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如何學習

  思想政治作為高考科目是廣大文史類考生必修科目。但是頗有些同學覺得它枯燥。政治如何學習呢?a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勤讀教材,注意邊邊角角的內容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高中課程編纂的教材亦是如此。高中政治教材經過多次修訂,編排較為科學,舉例比較精當。

  讀書的時候要注意邊邊角角的內容,比如“專家點評”、每個單元的介紹,每一課標題下面的小字等等。凡是書上寫的,不論文字插圖,都不要放過。

  到什麼程度最好呢?如果老師提出一句話,你知道下半句是什麼,這個時候就差不多了。把書本弄熟,選擇題就差不多了。

  按部就班,釐清概念

  不管是學案、練習冊還是《五三》,都會有單元的、本課的知識點總結,這就相當於一個課程大綱。按照綱要,梳理知識點。這樣可以避免知識點的遺漏,同時做到有的放矢。

  找出要點,方便記憶

  比如: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要素:主語是商品。條件有二:一是用於交換。二是必須是勞動產品。所以自種自吃的糧食不是商品。

  梳理知識,形成體系。

  知識點不是孤立的。可以用知識樹、思維導圖等方式建立知識體系。好比珍珠用線穿起來才方便拿,知識也是如此。

  知識點之間的聯絡要支出。對比、聯絡都是不錯的方法。

  舉例: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聯絡: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

  重視基礎,孰能生巧

  高中政治如果有難度,只是因為它比較咬文嚼字罷了。比如必修二中的“人民民主專政”絕對不可以搞成“人民民主專制”!頻繁出現的“根本”“基本”“重要”等等不可混淆。

  解決方法有二:一是平時多讀多看,孰能生巧,見到與書中不同的表述自然反應過來。二是在題目中、或在老師幫助下,熟悉這些常用的“陷阱”,考試中自然就避開了。

  由零到整,由整及零

  記憶了零散的知識點,之後不可忘記形成知識體系。形成知識體系之後,反過來找出記憶不清的知識點,反覆記憶。如此迴圈,政治一定會拿高分的。

  練習做題,不可忽視

  平時題目的檢驗是查漏補缺、檢驗學習效果的好方法。適度做些練習,也不可忽視。

  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有的同學感覺政治課比較枯燥,所以,對政治課缺乏學習的興趣。其實,理論都是對具體問題的總結和昇華,都存在著抽象、枯燥的問題。高中政治課有些內容比較生動有趣,有些內容的確比較枯燥。對政治課缺乏興趣,其中重要原因是同學們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中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以及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學科的誤解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旦嚐到了學習政治科的甜頭,就能改變部分同學中存在的感覺政治課枯燥的問題。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的三維目標之一的能力目標,就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掌握基本知識,進而提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諺語云“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人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促使人的成長和發展,使人受益終身。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這幾個環節是學習的法寶。

   預習

  預習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找出本課主要要講幾個大問題,每個大問題下設有幾個小問題,即要分清文章的層次。對知識進行篩選:哪些自己能看懂,哪些不懂,那麼上課聽講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

   聽課

  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綜合運用多種感官的作用,要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切忌單純的聽、單純的寫。所謂眼到,就是要注意老師的演示和板書;耳到,就是要注意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包括一些具體的事例,要聲聲入耳;手到,就是要在聽與看的同時記重點筆記;心到、口到,就是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問的問題並能作出積極回答。

   複習

  課後複習要及時,先回憶學了哪些知識點,重點是什麼,老師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的。回憶不起來的時候,說明你對該知識點還不是很熟悉。這個時候就應該看書、看筆記,加深認識,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更加鞏固。

   作業

  作業也是對課本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重要一環,不可缺少。通過作業、練習能使我們所學知識得到檢測。會做,說明你對知識點了解的比較到位了;如果看到題不知道怎麼做或者乾脆不知道從何入手,說明這個知識點我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學習瞭解。

  關注時事熱點,學會理論聯絡實際

  時代性是政治課的生命力,時事材料是學生理解教材理論的重要紐帶,因此要注重教學生平時多關注時事,及時從報刊雜誌、電視、網路上了解最新的時事資訊,並動用課本上的知識分析紛繁複雜的時政知識,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使理論聯絡實際這一原則得到真正貫徹實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科學記憶

   找關鍵詞法。

  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上要注意發現、歸納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關鍵詞“,以利於記憶和理解。比如,在學到“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時,如果直接記憶的話比較長,可以採用找關鍵詞法:“建立……基礎,縮小……差距,追趕……增強……提高……”,再往進新增相應的修飾語就好記多了。

   形象化、事例化。

  對於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點,一定要找到一個比較典型的事例輔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論具體化或形象化,比如: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就可以對應到課本上的漫畫“一鬨而下”,從而使知識點很直觀的記憶和理解。

   聯想記憶。

  課本上有一些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運用聯想的方法來記憶。比如信用卡的優點,差不多多數同學都用過,所以可以根據自己對信用卡的瞭解來想象:可以存錢、取錢、消費、轉賬等,方便、安全、快捷,這樣就差不多了,只需把語言再規範一下就可以了。

  理清知識的邏輯思維順序

  政治上的所有問題一般都是按照“是什麼***含義、內容、表現等***”、“為什麼***必然性或必要性、作用或意義等***”、“怎麼樣***措施、方法等***”的邏輯思維順序講述的。

  比如“國家的巨集觀調控”這一框題的學習和歸納,就包括“巨集觀調控的含義和目標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巨集觀調控”以及“怎樣進行巨集觀調控”三個層次歸納知識點.

  6掌握解題方法,培養能力

  在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礎上,選擇精品提醒進行訓練。是培養、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教會學生在訓練中要善於思考,勤於動手,摒棄不用腦依賴教師講出答案或教材現成詞句照搬照用的不良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演練逐步讓學生把握一些重要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把握歸納法、演繹法、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加以靈活應用,理清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