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調研報告

  產業扶貧是我國開展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之一,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扶貧能力各方面的建設對產業扶貧實施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也有利於對貧困問題的解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希望你喜歡!

  篇1

  xx市是山西省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目前扶貧物件規模依然很大,部 分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還很落後,特別是一些已經解決溫飽的群眾因災、因病返貧問題還很突出。中央提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我們通過深入貧困鄉村召開座談會、現場交 流、入戶調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呂梁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對策。

  一、呂梁山區貧困基本情況

  ***一***自然條件惡劣。呂梁山區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平均年降水量僅502.5mm,十年九旱,溝壑、光禿、乾旱成為鮮明的地理特徵。特別是部分偏遠山村 交通不暢,通訊落後,資訊閉塞,傳統產業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資源不能充分開發利用,沒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產業。

  ***二***農民素質偏低。勞動力文化素質低,既是貧困的結果,又是造成貧困的原因。許多貧困人口因貧困而失學,又因失學而成為新一代貧困人口。由於他們文化素質相對較低, 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與非貧困戶有 很大差距。加之貧困戶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落後, 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凡事都等國家和社會的救助。儘管有些貧困戶有擺脫貧困的願望,並不斷努力嘗試,但由於思路不清,觀念不明,缺少引 導,導致失敗,最終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

  ***三***子女上學致貧。近年來,隨著 農村經濟的發展,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或創業,有的舉家外出,農村大部分幼兒園和小學班級不齊,與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辦寄宿制學校,導致農村孩子幼兒、小學階段就 被迫外出上學。還一些家長為了照顧子女上學,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學校的城鎮,這樣增加了家庭負擔。而對於部分舉家外出打工的農民而 言,帶孩子去城鎮或城市上學,同樣無形中也加重了經濟負擔,對於尚未根本脫貧的農民更是不堪重負。經調查瞭解,一個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學生需10000-20000元 。一些貧困戶家庭往往為了子女上學負債累累。

  ***四***因災因病返貧。一方面,自給自足、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無法抵禦旱 、澇、風、雪、雹、霜和蟲害、疫情等頻發的自然災害。另一方面,貧困戶中有長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僅不能通過勞動獲得收入,高昂的醫療費用,導致一些農民債臺高築,甚至重新返貧。

  二、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經濟社會轉型增加了農民收入估算難度。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 的深刻變革,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程序加快,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元經濟相互交織混合發展,給準確調查核實農戶 收入增加了難度。加之,受農業經濟效益低而不穩影響,近年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勞務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眾的一些隱性收入較難掌握。

  ***二***農民素質偏低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由於農村教育的先天缺陷與後天 乏力,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思想覺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準,均等化思想比較嚴重。面對利益之爭時,互不相讓,給精準識別增加了難度。同時,貧困農民經濟基礎不 同,智力能力差別較大,導致幫扶要求千差萬別,扶貧措施難以滿足個性化要求。

  ***三***農村情況錯綜複雜增加了精準扶貧難度。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惠 農政策的陸續出臺和地方重大專案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各種矛盾日漸突出,特別是城郊型、工礦型農村顯得較為突出。一是換屆選舉中宗派勢力、家族勢力嚴重 ,有的農村政權甚至把持在黑惡勢力手中,有利可圖時很難做到公平、公正,引發了一些新的社會矛盾。二是隨著青壯年勞力大量流入城市,農村常住人口大都 剩下留守婦女、兒童、老人,實際長期居住人員不足三分之一,在農村實施規劃扶持專案中出現勞力緊缺和種植專案後期管護難到位的現象。三是一些農村幹部 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責任心不強,作風不民主,對貧困人口認識有偏差,認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是搞形式,扶貧到戶不一定能兌現,導致鄉村幹部對建檔立卡動態 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四是精準識別要求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差別到人,而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難以做到讓群眾心服口服。

