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導醫實習心得體會

  門診,是指醫生在醫院或診所裡對病人進行診療,給予不住院的初步診斷和用藥,或者收住院治療的行為。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1

  接近三個月的門診導醫課程已然結束,不同於以往在臨床科室的學習體驗,每週在門診的兩個半小時都會有不同的經歷和感受,瞭解醫院流程的同時感觸亦頗多,謹以此文記下本次導醫過程的感觸與收穫。

  一、硬冷規矩下的溫情

  曾經看過一幅經典油畫,畫面上一名生病的兒童躺在病床上,醫生坐在床邊以非常關注的眼光在看著這位病兒;而在斜對面,病兒的家長用犀利的眼光在看著醫生。這幅畫說明醫生在看病人時,同時病人及其親屬也在看醫生;醫生如何對待病人,病人嘴上不說,但對醫生的每一項處置都會在心裡掂量。在這樣的背景下,醫務人員需保證在醫學上的專業是一方面,在工作上是否做到了有序嚴謹關心關懷,更是病人及家屬的關注點。

  當我第一次站在護士諮詢臺,扎堆的人群和嘈雜的人聲立即入目入耳。還沒怎麼反應過來,老師簡單交代之後我就開始了工作。幾十分鐘下來就對門診護士站的工作就有了直觀的感受:工作本身並不複雜,繁雜的是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人多號少是大醫院最常見的現象,針對此現象自然就會有相應的規定和規矩,比如掛號排隊、候診排隊、加號限制等等,每個病人都希望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自己的問題和訴求,希望醫院能給自己優先權。當然,對於這些規矩之外的不合理訴求,我們一遍一遍的解釋和說服,在這種時候,醫院是理性的,醫生護士難免給人不通情理的感覺。剛開始,我以為工作就是應該這樣嚴格照章辦事,不予特權。但是事實上,在一次上課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病人讓我認識到,醫院不僅理性,也講人情。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有1個月大孩子的母親前來護士臺請求能優先進入診室,生病的是孩子,由於身體不適而哭鬧不止。彼時還不懂變通的我耐心解釋後加以拒絕,不料我們的談話被旁邊的護士老師聽了個仔細,她叫過那位母親並給予了優先就診。整個過程結束後,老師只是溫柔地我一眼,什麼也沒再多說。就是這一眼,讓我印象極深,醫院是講規矩的地方,但絕對不是冰冷機械。即使其他的病人看到了這一幕,在瞭解了具體的情況後不僅不會指責老師的偏頗,反而會加以認可和支援吧。我想,這也算是一種,正能量。

  二、真誠、熱情、學會溝通

  良好的醫患溝通一直為我們強調和倡導。在門診,尤其是在護士諮詢臺,醫護與患者的

  溝通過程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在這裡,護士老師每天上班,同樣的問題可能需要回答上百變,而他們所要面對的問題比診室裡的醫生更為基礎和繁瑣,且重複單調。以前經常參與一些志願活動,時總結出一名合格的志願者應做到“耐心、愛心、責任心”。如今直面病人,我想需要做到的還有“細心、熱心、信心”。首先,不論是對待病人還是對待同事,真誠放首位。在門診遇到的每一位護士老師,她們教會我怎樣尊敬他人,怎樣多為別人著想,怎樣更好地處理交流中的細節。其次,熱情和信心都不能少,是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另外,要拿出十足的信心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儘管我們不是專業的護士,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最專業的培訓,但是也要拿出作為一名醫學生的自信,以最好的精神面貌盡最大的努力解決病人的問題,分擔老師們的工作。最後,耐心一定要有,前邊已經提到,諮詢臺的工作繁瑣枯燥,每天必須長時間的保持或站或坐的姿勢,有時還要面對病人的不理解,處理病人不溫和的情緒。但是正如我們清楚的,醫患關係的好壞往往就在一言一行之間。我們需要耐心,希望病人或家屬理解我們的同時理解他們的心情。最重要的,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善於和病人溝通是醫生基本能力的體現,有助於增進醫患關係的同時有助於醫生更多更好地瞭解病人的病情。其實不僅在治療疾病方面,生活中各方面都要求我們善於和身邊的人溝通,這樣有利於人與人之間的瞭解,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自己所處的環境。

  常常我在想,若換了我是病人,每到華西這樣的醫院來就診,心情必定是惶恐的,一方面擔憂自己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是被複雜甚至困難的就診流程所困擾,也會為了就診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所擔憂。如此換位思考,每與他們溝通時,自然就多帶上一份耐心和微微的笑容以示寬慰。

  我能做的也許不多,只希望我的所為能替病人拂去一些焦慮和憂愁。

  三、讓我們傳遞正能量吧!

