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黃鸝鳥的謎語

  黃鸝為著名的食蟲益鳥,鳴聲悅耳動聽,很受人們的喜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有關黃鸝鳥的謎語,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黃鸝鳥的謎語

  牛與 一行白鷺上青天 打一動物

  解釋:黃鸝鳥

  曾笑蝸牛吃葡萄,也偕豔羽悅耳鳴。生性膽小藏樹間,志摩有詩齊同名。

  解釋:黃鸝鳥

  描寫黃鸝的句子

  一籠打盡九籠贏紅色的爪子在黃色羽毛的襯托下更加突出了黃鸝的美麗。怪不得說“紅配黃,亮堂堂”呢!

  時一群黃鸝“呼”地扇翅騰起,星星點點,彷彿是節日裡綻開在天空中的鮮黃色的禮花,豔麗悅目。

  黃鸝的巢十分精緻,多築在高大的闊葉樹上,形如深杯,懸掛在樹梢的水平方向樹枝上,如同搖籃一樣,然而卻十分堅固。

  黃鸝的叫聲如行雲流水極為動聽,猶如西洋樂器中的黑管吹奏,音調美妙多變,平時常作“嘎棗嘎棗嘎”的單聲;有時是中等速度的“快棗來棗買棗山棗藥噢”;有時又是連珠般的“快來坐飛機棗”;有時還能發出尖厲的似老貓的“啊棗兒棗”的叫喚聲。

  黃鸝鳥兒連睡覺都不跟別的鳥兒一樣。每當夜幕到來時,黃鸝就飛到杆子上,把它那金黃色的毛絨絨的身子捲成一個大圓球。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一個“小毛球”立在杆子上,我不說,你還真不知道那是小鳥黃鸝在睡覺呢!

  黃鸝鳥的歌聲也是遠近馳名的。每天早晨,人家從不睡懶覺,早早的起床,還“嘰嘰喳喳”的把我也叫了起來。“嘰嘰喳喳”好像是在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際在於晨”呢!每當我放廣播的時候,小黃鸝也爭著說、唱,把一家人都逗笑了。

  黃鸝鳥的基本介紹

  黑枕黃鸝體長約25釐米,通體金黃色,背部稍沾輝綠色;由額、眼、通過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寬闊的黑紋;兩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紅色;嘴峰粉紅色;腳鉛藍色。黃鸝不但羽衣華麗、鳴聲也悅耳,繁殖期雄鳥常發似貓叫的鳴聲。鳴

  聲清脆,富有音韻,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聲音。黃鸝屬軟食鳥,剛捕獲的野生黃鸝,常會因膽怯而拒食漸漸體力衰竭而死亡,因此開始要進行人工填喂。以長2釐米、寬1.5釐米外裹點頦粉的瘦豬肉或牛、羊肉條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傷鳥嘴。同時,在食罐內放入粥狀點頦粉,表面撒上一些黃粉幼蟲,誘其啄食,並且不放水罐,促使黃鸝飲食罐中表層的水利於“換食”。隨著黃鵬自己取食情況,逐漸減少人工填食次數,一般7~10天即可達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黃鸝“換食”期間,籠內宜暗,可用畫眉的板籠或用其他用籠罩套起的鳥籠。初期儘量保持安靜,除填食外不要輕易窺探或驚動,待能自取食後,再逐漸開啟籠罩。

  野生的黑枕黃鸝繁殖期為5~8月,巢築在近樹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籃狀,以麻絲、碎紙、棉絮、草莖等編成。每窩產卵2~4枚,粉紅色,帶有紫紅色的斑點。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鳥擔任,孵化期14~16天。育雛活動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擔任。雛鳥的食物全部是昆蟲,初期以蛾類的幼蟲為主,中期及末期則輔以蛾類和小型的蟬類等。哺育期約為16天,雛鳥離巢後的最初1~2天仍由親鳥哺食。幼雛出巢後不久,約在8月下旬就開始南返。

  黃鶯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鳴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古人把它的鳴囀稱為“鶯歌”、“黃簧”,是詩人經常歌詠的物件。古人以鶯音入詩者,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鶯歌暖正繁”、“暖入黃簧舌漸調”、“夏木陰陰囀黃鶯”、“隔葉黃鸝空好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樹樹樹梢啼曉鶯”等。

  《世說新語補》載,南朝劉寧時的戴墉最愛聽鶯,春天他常“攜雙柑斗酒”出遊,問他去哪裡;回答說:“往聽黃鸝聲”。杜甫也愛鶯聲,他的《鬥鶯》詩云:“啞吒人家小女兒,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擬人手法把花枝後面的鶯鶯,比成是妙齡少女的歌聲。當今,人們常把少女的語音稱為”燕語鶯音”,大概就是源出於杜甫的詩句吧。

  黃鶯為樹棲性鳥類,不到地面活動,常成對穿梭飛行於綠樹叢中,古人稱為“鶯梭”。巢似搖籃,深環狀,用乾草、枯枝、竹葉、草莖做成,再用細根、卷鬚及蛛絲綴合,內鋪松針、獸毛、草穗,懸掛於柔弱的枝柯梢頭,隨風搖曳,很難獲取。它的營巢技術,頗似女性的細心和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