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

  很多高中生怕寫作文,常常為此苦惱。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有的苦於沒有東西寫,有的不知道怎樣串成文章,有的擔心寫不具體。我認為,高中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從積累材料和訓練表達這兩方面入手。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積累是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同學們積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觀察與思考

  作文源於生活。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不計其數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同學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可見,無材可寫的根源是不善於觀察。同學們觀察時應調動一切感官,充分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進行細緻的觀察。對觀察到的現象,要給自己多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並勇於向別人請教,要進一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以獲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覺得很有收穫的就記下來。 同學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材料與生活素材,就為寫作做好了準備。剩下要做的,就是實踐,實踐,再實踐,也就是反覆多次地進行習作訓練。

  二、閱讀與摘記

  這裡的閱讀不僅僅是指語文課內的閱讀,更不等同於語文課本的學習,還包括大量的課外閱讀。只憑借語文課內的閱讀,是難以滿足積累語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葉聖陶先生就指出:"國文課本為了要供同學試去理解,試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長;太多太長了,不適宜做細琢細摩的研討工夫。但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覆的歷練。單憑一本語文書,是夠不上說反覆的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 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首先要有閱讀的條件,同學們可在圖書室借書,也可以自己訂課外書,或者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對於一本好書,反覆誦讀,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記住其中的要點,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門別類地摘在筆記本上。再對這本書其他內容進行快速的瀏覽,得到想要的要點或具體的資訊,就停下來,把它們記下。讀完全書以後,回顧全文內容,根據要點列成提綱,從而整體把握。而我校的讀書筆記,這個時候是最能派上用場的了。

  三、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進步更顯著。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改錯先於求美",作文之道總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學學會自改作文則更是有益一生的事。 寫作上必須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同學的主體意識,提高同學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一旦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樂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讓同學敞開自己的心懷,擁抱自己的天空,寫出感情,寫出個性。通過寫作,從現實走向未來,從未知走向已知。

  四、每日一憶,每週一記

  堅持寫日記確實能有效地提高同學的作文能力,但也會給同學造成較重的課業負擔。"每日一憶"改"記"為"憶",只要求同學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經歷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義的事情挑選出來,想想可以寫成什麼作文。第二天在課堂上交流,比比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會發現。如果碰到自己特別感興趣又有把握寫好的素材,就寫成周記。 同時還要注意,積累要持之以恆,鍥而不捨。英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為了積累寫作材料,曾寫了幾百本讀書筆記,摘錄了兩萬多張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