  對於新到崗或剛開始進入醫院接觸病人的實習醫生護士來說,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年長經歷豐富的師長所影響著。第一次上課快接近尾聲時,剛剛與一位病人解釋完吐出一口氣,旁邊的師姐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現在才剛來,還能做到每次都耐心地解釋,等工作的時間長了,有時候病人並不認真聽你講而反覆詢問相同的問題,你會喪失耐心而不想再與他們更多地交流。”對上她略顯疲憊的面容,體味她這番話中的無奈,莫名地本平和的心情變得有些低落。不是說這位師姐說的有什麼不對,事實也不免正如她所講。我只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相互感染的,消極或快樂的情緒都會很快傳遞給周圍的人,尤其是對初入工作者的言行和認知產生很大的影響。我想,與其用自己不那麼順利和消極的經歷和體驗來告誡

  一名還滿懷著熱情的新同學,為什麼不選擇鼓勵他的熱情以求讓這份激情持續的時間更長久一些?希望就算最初的新奇過去,激情不再,也能用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工作中的種種。

  讓我們將正能量傳遞下去,就算生活偶爾會有不愉快,歡欣愉悅或平和才應該是生活的主題不是嗎?

  四、寫在最後

  在醫院接近三個月的課程已經結束,然而每每回想,不論其中的苦與甜都是我今後人生中的寶貴回憶,也對我今後的職業生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帶給我作為醫務工作者最初的對職業的印象。而且在見習中那些不計辛苦耐心指導和悉心教導過我的老師們是我最感謝的人,是他們在我遇到難題的時候及時解圍,並在時候耐心指導。他們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的嚴謹和堅持也令我十分敬佩,而他們對待病人的親切關愛更是令人動容,這些無時不刻地提醒著我以後應有的作為。 見習當中,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與運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處理好醫患關係、與其他醫生、護士之間的合作關係也很是鍛鍊我。讓我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提前奠定基礎,瞭解工作環境,為更好的服務患者打下基石。

  篇2

  首先,感謝院領導、科室主任、護士長的培養以及各位同事在工作上的支援,讓我有幸參加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五屆“康復專科護士培訓班”。也非常感謝每位為我們傾囊相授的老師們,你們辛苦了。在為期兩個月的培訓中,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現將學習體會彙報如下:

  在理論學習中,授課老師以淵博的學識、幽默風趣的講解,不僅使我獲得了康復科常見疾病***如腦卒中、脊髓損傷、顱腦損傷、糖尿病、頸肩腰腿痛等***的護理常規,護理要點,而且提升了我對骨科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知識,並且還學習了康復評定的內容及方法、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和假肢矯形等方面的知識。

  這次學習對我來說是理論與技能的提升,是理念、高度和技術的洗禮。首先,更新理念:如對康復有了新的認識,它不是療養,不是患者的後期治療也不是中醫+理療,而是對功能障礙者運用訓練、補償、增強等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迴歸家庭,迴歸社會等。其次讓我認識到疾病早期康復的重要性,並掌握了新的技術:如清潔間歇導尿,神經源性膀胱/直腸功能訓練,良肢位的擺放等,並對心肺康復的新觀念有了一定的認識。

  臨床實踐不僅鞏固了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而且讓我學會了如何管理病人,如何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如何做好帶教工作,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臨床實習階段也是最緊張的階段,在此我們每個人需完成理論結業考試、操作技能考試,PPT的製作與彙報;並於2014年10月29日到郫縣郫筒中心敬老院開展了由四川省康復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負責人、康復醫學中心總護士長杜春萍和康復醫學中心脊髓損傷病房副護士長蔣紅英組織的以“康復護理在身邊,老有所護功能健”為主題的社群實踐活動。

  這次的學習也讓我有緣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護理同仁們。我們在學習中互助,在生活中互相關心,從她們身上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醫療職業者的謙虛、嚴謹的精神,踏實的工作態度,對病患的用心,對同事的呵護。

  如果把以前的學習比作“量”的變化,那麼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說是“質”的飛躍,我們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去體驗,去領會。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不讀書行再遠的路也只是個郵差。再次感謝各位領導給予我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將學以致用,不斷進取,拓寬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以專科培訓為基點,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專科護士,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篇3

