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坐月子注意事項

  很多人認為,秋高氣爽的時期很適合坐月子,但是新媽媽不能吹風,還要注意保暖,那麼秋天如何坐月子比較好呢?一定要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來注意。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秋季如何科學坐月子、秋季坐月子攻略等問題的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1、秋季也是大豆的豐收季節。新媽媽可以讓家人採購些新收穫的大豆,每天做成豆漿飲用。與其他季節的大豆相比,秋天的新大豆所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都要豐富許多。

  2、用秋天新的山藥煲鍋山藥木耳排骨湯,不但能起到補氣健脾、清胃順腸、補血和血及強腎的作用,有助於增進產婦食慾,還能改善產婦血虛症狀,促進體內毒素快速排出。

  3、很多老人認為,坐月子不能刷牙,其實刷牙是可以的,不然一個月不刷牙,不但有口臭,牙齒也會壞掉,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后,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只要體力允許產後第2天就應該開始刷牙,最好不超過3天。

  4、坐月子可以洗頭嗎?很多女性關心秋季坐月子能否洗頭、洗澡的事情。一般來說,產後一週可以洗頭、洗澡,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後可以洗淋浴。

  5、坐月子時要排產後惡露。最好每天使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護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不然下體感染引起婦科病,就自己受罪了。

  6、要注意室內溫度和溼度。因為白天氣溫較高,室風的溫度也會上升,如果溫度在25-26攝氏度,可不必開空調,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就可以了;如果氣溫高於28攝氏度,就應當輕微開窗通風或短時開空調以便使室溫合適。

  7、一般,秋天有兩個特點:風和燥。剛生產後的媽媽由於身體較虛,應當避免在通風處乘涼,如果室外有風,那麼室內通風時應避免過堂風,可以將一個方向的門窗開啟,將對面門窗關閉,如果風很大,則有在產婦居住的房間內儘量不要開窗以免受風。

  8、適當的室內溼度不僅可以使媽媽舒適,對於新生寶寶更是重要,由於寶寶的面板很嬌嫩,乾燥的空氣會對他造成傷害,適當的溼度對於寶寶的健康非常有益。

  9、秋天風多,產婦一旦到室外去,一定要戴頂薄帽,以免受風感冒。

  10、由於秋天溫差較大,應該注意及時更換衣服,中午較熱的時候可以適當少穿,但仍應穿長褲較薄的衣衫,穿布襪和平跟布鞋。產褥期本來褥汗就多,不要再特意加衣服,以免大量出汗,反而容易感冒。

  11、如果本身褥汗很多,就應該說增加食物中的鹽含量,以保證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12、晚上溫度比較低,不要開窗睡覺,並且注意加蓋適當厚的被子,以保暖不過熱為度,晚上起來餵哺嬰兒的時候,不要因為過急而不穿衣服,以防受涼。

  13、對於剖宮產和會陰側切的產婦,因為身體有刀口存在,更應當注意大量出汗而影響刀口的癒合。保持切口處乾燥是刀口癒合的重要條件之一。

  14、其實正常妊娠時,體重增加應當在10-12.5千克左右,這些重量包括媽媽體內水分渚留、羊水、胎兒及胎盤的重量。分娩後,羊水、胎兒及胎盤排出可以減少5-7千克的重量,產褥期通過排汗和小便利又將體內渚留的水分排出,等到產褥期後,體重就基本接近懷孕前了。但是,相當一部分媽媽在孕期體重增加超標,產後體重仍明顯高於孕前,減肥成了許多媽媽的心病。至於體重增加過多的產婦,也沒必要過於擔心,注意產後進食適量,減少脂肪攝入,隨著寶寶及上班後體力活動增加,體重會逐漸恢復,不要急於一時減肥。產褥期不要刻意減肥,適當飲食,保證母乳充足,體重便會自然下降。

  15、孕期由於生理變化使得身體韌帶鬆弛,盆底肌張力減低,腹部脂肪增厚,適當的運動對體力的恢復還是很有必要的。

  16、順產的媽媽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第二天就可以進行少量的四肢活動,但動作要緩,運動量要小,要知道活動的限度,首先是在保證休息的情況下適當活動,其次逐漸恢復體力,產褥期過後才能談到“體能訓練”。

  17、產後一週後可能做收縮肛門動作,以得利於盆底肌的恢復,也可少量做恢復腹肌功能的動作。

  18、有會陰側切的媽媽,因為側切時將盆底肌肉剪開,雖然產後幾天縫線已拆除,但肌肉的癒合尚待時日,所以,收縮肛門恢復盆底功能的訓練應在產後6周後再開始,下肢的活動也相應比順產產婦晚,而且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影響了刀口。

  19、剖宮產的主要是腹部有一個刀口,一般肌肉只是被向兩側鈍性拉開,並沒有被剪斷。恢復腹肌力量的仰臥起坐等級最好在產後2-4周進行,量亦要少,不要活動過強。而盆底肌沒有受損,可以在產後數月內即可進行相應鍛鍊。

