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個股的壓力位

  股市有句諺語:“熊市找壓力,牛市找支撐。”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市有句諺語:“熊市找壓力,牛市找支撐。”

  熊市要關注壓力位***阻力位***的強大作用,賣要賣在壓力位上;而牛市要注重支撐位的作用,買要買在支撐位上。同時也告訴我們不管何時何市,操作都要關注阻力位和支撐位的變化,要學會在阻力位上止贏,支撐位上逢低佈局!

  某一段時間,上升中的二個最低點相連,下降中的二個最高點相連,低點連低點,高點連高點,就是通道,上面是壓力線,下面是支撐線;

  近期的高點加低點除以2是壓力位,高點減去低點的差去減低點就是支撐位。

  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印正:

  一是股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

  二是股價在這個區域伴隨的成交量大小;

  三是這個支撐區域或壓力區域發生的時間距離當前這個時期的遠近。

  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要解析壓力位和支撐位,先了解K柱和均線。

  一、K柱形態:K柱基本形態包括實體和影線兩個部分,實體的形成是股價在這個價位上反覆震盪,成交量在此位較大,所以K柱呈實體柱狀;影線是K柱實體上面或下面的一根細線,在K柱實體上方的稱為“上影線”,在K柱實體下方的稱為“下影線”。

  二、影線的形成:股價在波動中的K柱一般都會有上下影線,只是上下影線的長短不同,在實際操作中很短的上下影線對股價的短期趨勢的判斷沒有多大意義,我們將著重講對股價短期走勢有影響的長上下影線。

  長上影線的形成一般出現在股價上行壓力較大的時候,形成的原因,一種是主力在股價上升到一定價位的時候,對未來幾日的股價上行高度的一種試探,主力運用對敲和掛單的方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股價急劇拉昇到一個高位,在分時走勢裡顯示出股價以大角度或垂直的方式上攻,當股價在上攻的過程中主力感覺到股價上攻的拋盤壓力較大時,又在短時間內用對敲和掛單的方式將股價打壓回低位,在股價急劇上攻和下探的過程中時間很短,所以期間的成交量很小,便形成了長上影線,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股價上升途中的短期調整的開始;

  第二種是股價已在高位,主力拉昇股價的願望強烈,但在股價上攻的過程中獲利拋盤的壓力巨大,主力此時也順勢而為,在短期內跟著拋盤股價在很短的時間能回到低位。當這種情況出現時股價的形態將反轉。

  不管是在那種情況,當股價出現長上影,且成交量放量時都要關注,謹慎操作。

  長下影線的形成一般在股價調整期和股價底部形成的時候,形成的原因,一種是主力在股價底部形態形成的過程中股價離下一個支撐位很遠,或股價已到了120日線以下,主力試探未來股價低位的方法,主力運用對敲和掛單的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股價向下打壓,當主力感覺到股價再下探的過程中買入的願望強烈時即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股價拉回到高位,短時間內成交量很少,長下影形成。

  第二種股價在調整期,市場此時的分歧到了一個臨界點,空方打壓股價的決心很大,在短時間內大量拋盤,股價到低位後買入積極,空方此時知道低位臨界點已到,於是順勢而為短時間將單全收,長下影線形成。當股價頻頻出現長下影線時就要關注了,此時不是最佳買點,最佳買點出現在“三金叉見底”時,或上行趨勢已形成時。

  3均線是股價在特定日期的加權平均數,一般遠山在K線中常用的均線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均線,週期越短的均線運動的速度越快,改變走勢的時間越短,週期長的均線生成的日期較長,走勢的改變時間較長,週期越長的均線在反映股價趨勢上越真實,所以週期長的均線60日、120日線被用來判斷大盤未來的執行趨勢。

  各位散友對K柱和均線已有了解,現在開始講支撐位和壓力位。股票市場就是多方博弈的戰場,博弈的手段和方法層出不窮。“不戰而屈人兵”,自古以來就是兵法大家推崇的最高境界,這裡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較量,炒股也是一樣,心理因素在實戰中起著很大作用。支撐位和壓力位與其說是技術方面的反映,不如明確為心理方面的影響更大些。

  先講支撐位:股價在下探的過程中會在下探途中遇見各週期的均線,此時各週期的均線不會在同一高度上,各均線之間會有價差,如股價在上面的均線不能獲得有效支撐那麼股價下探到下一個均線處時的價差也就是股民的心理承受位。

  1。當股價突破一個均線繼續下探時,心裡價位被突破的股民開始出局,拋盤壓力在此時會徒然增大,此時如果接盤的願望不強烈時股價會繼續下探到下一個支撐位,在下一個支撐位重複上一個支撐位的過程。