  ***四***市場變幻莫測導致難以培育扶貧主導產業。市場經濟千變萬化,近年 來一些農產品、畜產品價格波浪式變化,農民難以摸清市場規律,無法規避市場風險,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經營思維,給一些農民形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和損失。一家一戶幫扶勢單 力薄,即使一村一戶搞了一品一業,由於市場發育不良,有的甚至遠離市場,造成產品滯銷,農民怨聲載道。儘管過去各級政府號召群眾辦了一些實體,搞了一些產業,終因市場 原因半途而廢,一直未形成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五***特殊的貧困特徵導致精準扶貧任務艱鉅。受諸多因素影響,貧困面大 、貧困程度深、返貧率高,仍然是我市目前最明顯的特徵。2013年,全市貧困人口還有75萬,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市,其中六個國定貧困縣的貧困人口 ***57.32萬***佔了全市的75.65%;農民人均收入較低,僅6186元,位列全省倒數第二,其中六個國定縣3489元,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 57.5%。除孝義、汾陽、文水外,還有6個國 定貧困縣、4個省定***插花***貧困縣,貧困層次不盡相同,要做到精準扶貧難度較大,而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覆蓋。

  三、開展精準扶貧的案例分析

  嵐縣上明鄉陽寨村由郝家山、上陽寨、下陽寨三個自然村組成,共有 246戶、910口人。2012年秋季,嵐縣扶貧辦安排該村50萬元的整村推進專案。面對農民貧困狀態參差不齊、智力能力差別較大、脫貧致富信心不足、等待觀望思想嚴重的現狀,鄉 、村兩級幹部立足公平公正,有序操作,初步探索出一條精準扶貧路子。

  ***一***因地制宜科學選定專案。經縣扶貧辦和鄉村兩級幹部聯合考察,綜合 分析認為養牛成本相對較高,養雞、豬疫病難以控制,價格波動較大,且從全國範圍來看處於飽和狀態,不宜發展。結合近幾年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禁牧影響了本地山羊發展, 加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羊肉比較環保觀念的影響,最終確定實施肉羊養殖。

  ***二***陽光操作確定幫扶物件***養殖戶***。為了確保整個操作過程公開、公 平、公正,鄉村兩級通過召開全體村民大會,要求村民自願報名。其中30多戶農民有意願養殖脫貧致富,還有部分農戶要求平分養殖專案,人人有份,然後將自己所得部分出售, 以此賺取一些現金救急。針對這一情況,鄉村兩級幹部組織群眾評議,首先否決了第二部分人的想法;然後針對30多戶農民,作出自籌資金300元/只購買肉羊的決定。經準備養殖 的貧困戶討論,認為300元/只價格較高,多數貧困戶拿不出錢;之後,根據市場行情測算,決定凡自籌資金200元/只的農戶都有資格享受幫扶政策。最後,通過報名、篩選、籌資 ,確定了30戶農戶,籌到現金8萬元。

  ***三***充分醞釀確定肉羊品種。經過養殖戶共同商討,認為本地山羊宜於山 坡放牧,不符合退耕還林政策,且圈養育肥慢。而藏西肉羊圈養育肥快,符合退耕禁牧政策,且適宜嵐縣氣候,所以選派養殖戶代表和鄉、村兩級幹部去青海大草原,以1350元/只 的價格購得藏西肉羊410只***其中,公羊10只***。

  ***四***結合實際肉羊分配到戶。根據自籌資金多少,支村“兩委 ”確定了每個幫扶戶的肉羊數量。其中,最多的農戶有20多隻,最少的4、5只。且在青海買羊時,鄉村兩級幹部就將所購410只肉羊打耳編號,回來後抓鬮取羊,很快將肉羊 分配到戶。

  ***五***農戶自願整合集中飼養。經過一段時間飼養,養殖能力較差的一些個 戶出現了向外拋售肉羊的想法,幹部發現這一苗頭後,及時制定了相關措施:一是母羊交易不準出村,只限於本村貧困戶之間;二是除非正常死亡,母羊三年內不準宰殺食用;三 是羯羊出售須經村幹部驗收,方可進行。最終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410只肉羊集中到了16戶農民手中集中飼養。從2012年秋到2013年春,實現了肉羊的正常飼養。經過一年時間氣 候適應,2013年秋,母羊開始產羔。

  截止目前,不僅410只肉羊儲存完好,而且繁殖了近200只小羊,按市場價500元/只算,一年 時間可收回投資10萬元,效益十分可觀。

  結合陽寨村貧困戶自發參與養殖的實踐,專案實施過程始終貫穿著“精準”二字 ,瞄準了全村幫扶產業——肉羊養殖,瞄準了幫扶物件——養殖戶,照顧到了不同個體,符合“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差別到人”的工作機制。 同時,整個操作過程從自願報名——民主評議——政策限制,嚴格按程式執行,是精準扶貧的最好實踐。