  這是大學的最後一個寒假了,也許也是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寒假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就是去人民醫院見習,雖然已經是上一個月的事情,還是決定要寫下來。在這裡也挺好,沒有人認識沒有人關注,我可以盡情地暢所欲言。忽然喜歡這樣安靜純粹的地方。

  見習的時間不長,只有十天左右,在這十天也跟著帶我的嫂子休息了幾天。並稱不上完全意義的見習,可是收穫很多。第一是打針技術,第二是處事態度,第三則是自我反思。

  首先提到打針,主要有是皮試、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這次見習沒有給人做過皮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膽量,肌肉注射即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打屁股針,打了幾針,忽然有恐懼心理,而靜脈注射總體來說是最成功的,雖然失敗了一次,呵呵。有時候會不自覺地嘲笑自己,作為一個護理人員,居然害怕給別人打針,而放棄很多可以練針的機會,雖然確實也是怕給病人造成疼痛,其實還是心理上有一種怯懦,不敢面對。我骨子裡是害怕面對現實的人,就像面對自己的未來一樣,被爸爸恐嚇了一下就選擇了自己如此不喜歡的專業,算了,先不提這些了,還是說打針的事情吧。

  肌肉注射是弱項,弱到後來都不敢給別人打,怕給別人造成過多的疼痛。第一次打針的時候自己都沒有心理準備,來不及回憶書上所教的細節和第一次給同學打時的場景了,腦子是蒙的,手也抖得厲害。只記得當時嫂子叫我帶上彎盤棉籤和酒精,以及已經裝好藥液的注射器,就硬著頭皮去了,結果緊張的不行,選注射位置的時候選得比較準,還好第一步成功了。之後就是消毒了,消毒的時候嫂子叮囑我消毒範圍要大一些,直徑五釐米左右,不許同一個棉籤重複消毒,而且邊消毒棉籤要邊旋轉,雖然我也清楚這些,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還是操作的不夠好,哎。最後一步就是打針了,只記得我當時腦袋一片空白,心情很複雜,手也沒有緊緊繃住肌肉,直接就下針了,也沒有抽回血,注射完之後有落荒而逃的衝動。看得出來病人挺疼痛的,真的很抱歉,第一次給病人打針。

  走出病房的時候實習生小凌笑得不行了,嫂子嚴肅地告訴我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第一是沒有繃緊肌肉,這樣會增加疼痛,第二是注射的時候沒有把手定在病人的肌肉上,那樣就是俗稱的飛針,是很不應該的,我一臉抱歉地看著她們,覺得自己真的很失敗也很無奈。畢竟在學校學的時候只動過一次手,而且學校教授的知識大都是實踐與理論脫節的。不過嫂子的囑咐我一定會牢記在心,儘量避免犯類似的錯誤。之後還打了幾針,稍微好一些,但還是不理想,從此之後我就懼怕肌肉注射了,這個心理障礙我也不知道怎麼克服。等學校真正安排實習的時候再克服吧,打從心裡看不起這麼膽小怯懦又害怕面對困難的自己。

  靜脈注射還比較順利,雖然注射的次數不是很多,但是總體上來看都是成功的。失敗的一次是給一位老爺爺注射,說到老人,血管一般都比較脆,而且很難回血,那次剛好被我遇到這種情況了。我去打針的時候他手上插著留置針頭,等我把靜脈注射器插入留置針裡面的時候發現茂非滴管沒有藥液滴,就知道肯定要排除障礙了,我在那用看嫂子和小凌用過的方法試了一會發現沒有效果就去叫有經驗的老護士了,一會老護士就過來了,說是留置針已經堵塞,必須拔針重新進行靜脈注射,於是給他拔了留置針,換了針頭後進行靜脈注射,老師很好,把這次注射的機會交給了我這個見習生,可是我卻辜負了她。靜脈注射的時候血管沒有選好,插進去之後沒有回血,反折也沒用,打開藥液還是沒有滴,這意味著這次注射是失敗的,於是我又一次換針頭,但是不敢再繼續給他注射了,怕又失敗一次,我叫來了經驗豐富一些的實習生,在邊上看她是怎麼做的,幸好她成功了,不然老爺爺又要遭罪了。