  2。主力洗籌;主力在高位洗籌時也會注意不要洗到引起股民恐慌拋盤的

  價位,所以在此時會有長下影線的出現;主力在低位洗籌時也會防止低位搶入的股民,此時也會出現長下影線。

  ■何謂有效支撐■

  分為兩種情況一種股價在上行途中,一種是股價在下探過程中。

  1股價上行途中,股價在上行途中上穿壓力線,表現為K柱實體穿在均線上,有一種情況K柱實體未穿過均線,而是上影線穿過均線,這種情況不叫有效上穿壓力線。當股價上穿壓力線的同時成交量放量時股價有進一步跳上壓力線的可能,如股價上穿壓力線成交量沒有放大,股價上行的動力不足,後市有可能K柱繼續掛在均線上調整,以消化上行壓力。如果此時該股基本面變壞,股價會重性跌到壓力線以下。股價上穿壓力線的同時成交量放量的,股價在跳上壓力線後有可能會調整2-3天,股價調整期間的最低的那天的K柱實體的下緣沒有吞沒股價跳上均線那天的K柱實體,稱為“上升旗面完好”如出現這種形態,我們稱之為獲得有效支撐。

  2股價下跌途中,股價在下跌到均線處後K柱實體不再下跌,實體下緣始終貼著均線,股價不斷放出長下影線刺穿均線,同時成交量縮量。此時股價獲得有效支撐。第二種情況股價實體刺穿均線,成交量持續縮量,股價的實體始終掛在均線上成交量由逐步遞減到紅柱不斷放出,成交量溫和放量,綠柱時成交量縮小,此時股價獲得有效支撐,以上兩種情況多出現在股價低位盤整時。第三種情況,主力深度洗籌,股價會跌破均線,K柱實體在均線以下,但主力知道股民在支撐位的心理反應,所以股價在跌破支撐位後,主力有意識的讓圖形好看一些,陰K實體都會很短,成交量極度縮小,此時判斷是否是有效支撐的方法是股價在均線下陰K很短,成交量萎縮如3天內股價基本橫在均線下,可以觀望。如果股價在跌破均線的當天,或3天內放出中陰或長陰柱成交量放大,該股短期弱勢行情已定,股價將向下一個支撐位下探,堅決出局,等股價到低位時底部形態已出來時搶短。

  壓力位:股價上行的過程中會陸續遇到上方的均線,當股價靠近均線時,許多股民知道後市如股價不能有效突破均線,股價有可能會回撥到低位,此時一些在低位買入已獲利的股民會先出局,以待後市,如股價成功上跳均線且上升旗面完好的話,再介入。由於獲利拋盤的壓力較大,股價到均線下方附近時會進行短期調整,以消化獲利拋盤的壓力,這就是為什麼股價在均線下方附近上行壓力較大的原因,在各均線中由於60日、120日線顯示股價中期和長期執行趨勢,股價在60日、120日下方時心理因素在此時對股民的影響較大,所以在股價上攻的過程中遠山都會提醒散友注意60日、或120日壓力位。

  壓力就是說:在那一位置有許多以前套牢的籌碼,股價一到此間,就會有許多籌碼急於解套,丟擲,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股價下跌,就象有壓力一樣股價很難再向上。

  支撐是說:股價跌到某一價位,到了大量籌碼的進入價,許多人開始惜售不願再賠本丟擲,都在觀望,拋售少了股價自然較難再下跌,就象有支撐一樣。

  ■支撐線和壓力線畫法■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低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支撐線。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高點連成一條直線即得到壓力線

  用法:

  1、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支撐線又稱為抵抗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停止下跌,甚至有可能還有回升。這個起著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下跌的價格就是支撐線所在的位置。壓力線又稱為阻力線。當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時,股價會停止上漲,甚至回落。這個起著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繼續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線所在的位置。支撐線和壓力線的作用是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向一個方向繼續運動。同時,支撐線和壓力線又有徹底阻止股價按原方向變動的可能。

  2。支撐線與壓力線相互轉化一條支撐線如果被跌破,那麼這個支撐線將成為壓力線;同理,一條壓力線被突破,這個壓力線將成為支撐線。這說明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條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夠強大的股價變動突破。

  ■從K線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第一,5日、10、20、30、60、120、250日均線都是可以作為阻力線和支撐線的,這些線在股價下方,構成的是支撐;在股價上方,是壓力線也是阻力線。

  第二,成交密集區的價位。在目前股價上方,將是阻力位,股價反彈時會受到拋壓影響;在股價下方,則是支撐位。

  第三,前期的高點位是阻力位,上次到此位下調,說明該價位拋壓重,此次衝擊此點還會受到拋壓影響,因此還是阻力位。前期的低點則是支撐位。

  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點位。具體說:支撐位是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低點位置的價位,壓力位是股票在前一段時間裡從K線圖上看,成交較為密集的高點位置的價位。不過,這不是絕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有較大變化。

  ■阻力位和支撐位演算法■

  ***1***最簡單的是看前期圖形的高點和低點;

  ***2***其次是通過均線系統,讓前期的高點和低點與某一條或幾條均線系統吻合,這樣做出的均線系統會對K線系統提供支撐或者阻力比較複雜一點的,是利用趨勢線系統,這需要你對整個波段的行情進行觀察,劃出趨勢線更復雜一點的是根據波浪理論計算各個浪型的大小、結構,通過對浪型的確定來確定阻力位和支撐位;