  四、開展精準扶貧的對策與建議

  長期以來,扶貧開發存在著貧困人口底 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專案指向不準的問題。

  通過基層的實踐操作,我們認為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應圍繞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和精準管理三 方面來開展。

  ***一***申報是基礎。組織動員群眾申報自己的收入情況,釐清群眾收 入來源,算清群眾年度收入總賬,是搞好精準扶貧的基礎。農民種地收入好算賬,打工收入很直觀,財產性收入比較固定,經營性收入相對隱蔽。所以,要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 讓其放下包袱,主動申請登記,從而彙總出每一戶比較符合實際的收入基數,作為村民相互對比和是否確定幫扶的依據。

  ***二***評議是手段。根據每戶村民上年度收入情況,組織黨員代表、 群眾代表進行民主評議。具體為:以村為單位,按照每戶家庭經濟收入情況,結合本村貧困人口指標數,從低到高進行分類排隊,然後選擇確定貧困戶。操作過程中可以將農戶大 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低保特困戶,智障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體弱喪失勞動力的,大病大災造成生 活困難而無力翻身的。諸如此類全部納入低保範圍,民政部門按當地農村低保標準進行復核,並負責建檔立卡,列為救助物件,加大救助力 度,把他們從扶貧物件中剔除出去。

  第二類是除特困戶外上年收入在全省確定的貧困標準以下,且有脫貧致富意願和能力,政府 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脫貧的農民,他們是呂梁精準扶貧的重點物件。針對各自的脫貧意願,有針對性地選擇致富專案,最好一個村選擇一個比較共同的產業,形成比較優勢。

  第三類是上年收入超過全省確定的貧困標準的農戶。政府要幫助這類農戶鞏固脫貧成果,防 止返貧現象出現。要從扶持政策、金融貸款、資訊提供等方面給予支援,調動他們進一步發家致富的積極性,從而使其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政策是界限。在申報和評議過程中,最難識別的是二、三類農戶。為 了便於民主評議和基層幹部掌握尺度,建議上級制定比較剛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為識別標準。二是有顯性財產***城鎮以上 城市有固定房產、門面,有轎車之類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數量的牛、羊牲畜等***的農戶為脫貧戶,有經營性實體,並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實力。三是識別過程要堅持公開、公平、公 正,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做到物件明確、程式規範、措施得當、效果明顯。具體識別過程要堅持以下幾個優先條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財產少的貧困戶優先 ;群眾貧困戶比黨員貧困戶優先;年老體弱的貧困戶比年輕力壯的貧困戶優先;獨生子女貧困戶比超生貧困戶優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貧困戶優先;村內現仍居住在危房,無 條件改善現狀且生活困難的農戶優先。四是根據金融等部門網上記載,還可制定一些比較剛性的限制措施。通過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幹部群眾便於掌握政策界限,便於操作,易 於消化矛盾。

  ***四***公示是關鍵。在代表們充分醞釀評議識別的基礎上,以村委名 義進行張榜公佈識別出的貧困戶,徵求群眾意見。在一定時間內徵求的意見提交代表再次醞釀評議,並進行二次張榜公佈徵求意見。經過二次徵求意見後,支部、村委會同代表共 同研究確定精準扶貧物件。經調查研究,認為三榜公示是保證精準識別、公平公正的關鍵所在。

  另外,在此常規方法的基礎上,操作過程中還可以將調查人口以多少 劃分,分割進行。根據貧困村實際情況,將農戶劃分成小組,由小組提出貧困人口物件,經群眾代表評議,這樣就可以減少矛盾,便於工作開展。

  通過自願申報、群眾評議、調查對比、 公告公示、建檔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任務。