  對於這次失敗,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上的失敗,害怕失敗,並且不果斷,選好血管之後老爺爺的家長說那條血管經常注射,怕腫,換一條,於是我就換了一條,其實這是導致失敗最直接的原因,後來實習生成功的那條血管就是我一開始選定的那條血管,如果我以一個專業人員的身份和思想果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排除干擾也許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失敗了,但是我沒有,我的不自信使自己受到了干擾,也害怕再注射一次才換人;第二是操作上也不成功,給老人打針應該用酒精消毒便於辨認血管,我慣性地還是用碘伏消毒,而且止血帶也扎的不緊,叫人的時候甚至沒有放下止血帶。還有一次是掛藥液的時候,太緊張沒掛穩,瓶子掉下來了,病人都叫我不要緊張,我害怕被人問責居然把針管插回去又掛回去了,其實這次要換針管的,雖然沒有很大的汙染,但是確實是一次不應該的失誤。有時候真討厭這樣的自己,膽小怯懦害怕失敗。最過分的是害怕面對責任對病人的利益造成了影響,幸好他沒事,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不然我該受良心和制度的譴責了。

  還有就是平時護理工作中的常見操作我也有很多失誤,主要有配藥、核對藥液、換藥水、排除注射障礙等。

  配藥:不熟練,不注意無菌操作。不熟練直接導致了無菌操作的失敗。理論知識的缺乏導致也缺乏用藥使用的基本常識,雖然有醫囑,萬一醫生有重大失誤自己也發現不了問題,看來讀書不認真出來遲早要還的,還有就是主要是要多練習和多注意細節。

  核對藥液和換藥水:粗心。這是很簡單的操作,就是把藥液和醫囑核對一下,並且去換藥液或者注射的時候要核對清楚病人。我記得我犯過二次錯誤,一是值中班的時候太忙把兩瓶同一個病房的藥液一起拿去換,結果掛反了,幸好病人家屬及時提醒才有鑄成大錯;二是有一次開了一張臨時醫囑,負責加藥和對藥的一般都是老護士,按理說是不會出錯的,我照常去給別人加藥水,沒有再去核對醫囑,結果這次就錯了,原本是開給16床的人體白蛋白打到6床去了,幸好是補藥,不然就完了,雖然主要責任不在我,我只是按照安排去加藥,但是一旦出事肯定也有連帶責任。以後真的要小心,不能害人害己。

  排除障礙:不熟並且害怕面對。記得嫂子和小凌都教過我排除障礙和排除空氣的方法,我卻沒有掌握好又礙於面子沒有不恥下問。有許多時候都可以通過扭滴管把空氣擠回去的,我卻選擇了直接放藥液的方法,這樣即浪費藥液也浪費時間,但是我只會這種並且羞於請教更好的方法,因為嫂子和小凌都已經教過了。最對不起的是一位叔叔,給他放空氣的時候忘了反折滴管,結果放空氣的時候血液通過注射管湧出來了,我在那裡急得要死,慌忙反折起來,幸好叔叔阿姨很好,不僅沒有責怪我,還拿紙叫***乾淨手上的血液,並且安慰我不要緊張,之後總是排好空氣了,接回去之後還驚魂未定。後來我終於看別人排空氣掌握了擠壓的方法,不是特別多空氣的時候就不需要放藥液。這裡最可恥的是自己明明不懂卻礙於面子不敢請教別人,給病人造成了緊張和影響。真對不起那位叔叔,以後每次經過他的病房我都會朝裡面看一看,並且對他說抱歉。

  再來說一說我的處事態度,這個有好有壞,儘管我學護理心裡有一百個不情願,但是一到醫院我就有一種責任感,對病人的態度也很好很溫和,還有就是和嫂子和小凌她們關係也處理的不錯。但是另一方面,正如我上文所說,我是一個害怕失敗和麵對問題的人,這個真的很不應該。想想都覺得自己很差勁,害怕被別人知道就隱瞞沒有換針管增加病人被感染的風險,害怕失敗就不敢再下針,對於問題選擇了逃避的態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要好好改改。我一味地選擇逃避,所以年後乾脆就沒有去醫院了。這麼膽小的自己想都不敢想。

  最後還是進行自我反思,第一,害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第二是害怕負責;第三是逃避心理嚴重。要改,並且得好好改。

  還得說一件事情,那就是我給一位老人換尿管的時候拔下的時候有一滴尿液噴到我的嘴脣上,為此我難過了一天,後悔死了自己沒戴口罩。也記得,第一天上班在病房與走廊走來走去比去爬山還累的自己。護理真不是人乾的,真的很難過,被逼著學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大學自拋自棄沒有讀多少書,成績年年班級善後,卻也沒有想辦法改變現狀。

  拿什麼拯救這樣的自己,就是做護士都不合格,還能去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