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詩兩首課後反思
《兒童詩兩首》本節課由《我想》和《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今天我們上了第九課《兒童詩兩首》,學生對詩歌非常感興趣,我先讓孩子從整體上比較兩首詩的不同,大家說的不錯,比如第一首是分小節寫的,全文只有一個標題,而第二首詩有三個小標題。在體會押韻時,在引導下,孩子們也能發現詩的韻腳。
接著我們描繪了詩帶給我們的畫面和感受,學生說的不錯,尤其是在說《童年的水墨畫》的《溪邊》時,有的孩子從顏色上理解意思,說前三句都是在寫綠色,而到了第四句就寫到了“紅”蜻蜓,真是“萬綠從中一點紅”呀!我當時就肯定了她的感受,想的非常細緻!
最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比賽朗讀自己喜歡的詩歌,大家積極準備,在比賽朗讀環節,每個小組各顯其能,讀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評價小組朗讀效果時,我採用了建議的方式,比如:朗讀的聲音要響亮,最好要把身體站直,這樣聲音才能更好地傳出來,在我的建議下,第二小組吸取了第一小組的教訓,但感情又不夠,我繼續建議,如果你想讓別人陶醉,不僅聲音要響亮,自己先要入情入境,能有這樣你才能打動別人,第三小組終於按照要求朗誦了出來,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我的評價:你們幾個人的朗誦,就像一首和諧的交響樂,各盡其職,如入天籟之音,好!也許這個評價有些言過其實,但孩子們在朝著目標努力著,真是高興!
晚上佈置了改寫《溪邊》的家庭作業,有很多孩子能把文中那種美的意境表達出來。
篇2
今天,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兒童詩兩首》,一首是《我想》,這首詩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嚮往;另一首詩是《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達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兩首詩充滿了童真童趣,其想象大膽,語言簡煉,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讓人進一步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本節課,我沒有過多的分析講解,沒有課件演示,我只是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詩歌,讓學生通過朗讀,展開想象,腦海中浮現出詩歌描繪的美麗畫面,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願望,最喜歡哪個畫面,並說一說喜歡的理由,讓學生對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有自己的補充和拓展。邊讀邊想,邊讀邊體會,體會之後再讀,與作者一道沉浸在一連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樂中。同時,讓學生真正感受閱讀的樂趣,我覺得這才是美妙的課堂教學,這才是審美閱讀,這才應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境界。
篇3
現在的語文課堂,有些教師可能過分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了,可能過於注重讓孩子理解課文內容的緣故,教學中常常不自覺地、按圖索驥式地帶著孩子機械閱讀文字,並不恰當地以實物或某些媒體漂亮的畫面,來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對課文的閱讀感受、想象、體驗和理解。殊不知,“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閱讀那些文學性較高的敘事類、抒情類文章,應該十分重視和引導孩子展開個性化的審美閱讀,通過反覆誦讀,啟發他們在學文識字、感悟積累語言的同時,設身處地與作品裡的人物進行對話,展開心與心的交流;啟發他們寄情於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對號入座”式的解讀作品,或機械地以所謂的“直觀”的圖畫、景物等來影響、干擾或替代孩子們自由自在的“悅讀”。
語文課堂就應是學生快樂的天地,就應是一門陶冶人的藝術,就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應讓學生走進自信的大門。教師就必須重視朗讀、重視指導朗讀的方法、重視創設朗讀的情境,真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美麗風景。
- 兒童詩兩首課後反思
- 幼兒園繪本插圖教程課件素材圖片
- 繪畫動漫人物鉛筆畫
- 幼兒園老師的正能量名言語錄
- 長期對著電腦要怎麼保護眼睛
- 教師個人年度工作總結範文
- 屬鼠的白羊座血型
- 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高考物理力和物體的平衡知識點
- 材料表面工程技術論文
- 女人腎不好有那些常見症狀
- 小孩早上咳嗽是什麼原因
- 春天到了的小短文
- 女人情感勵志語錄
- 筆記本配置選擇檢視的方法
- 關於生命安全的朗誦詞稿
- 臺式電腦時不時突然關機怎麼辦
- 補繳社保卡流程
- 油字在上木柴和火在下打一成語的答案
- 區域網內印表機連線不上怎麼辦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