  ***五***差別是核心。如何進一步提高扶貧工作 精準度,確保貧困物件有針對性的扶貧政策,讓措施看得見、摸得著、見實效,是精準幫扶的核心。通過多年來基層扶貧工作的實踐,我們認為幫扶到戶、差別到人是扶貧 工作實現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徑。具體來說,就是貧困物件精準識別出來後,將扶持物件分為兩類:一類是上年人均純收入中等偏下的農戶;二類是上年收入中等偏上的農戶。具體 精準幫扶過程中,要按照定物件、定目標、定政策、定措施、定責任的“五定”要求,把資金、政策和具體措施等精準“滴灌 ”到貧困物件身上,確保幫扶到戶工程達到預期目的。對中等偏下的貧困戶,因其智力能力偏下,經濟基礎較差,所以要採取點對點式的幫扶,或者叫差別到人,給 他們“吃偏飯”,在幫扶方面適當加大資金扶持額度。而對二類中等偏上的貧困戶,因其智力能力較高,經濟基礎較好,在結合大多數群眾意願,確定幫扶專案或選準 幫扶產業後,可以採取推進式幫扶。即,通過以獎代補、提供種苗、提供小額貸款或貼息,提供資訊、技術、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引導貧困農戶 發展種植、養殖或旅遊服務業,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同時,特別要注重同步發展專業合作社,以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水平,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六***分步是保障。針對呂梁山區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的實際,要按期實現全市75萬貧困農民穩定脫貧,必須精準管理,將幫 扶責任落實到人,分批分步推進。一是要在對扶貧物件建檔立卡的基礎上,每個貧困縣、鄉、村、戶都明確包 扶責任領導和幫扶責任人,簽訂限時定點消除貧困區域或個體貧困戶的責任狀,逐村逐戶逐個勞動力 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並進行網路、動態管理、考核和獎懲兌現。二是要把貧困村的幫扶分為兩輪,第一輪2015—— 2017年 ,幫扶6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使之率先脫貧;第二輪2018——2020年,幫扶剩餘40%的貧困村和貧困戶,確保按期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篇2

  一. 產業化扶貧的現狀

  從2003年到2007年的五年間,我縣累計用於產業化扶貧的新增財政扶貧資金***不包括老區建設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760.8萬元。這些資金按照專案檔案中的用途進行分類:第一,用於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也就是實施了“整村推進”貧困村面上的種植業和養殖業264萬元。第二。用於柑橘產業化建設184萬元,其中60萬元用於廣大農戶基地建設、124萬元用於龍頭企業。第三,46萬元用於魔芋產業龍頭企業建設和大戶。第四,46.3萬元用於蔬菜產業龍頭企業和大戶。第五,68.9萬元用於生豬產業化建設的龍頭企業和大戶。第六,14萬元用於茶葉產業龍頭企業。第七,40.5萬元用於藥材產業化建設。第八,18萬元用於桑蠶產業化龍頭企業。第九, 48萬元用於山羊及其它。另外還有31.1萬元用於商業其它非產業化扶貧方面。

  到2007年底,全縣的農業龍頭企業有16家被評為州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其中多仁食品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魔芋加工企業多仁食品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加工企業時珍堂巴東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金果坪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綠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鵬程繭絲綢有限公司、恆興公司是我縣各特色產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這些企業效益好,發展前景廣,對產業的帶動性強。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廣大貧困農民實現農業產業化的橋樑和紐帶,到2007年底,全縣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3個,擁有會***社***員1922人,可以帶動農戶25368戶。野花坪蔬菜專業合作社催化產生了全縣的蔬菜龍頭企業——綠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從而壯大和發展了我縣的蔬菜產業,同時也使成千上萬的貧困農民擺脫貧困走向了富裕。剛剛驗收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野三關大湖壩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縣直對口幫扶單位的支援和配合下,通過村黨支部、村委會及其廣大村民的努力成立了“永久蔬菜專業合作社”。永久蔬菜專業合作社不僅只是帶領本村農民脫貧致富,而且還帶動了周邊其它六個村的蔬菜產業發展;周邊六個村的農戶也自願加入到了永久蔬菜專業合作社,在蔬菜產業的帶動下也擺脫了貧困。永久蔬菜專業合作社是地方政權與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有機融合的典範,不僅經濟有了飛躍發展,而且還有效的促進了精神文明。官渡口鎮魏家 村村民楊敏採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發展生豬產業,通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擁有一萬頭規模的養豬場一個、年產2000噸飼料加工廠一座,並且還在八個行政村組建了“雙敏養豬專業合作社”,涉及農戶327戶。雙敏養豬專業合作社對本社成員實行“供飼料、供仔豬、供技術”的三供措施,有效帶動了官渡口生豬產業的發展。

