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教案

  教案是教師上課必備的教學工具,一起來看看教案是怎麼設計的吧。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人六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1、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

  2、說一說: 圓柱有幾個面?各有什麼特點?

  3、在匯入新課時,老師用孩子們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建立生活情景:“同學們愛喝飲料嗎?”“愛喝。” “給你一個飲料罐,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以後在研究,今天我們來解決用料問題。

  一種圓柱形罐頭盒,側面有一張商標紙***如圖***,如何求商標紙的面積呢?

  假如你是一個小小設計師,要設計一個飲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評析: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實際,因此,用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去創設情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啟用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使其自主地積極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二***創設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1、 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飲料罐”***出示模型***薄紙殼當鐵皮,你們想怎麼做?

  生:要卷一個圓筒,要剪兩個圓粘合在圓筒的兩邊就行了。

  師:用什麼形狀的紙來做捲筒呢?

  ***有的學生動手剪開模型***

  生:我知道了,圓筒是用長方形紙捲成的!

  師:各小組試試看,這位同學說的對嗎?

  ***其他小組也剪開模型,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師:還有別的可能嗎?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話,就不是這種圓柱形的飲料罐了。

  ***評析:學生能拆開紙盒看個究竟,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了對圓柱各部分組成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2、 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師:我們先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這一事件從數學角度看,是個怎樣得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議。

  生A:它是圓柱體:兩端是同樣的兩個圓,當中是長方形鐵皮捲成的圓柱。

  生B: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

  圓面積X 2 長方形面積

  生C:必須知道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和寬才能求面積。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積。

  師:我們讓這位同學談談他的想法。

  生D: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求出圓的面積。

  師隨著板書:長方形 = 長 × 寬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 × 高

  ***三***自主總結規律 驗證領悟新知

  1、讓學生就順利地匯出了圓柱的側面積計算方法: S = 2 r h

  師:如果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2、課件演示。

  長方形的長=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圓柱的高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S底=πr2×2

  =2πr2

  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組成。

  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S表面積 =S側+2S底

  =2πrh +2πr2

  ***評析: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由學生得出結論,又讓學生驗證,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3、利用公式計算。 ***課件出示***

  例1. 求下面罐頭盒商標紙的面積。***接縫處忽略不計******單位:釐米***

  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

  同學說思路,老師板書,注意每一步結果寫計量單位。

  S側=ch

  = 12×3.14×10

  =376.8***平方釐米***

  答:商標紙的面積是376.8平方釐米。

  例2: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是5分米。底面直徑4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鐵皮?

  水桶沒有蓋,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學生獨立完成後彙報。 同學說思路,列式。

  ***1***水桶的側面積:

  3.14 ×4 ×5=62.8***平方分米***

  ***2***水桶的底面積:

  3.14 ×***4÷2*** 2=12.56***平方分米***

  ***3***需要鐵皮:

  62.8+12.56=75.36***平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75.36平方分米的鐵皮。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指名回答***下面我們來檢查一下,這節課誰學習得最好?

  ***四***、鞏固運用

  1、在解答實際問題前一定要先進行分析,看它們求的是哪部分面積,再選擇解答的方法。

  動動腦: 一臺壓路機的滾筒寬1.2米,直徑為0.8米。如果它滾動10周,壓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思考:要求壓路機壓路的面積其實就是求滾筒的側面積

  2、討論:如果一段圓柱形的木頭,截成兩截,它的表面積會有什麼變化呢?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學到了什麼數學方法?

  附:板書設計

  圓柱體的表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高 → S側=ch

  長方形 面積 = 長 × 寬

  圓柱的表面積 =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⒈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⒉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識,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難點

  ⒈教學重點: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⒉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側面積、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工具

  學生自制圓柱模型、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⒈談話匯入。

  師:老師非常想看看大家親手做的圓柱體,快拿出來展示一下吧!***教師先大體看一下,不發表意見***誰願說一說你是怎麼做出來的?

  指生自由發言。

  現:同學們真了不起,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做成了一個個的圓柱體。***拿起一個圓柱體***做這樣一個圓柱體,至少需要多大的紙呢?也就是求什麼?

  揭示:求圓柱體的表面積

  ⒉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柱體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體的表面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⒈圓柱表面積含義

  師:圓柱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拿著你的圓柱體給大家說一說。

  讓生邊指邊介紹,然後同桌間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的側面和兩個底面的面積之和。

  ⒉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師:將製作的圓柱模型展開,展開的面是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分小組探究。

  交流彙報:圓柱的表面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組成的。

  ***師可把展開後的圓柱,貼在黑板上***

  師:你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嗎?

  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如何計算側面積。

  學生彙報,師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⒊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例4***

  出示例4

  ⑴組織學生讀題,找出條件,說說實際要求什麼。

  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師:廚師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求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麼?

  ***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⑵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學生通過思考得出:求做一頂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就是要我們求帽子的側面積加上帽頂的面積。也就是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

  ⑶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

  ⑷校對訂正。

  訂正時讓學生講解題思路和步驟,用到了什麼條件。

  質疑:在計算時,最後的得數是怎樣取得的?

  ⑸小結: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裡不能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⒋強調:

  師: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採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⒈完成教材第22頁“做一做”。

  ①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②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方法。

  ⒉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四第1題。

  ①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訂正,相互交流。

  ⒊完成教材23頁練習四第4題。

  ①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②要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實際含義,把它轉化為數學問題,弄清求的是圓柱哪些部分的面積。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麼?

  課後小結

  1、圓柱的表面積由幾部分組成?***一個側面和兩個底面***

  2、圓柱的表面積如何計算?需要尋找那些條件呢?***側面:底面周長和高;兩個底面:圓的半徑***

  課後習題

  基礎:

  ⒈完成教材練習四第2、3、6題。

  ⒉一個圓柱,高是10分米,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它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綜合:

  ⒊一個圓柱形紙筒,側面積為157平方釐米,底面直徑為5釐米,這個紙筒的高是多少釐米?

  4、一圓柱的高是6.28釐米,側面展開是個正方形,這個圓柱的表面積是多少?

  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帽子的側面積:

  冒頂的面積:

  需要面料的面積=帽子的側面積+冒頂的面積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複習教案三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 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 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指名學生說出圓柱的特徵.

  2.口頭回答下面問題.

  ***1***一個圓形花池,直徑是5米,周長是多少?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二、新課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

  ***3***那麼,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七第5題

  ***1***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麼,求什麼?

  ② 計算結果要注意什麼?

  ***2***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教師行間巡視,注意發現學生計算中的錯誤,並及時糾正。

  ***3***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裡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 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製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教學例4

  ***1***出示例3。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2***求的是廚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麼?***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3***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後的得數是否計算正確。***做完後,集體訂正。指名學生回答自己在計算時,最後的得數是怎樣取得的。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裡不能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釐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① 側面積:3.14×20×28=1758.4***平方釐米***

  ② 底面積:3.14×***20÷2***2=314***平方釐米***

  ③ 表面積:1758.4+314=2072.4≈2080***平方釐米***

  5.小結:

  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採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 練習七第6題。

  板書: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1.蘇教版小升初數學複習資料

2.蘇教版小升初數學基礎知識複習資料

3.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複習資料

4.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複習資料

5.蘇教版六年級數學總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