  ***3***還有就是用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綜合判斷,這個計算過程就比較多了;

  ***4***最複雜的是對綜合判斷的結果做概率統計,計算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的結果所形成的矩陣的解集,並且使得這個解集符合目前行情的總的波動區間的合理分佈,然後從這個解集中提取阻力位和支撐位,這個方法的計算量相當大,我做過一次就再也不想做了,但是它很精確,可以精確到5個基點以內,適合做期權組合。

  阻力位和支撐位可以互相轉換的,當一個有效的阻力位***或支撐位***被有效突破以後,她會變成一個支撐位***或阻力位*** 其實真正的交易中,止損和止贏的設定和阻力位、支援位的關係不大,最重要的是,你在每一次做交易時,有沒有對你的交易盈利做出預期、有沒有對你的虧損做出最多限額。如果你只能虧損50個點,而阻力位或者支援位在100個點上,那個位置對你沒有任何意義,而你的盈利目標設定在阻力位或者支援位之外,可想而知你的這個交易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阻力和支撐時相對某一階段的行情的,沒有絕對的阻力或者支撐,所以對於交易來說,首先確定你在某一個未來的時間內的盈利目標和可以承受的虧損之後,再考慮在這個時間段內的行情所可能面臨的阻力和支撐所面臨的風險。說白了,沒有任何意義。

  在股市裡,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如果你想做股票做一輩子,我勸現在炒股的人,認真去學習股票知識和理論,不要每天等著別人推薦股票給你。別人可以告訴你買點,但是你不會賣,照樣被套。

  如何判斷當前個股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這個問題其實是股市很多新手包括老手都在腦海裡一直意淫的一個問題,意淫僅僅是意淫,意淫代表模糊!意淫代表你沒有系統綜合的去探究,那麼你還是沒有所得!要想有所得就得系統的說明白!只有這樣,意淫的東西才會是你腦海裡真正得到的!根深蒂固的!

  其實這個問題一說出來大家就可能又會開始意淫了,很多種方式判斷,但是就是不能系統的講出來,你是否有這種感覺??那本ID在這裡詳細的為大家開啟這扇阻止大家前進的千噸級的金門!!開啟你就會看到大堆大堆的黃金白銀,你如果打不開,那麼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在裡頭大把大把搶金了!!

  如何判斷當前個股的支撐位和壓力位?

  6種方法:

  ①趨勢:上升趨勢:上軌壓力位***高拋***,下軌支撐位***低吸***。下降趨勢上軌壓力位***高拋***,下軌支撐位***不吸***。震盪趨勢上軌壓力位***高拋***,下軌支撐位***低吸***。

  ②均線:股價在方向向上均線之上,該條均線為支撐線。股價在向下的均線之下,該均線為壓力線。如果股價方向與均線方向一致,那麼該條均線夠不成壓力或者支撐力。在均線的選取上依不同個股生命線的不同選取的均線也不同。某兩條相鄰同向的均線之間的距離越小,作用力越大。距離越大,作用力越小。均線光滑度越強,構成的作用力就越大!均線的角度越大構成的作用力也越大!

  ③缺口:1、股價處在缺口之下,那麼缺口將會形成之後股價一段時期的壓力位。該種情況如果股價之後衝到缺口之後掉頭往下走,那麼就是回抽確認壓力,之後還會繼續創新低!該種情況如果股價衝到上檔缺口之後解套缺口處套牢盤之後繼續向上說明有新多資金的強勢入場可以買入!2、股價處於缺口之上,那麼缺口將會形成之後股價一段時期的支撐位。該種情況如果股價之後回踩缺口之後立刻掉頭向上,那麼說明是一個回踩確認缺口強支撐的動作,那麼後市還會創新高!該種情況如果股價回踩到下檔的缺口處之後,選擇繼續向下那麼說明上檔壓力十足!缺口的支撐形成了現在的壓力!

  ④前期反彈高點與回撥低點:如果在前期反彈的高點遲遲不能上去,或者創新高無力,那麼說明這裡的壓力很大,出現大陰線確認壓力就是賣點!如果在前期回撥的低點遲遲不能下去,或者創新低無力,說明這裡支撐力很強,在這個敏感空間地帶出現大陽線確認強支撐就是買點!

  ⑤成交密集區:股價處在成交密集區之上,那麼成交密集區為後市股價回踩的強力支撐區域!如果股價處在成交密集區之下,那麼成交密集區將會成為後市股價回抽的一個強力壓力區域!

  ⑥黃金分割點:1、前一上漲波段的0.382、0.618為支撐位!0.382為強勢支撐位***即如果股價在此受明顯支撐說明股價強勢***,0.618為弱勢支撐位!前一下跌波段的0.382、0.618為壓力位!同理,0.382為弱勢壓力位***即股價在此位置受到明顯壓力說明股價弱勢***,0.618為強力壓力位!

  上述6種判定個股支撐位壓力位的方法的先後秩序是依據判定支撐位和壓力位的重要程度來排序的,忘大家注意這一點。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不常用的,例如:江恩角度線,江恩方正等但是最實用,最有效,最準確的就是上述6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