  五年間累計用於產業化扶貧的新增財政扶貧資金760.8萬元,按照使用效果進行分類。第一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好、對產業帶動明顯並起到了產業化扶貧作用效果的資金投入有:1.綠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20 萬元;2.多仁食品有限公司7.5萬元;3.雙敏飼料有限公司7.5萬元;4.金果坪茶葉有限責任公司8萬元;5.鵬程蠶絲綢有限公司18萬元。以上五項合計61萬元,佔產業化扶貧資金總額的8.02%。第二類,用於“整村推進”貧困村的產業化建設資金264萬元***平均每個村3萬元***,除野花坪村和大湖壩村的產業化扶貧效果明顯以外,其餘的村產業化扶貧效果不明顯。效果不明顯的主要原因是“整村推進”的扶貧資金額度小,為了達到其它驗收標準而沒有用於發展生產或者說產業化建設上面,但資金使用公開透明,總的扶貧效果很好。第三類,用於柑橘產業帶基地建設的60萬元,目前還無法判斷其效果。第四類,用於科技示範、柑橘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的124萬元***兩個企業***,目前產業龍頭沒有形成,科技示範作用不明顯,資金使用情況不詳。第五,剩餘的344.8萬元產業化扶貧資金,佔五年來產業化扶貧資金總額的45.32%,沒有發現業主的申請檔案及其相關資料,沒有發現立項的檔案,沒有發現專案實施過程中檢查督辦的記錄,沒有發現專案竣工驗收的文字及其相關資料,沒有發現專案效益的隻字片言;縣扶貧辦具體從事專案管理工作的扶貧股也沒有人知道這些專案的來龍去脈,現在只能在檔案中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批文和下撥資金的通知檔案。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我縣的產業化扶貧可以概括為:上級重視,農民期盼;有人先行,成效顯著。但是,有限的扶貧資金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專案管理極端混亂。

  二.產業化扶貧的工作方向

  產業化扶貧是國家制定的“一體兩翼”扶貧開發戰略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從實踐還是從戰略上都完全可以肯定:實現廣泛而且高度的農業產業化是廣大貧困農民徹底擺脫貧困的落腳點和歸宿。產業化扶貧不僅涉及到千家萬戶而且最主要和最複雜的是涉及到千變萬化和激烈競爭的市場,產業化扶貧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圓滿完成複雜而艱鉅的產業化扶貧任務,應該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首先,重新提高認識,增強廣大幹部和群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產業化扶貧的目的就是要使貧困地區的社會經濟從本質上得到提升,改變傳統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社會的現狀,從而實現富裕文明的共同願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產業化扶貧和貧困地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是相同的,因此,產業化扶貧理所當然的應當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落腳點。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是不可逆轉的世界潮流,如果不實現產業化不僅不能融入市場經濟的廣闊舞臺而且只會更加貧窮和落後。要加大宣傳力度使貧困地區的廣大幹部和群眾充分認識到產業化扶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形成共識與合力。只要萬眾一心並齊心協力,產業化扶貧就一定會出現新的可喜局面。

  第二,廣泛發動群眾,提高農民社會化大生產的組織程度。廣大貧困農民都是純樸善良的,但是小農意識和區域性眼前利益仍然還是很普遍,從而導致產業化扶貧所需要的社會化協作生產的合作意識不強。產業化扶貧的最終結果肯定會給廣大貧困農民帶來巨大的利益和好處,但是在這個巨大利益和好處還沒有實施之前廣大群眾的懷疑觀望態度我們應該理解。為了解除群眾的觀望懷疑,我們一方面要做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設定現實的利益引導機制。這個現實的利益引導驅使機制就是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無償的財政資金扶持,讓農民沒有風險可以享受到合作經濟帶來的更大利益。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僅可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而且相應的產業也就會自然形成。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僅可以避免盲目發展龍頭企業的經濟風險,而且貧困農民的主體地位和經濟利益也更加有保障。巴東的成功案例已經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可以促使產業龍頭企業的形成,產業龍頭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也離不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支援與配合。

  第三,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正確引導。無論是從自然地理環境還是從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貧困地區每處都不盡相同,這一客觀現實決定了產業化扶貧必須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和採用統一的方法模式。對於產業的確定要根據各地不同的自然氣候條件和農民的種植***養殖***習慣並結合市場發展前景,彙集相關方面的專家進行綜合分析和論證。在此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和扶貧資源的可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也就是要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產業化扶貧規劃。科學可行的產業化扶貧規劃不僅能夠對廣大農民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吸引社會資本及其生產要素參與到規劃產業建設之中。真正科學合理的產業化扶貧規劃完全可以使我們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起到“引窩蛋”的作用,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扶貧資金的效益。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化扶貧規劃還可以避免盲目決策帶來的損失,同時也還可以防範套取和貪汙扶貧款現象的發生。

