂上覆習了。因此,總喜歡找一些新穎的,平時沒見過的習題來讓學生練習,然後評講。認為這樣複習效果會顯著,會提高學生應試水平。可是,當學生對已講過的基礎考點、習題還做不起來時,我們總是埋怨學生:“我都教了好幾遍了,你怎麼還不會?!”,言下之意,我老師沒法子了,是你學生的責任!其實不然,我們想一想,如果說:教過等於教會,學生不都是滿分了?還有複習的必要嗎?無論什麼樣的班級,也不論學生的學情怎樣,都會存在一定的薄弱點。雖然要求老師對每個學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且對症下藥不太容易,但老師平時做個有心人,勤於記載,把大多數同學平時學習時存在的普遍問題,記載下來,複習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我一直提醒自己:教過不等於教會了,複習時重點問題重點講,常錯問題反覆練,這樣複習的針對性有了,效果才會好。

  反思之二:全體與部分

  在總複習時,認為總複習是為少數學生升學服務的,更有甚者,認為是為考重點中學的學生服務的。於是,複習之初,就高要求、高起點,大部分學生對複習內容都聽不懂,上課迷惑不解,昏沉欲睡。還有極少數教師在改作業、閱卷時,眼中也只有尖子生!這樣的複習能怪學生不懂事,不認真聽課?

  我認為:中考首先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其次才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主要依據之一”。所以,命題面向的是全體考生,試題一定不會很難,基於此,在複習與訓練過程中我們要面向全體同學,對考點不必摳得太深,要不遺餘力地夯實學生的基礎,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能力。要求課堂結構是:低起步、慢坡度、高收尾、留思考,同平時講課一樣,一以貫之地注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我總是認為:部分大於全部!

  反思之三:教材與題海

  常見現象:初三老師進出教室手上拿的都是試卷,沒有課本,沒有備課筆記。其實,初三複習,主要還是用好課本,其次還要用好一本複習資料。比如說《畢業達標》,但決不能本末倒置!只要用好了課本,選擇好複習教材,才能讓學生遠離題海,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