  第四,對外開放,融入市場。開啟山門招引八方商客,這並不是什麼新觀點和新方法,而是別人無數成功經驗的總結。改革開放已經有三十年,我們之所以仍然還很貧窮就是因為對外開放不夠、融入市場不夠。產業化扶貧就是要通過對外開放、融入市場使我們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從而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對外開放?怎樣融入市場?儘管對外開放融入市場涉及到眾多一系列複雜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利用我們現在已有的條件可以做很多有益於對外開放融入市場的工作。縣鄉所有扶貧幹部都配置有電腦,利用網際網路絡將我們產業化扶貧的具體專案進行廣泛的釋出,幫助專案單位尋找合作的客商和市場。我們擁有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客商擁有市場優勢和資本優勢;尋求優勢互補、實行互利共贏不僅只是我們產業化扶貧專案的需要,而且也是客商壯大發展的需要。只要我們廣大扶貧幹部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一定有能力和可能為產業化扶貧專案開啟進入市場的大門。即使是我們達不到這一理想之目的,但至少可以避免盲人騎瞎馬的產業化扶貧。

  第五,依靠科技,揚長避短,發揮特色,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貧困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決定和限制了大宗農產品不可能具有市場競爭優勢,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和遵從這一客觀現實。但是客觀公正的大自然同樣也賜予了我們眾多別具特色的農業品種。產業化扶貧就是要將這些別具特色的農產品發展成為產業,並且形成現實有效的經濟支柱。“有批量的不值錢,而值錢的沒有批量”。這就是貧困地區農業經濟現狀高度準確的表述,前者屬於產業鏈條不健全,而後者屬於產業還未起步;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需要進行產業化扶貧。要依靠廣大農業科技人員並充分發揮他們在產業化扶貧中的作用,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要使產業化扶貧政策和專案向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傾斜。只要我們的產業化扶貧政策能夠真正發揮最廣大科技人員的作用,並且選準特色優勢農業資源進行產業開發,我們應該堅信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不會遜色於發達地區的大宗農產品。

  第六,增加產業化扶貧公共需求的投入,搞好必要的公共需求配套服務。大量的事實充分證明,凡是產業化扶貧有起色和搞得很好的專案都不是依靠的扶貧資金,而凡是準備依靠扶貧資金搞的所謂產業化扶貧專案沒有一個有起色;事實上僅僅依靠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也不可能實現產業化。但是,所有產業化扶貧專案都需要公共投入,而這些公共投入對於專案業主一般都是不願投入和風險相對較大的投入,因為這些公共投入多半不會形成有形資產,也不會有直接的收益。目前產業化扶貧專案普遍缺乏公共投入,即使有起色的產業化扶貧專案也不例外。這些公共投入包括:產業化扶貧專案的可行性研究論證、科學合理的產業化扶貧規劃、規劃產業的對外宣傳和廣告、相關必要的技術和資訊、生產經營人員的技能培訓、獎勵和激勵基金、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以及必要的水、電、路等硬體建設諸方面。我們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必須而且可能在公共投入方面有所作為,這樣不僅可以體現服務型政府的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對產業化扶貧會起到又好又快健康發展的作用。

  三.存在的困難及其對策

  搞產業化扶貧最大的困難和障礙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完全可以肯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會說是缺少資金。只要高度負責的對產業化扶貧進行認真仔細地研究就會發現——缺少資金說是錯誤的。其實,我們進行產業化扶貧最大的困難和障礙是廣大民眾普遍缺乏堅定不移的創業精神和具有開拓創新並且有奉獻精神的眾多領頭人。要有效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需要採取以下四個方面的對策。

  第一,要營造一種全民創業文化氛圍。產業化扶貧需要創業文化的引導,要實現最充分更廣泛的產業化扶貧,成敗的關鍵在於廣大民眾實現產業化的強烈願望和鍥而不捨的頑強追求。要把這種強烈願望和頑強追求精神熔鑄成為一種“不畏艱險、勇於開拓、大膽創新、敢為人先、務求實效”的產業化扶貧之魂。凡有識之士都注意到了浙江經濟繁榮的背後,創業文化在起著強大的驅動作用。這種創業文化是一種人文環境氛圍,是一種人們普遍認可並追求的價值觀。我們的創業文化要使貧困地區的人們普遍有一種危機感和尋求突破、求得生存、爭取繁榮的強烈慾望——這些浸透人心的觀念,有助於孕育出智慧之花和財富之果。扶貧開發創業文化還包括行之有效的快速形成貧困地區獲取社會平均利潤和高額壟斷利潤的長期穩定可靠的來源渠道的方法——也就是如何使我們的產業發展成為經濟戰略聯盟網路體系的科學方法。這個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比給予資金扶持更重要更起作用。

  第二,要發現、培養和啟用農村能人。農村確實存在一批能人,他們認識問題深刻,事情看得比較長遠,具有積極進取精神,對於新生事物反應敏銳,對種植***養殖***技術熟悉有的甚至還很精通,對市場也有了解有的甚至闖蕩市場多年;在當地普遍具有感召力和號召力,他們的家境在當地顯得比較富裕,這些就是農村能人的標誌。我們的產業化扶貧需要得到這批農村能人的支援,我們的產業化扶貧政策要使他們看到更大的希望和更加美好的光明前景,我們所設定的產業化扶貧專案要有利於他們帶領廣大農民參與到產業化扶貧中來。要廣泛宣傳產業化扶貧政策,教育廣大農民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產業化扶貧並不是給錢給物,而只是幫助他們尋找一條走向廣闊市場的道路。事情需要他們自己去做,路需要他們自己去走。

  第三,要召回一批學有所成並且在發達地區打拼和訓練有素的大、中專學生返鄉創業。產業化扶貧就是要培養和造就一支貧困地區的創業大軍,而這一批學有所成並且訓練有素的學生就是這支創業大軍的代表和先鋒。思鄉之情人皆有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鄉富裕文明也是人之常情,廣大莘莘學子的這種情懷甚至更濃。我們的產業化扶貧政策要激起他們更加濃厚的思鄉情懷,促使他們更加熱愛家鄉,並且義無反顧地回來建設家鄉。要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要使他們充分地認識到家鄉產業化扶貧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光明前景,要使他們對產業化扶貧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和歸宿感。對於即使人不能回來的心也要招回來,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使他們在技術、資訊、市場以及資金等方面對產業化扶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

  第四,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扶貧資金激發廣大民眾投身於產業化扶貧的熱情。巴東產業化扶貧的現狀不僅不能激發這種熱情,反而令人心寒——在專案的執行過程中嚴重違反專案管理程式、高度暗箱操作,故意製造混亂破壞正常專案管理秩序,千方百計躲避正常的監督和管理,最終沒有扶貧效果。針對如此現狀,只要稍微具備正常邏輯思維的人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暗箱操縱者有故意貪汙扶貧款的主觀企圖;從鉅額扶貧資金如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的結果來看,掌控產業化扶貧專案的暗箱操縱者有貪汙扶貧款或者夥同專案業主貪汙扶貧款的重大嫌疑。儘管我們的調查研究無權對此定性結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一客觀事實給我們的產業化扶貧帶來了陰影和阻力。如果明知有問題而不查處,這本身就是對這種行為的默許承認和支援,勢必仿效者會越來越多,即使人們不仿效也很難形成對產業化扶貧的高度熱情。

  為了激發廣大民眾投身於產業化扶貧的熱情,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有限扶貧資金的效益,為了扶貧專案的規範化管理,建議在紀檢監察部門的主持下對調查期存在疑問的扶貧專案進行清理和整頓。

  篇3

  產業扶貧是通過產業的培育、發展和壯大,來實現帶動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從長遠角度來看,其意義非常重大。如何更好推進產業扶貧,提高扶貧效益,壯大縣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調研課題。石門縣扶貧辦帶著破解產業扶貧發展難題的思考,深入13個鄉鎮、場20多個村居進行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整理如下:

  一、石門縣產業扶貧取得的成效

  石門縣是典型的貧困山區農業縣。到2012年末我縣貧困人口為16.31萬人,佔全縣總人口67.9萬的24.02%,佔全縣農村人口57.5萬的28.4%。近年來,我縣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通過多年努力,我縣逐步形成了柑桔、茶葉、高山蔬菜、馬頭羊、烤煙等主導產業。特別是近五年來,我縣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200多萬元,扶持農業主導產業,新發展柑橘14200畝,茶葉12300畝,菸葉5700畝。發展肉牛11000頭,山羊13000只,擴種南竹3700畝,發展高山蔬菜3500畝。 二是產業品質不斷提升。多年來,石門狠抓柑桔、茶葉、烤煙等特色優勢產業的品質。每年投入500萬元左右的扶貧資金用於產業的品種改良和科技培訓,目前柑桔獲有“中國早熟蜜橘第一縣”、“中國柑橘之鄉”、“全國柑橘出口示範基地”等稱號。白雲山有機茶通過歐盟認證,“石門銀峰”品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烤煙進入了芙蓉王高階菸葉生產基地。

  三是龍頭企業不斷髮展。以扶持企業發展為依託,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促進產業發展,五年來為節節高公司和金湘源、壺瓶山茶葉公司等龍頭企業爭取到了360萬元的財政貼息,落實貼息貸款1.2億元,帶動8萬多人產業增收。今年我縣還爭取到了500萬的茶葉產業專項扶貧專案,其中350萬元用於新發展茶葉和防控燈的購買,150萬元用於茶葉加工企業裝置投入貼息,已規劃發展優質茶葉基地6120畝,扶持茶葉加工企業四家。現基地及企業廠房建設都已開工啟動。

  四是特色產業不斷興起。近年來,我縣在產業扶貧方面開始探索發展油茶、金銀花、旅遊、勞力輸出等特色產業。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扶持到戶政策,已發展良種油茶3000畝,金銀花500畝。旅遊業形成了三個核心板塊:壺瓶山-東山峰高山生態度假區板塊、維新-仙陽湖休閒養生區板塊、夾山-蒙泉湖禪茶文化產業園板塊。通過“雨露計劃”對勞動力進行轉移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引導貧困村農民外出務工每年達3萬多人,人平年勞務收入2萬元以上。

  二、我縣產業扶貧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經過多年的扶持發展,我縣柑桔、茶葉、馬頭羊、高山蔬菜、烤煙等產業雖初具規模,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缺勞力。從目前來看,貧困地區家庭收入主要還是靠外出打工的勞務收入,所以農村的中青年勞力基本都已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一無現代生產技術,二無體力,要實現產業的擴規和提質都很難。

  二是缺技術。我縣雖然有一批專業技術人員,但由於本縣沒有高等農業院校和農業方面的科研院所,真正的高水平的農技專家人才很少,特別是在油茶、核桃、金銀花等新興產業方面的技術人才就更少。

  三是缺資金。目前我縣產業扶貧到戶資金主要是“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專案資金,但這部分資金政策性很強,每人每年只能扶持400元,而現在一隻羊要1000元左右,一頭牛要5000元左右,所以產業扶貧方面的資金還有待進一步增加。

  四是缺企業。我們在下鄉調研時發現很多村茶葉產業有了一定規模,但方圓幾十公里沒有一家茶葉加工企業,只有等販子上門收,價格自然就低了很多,群眾致富難。

  三、做好我縣產業扶貧的對策建議

  目前制約我縣農業產業建設的因素主要有勞力、技術、資金和配套企業。要打破這些制約因素,我們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用活土地資源。一是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實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將沒有勞力進行耕種的農戶土地集中起來,採取入股、租賃、轉包、讓包、互換、託管等多種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式給有能力的大戶或引進外來老闆進行產業發展。二是條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採取成立農業互助社、農業合作社,將勞力集中起來進行互幫互助發展生產。

  2、強化技術支撐。加強與農業院校或農科所的聯絡,由縣裡給他們提供科研基地,請他們派專業技術人常駐我縣,對各個地方的產業發展進行調查研究,指導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儘量不做無用功。

  3、加大金融扶持。政府應督促指導相關金融部門加大產業扶貧資金支援力度。要克服懼貸心理,可採取涉農站所或村級組織提供擔保的形式鼓勵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給貧困農戶發放貸款支援產業發展。

  4、延伸產業鏈條。要積極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單項產業集中連片發展到500畝以上的區域或附近要相應建成加工企業,同時要採取加大扶貧貼息貸款發放數額和覆蓋面及落實有關減免稅費優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對扶貧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貧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建成一批大型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解決老百姓“賣難”和“賤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