  20、秋天不像夏天那麼炎熱,正是滋補的季節,對於新媽媽來說,秋天坐月子沒有了夏季進補的諸多禁忌,但是也並非補得越多越好。秋天除了進補一些魚湯、雞湯、豬蹄湯,還應當加入一些滋陰的食物,以對抗秋燥對人體的不利,如梨水、銀耳湯等。而補氣較重的人蔘、甲魚等級應適量食用,不宜過多。

  21、產後虛弱,許多家人會很注意補血,常用的有大棗、動物肝臟、阿膠等,應當注意,這些補氣養血的東西進食過多反而會容易影響產婦的進食,應適當進補,多而無益。

  22、很多產婦產後立即進食大量湯水,但是母乳量仍然不足,很是著急。其實沒有特殊情況,母乳會逐步增多,逐漸滿足孩子需要,急躁的心情反而會影響下奶。如果母乳不夠,可暫時補充奶粉,並且讓寶寶定時吸吮乳頭,隨著時間加長,一定會有母乳。

  23、秋天正是瓜果豐收的季節,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纖維素,對於產婦體力的恢復和腸道健康皆有益處。但應該注意不要食用過涼的水果,不要空腹吃水果,也不能吃過於酸、短期刺激性過大的水果。更要注意的是不可貪多,每日一次,少量即可。

  24、正在坐月子的新媽媽可以適當吃點野菜。因為野菜養分豐富,與栽培蔬菜相比,蛋白質高20%,礦物質含量也多。以蕨菜為例,其鐵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為大白菜的13倍、1.6倍和8倍。又如馬蘭頭,含鐵量是蘋果的30倍,是橘子的10倍。

  25、秋季盛產的綠葉蔬菜中,最著名的要屬菠菜和甘藍了。菠菜含有豐富的葉酸和鋅,甘藍則是很好的鈣源。

  26、月子期,每天如能保證吃上一大盆蔬菜沙拉,那就最好不過了。甘藍、洋蔥、番茄、紅黃彩椒和黃瓜,加上一點鹽和橄欖油拌勻,不但能促進食慾,更可以滿足哺乳期母親一天所需的大部分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有助於產婦溫和補身,身體儘快康復。

  27、秋天收穫的堅果種類也很多,比如花生、栗子、核桃等。脂肪是產後婦女的健康和保證乳汁質量所必需的,專家建議,每天適量吃些堅果,可以用它們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來代替油脂和肉類中的飽和脂肪。但由於堅果的熱量和脂肪含量較高,每天的攝入量不要超過28克。

  28、產後飲食不宜大補。滋補過量的媽媽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媽媽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29、禁食寒涼、辛辣。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祕、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秋季科學坐月子的方法

  保證吃好、休息好

  由於分娩會給產婦的身心造成極度勞累,所以分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新媽媽美美地睡一覺,家屬不要輕易去打擾她。

  睡足之後,應吃些營養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多喝水。

  為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平衡,新媽媽應適當多吃些富含優良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蝦、瘦肉、牛奶、禽蛋、豬肝、豆腐、豆腐乾、豆腐腦及豆漿等,這些食物還具有促進乳汁分泌及增強機體免疫的功能。

  蔬菜和水果是坐月子的新媽媽不可缺少的營養佳品。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幫助產婦消除疲勞和增進食慾,還可增強身體抗感染能力。尤其是黃瓜、西紅柿、柿子椒、油菜、小白菜、苦瓜、茄子、西瓜、鮮桃和桂圓等,富含維生素C,經常調劑食用對防止產道感染極為有益。

  洗頭洗澡照常

  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後2~5天便可洗澡,只要注意24小時內不洗澡就可以了。洗澡用淋浴,且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水溫調至34℃~36℃。如果分娩不順利,出血過多或有傷口,以及平時體質較差的人,也不要勉強,可以讓家人幫忙早晚進行溫水擦浴。坐月子切忌又捂著又不洗澡,一方面不利於個人衛生和傷口的恢復,另一方面,在氣溫還很高的時候,新媽媽很容易中暑。

  保證居室通風又要避免受風

  室內氣溫不應超過26℃~ 28℃,室溫過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電扇降溫。但須注意,空調溫度不要太低,時間不宜過長,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電扇不要直吹產婦和新生兒,也要避免過堂風直吹身體。

  根據天氣變化穿衣

  秋季天氣多變,新媽媽的穿著應根據天氣變化進行調整。天氣太熱時,完全可以穿短衣短褲,要注意預防長痱子或中暑。天氣冷或在室內開空調時,最好穿上薄的長衣長褲,以防受涼受風。

  秋季氣候變化多端,忽冷忽熱,很多媽媽忍不住開空調吹風散熱就容易感染風寒,在秋季,稍微開窗透風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不能風直接吹頭,特別要避免門窗開啟的過堂風,可以將一個方向的門窗開啟。將對面門窗關閉,如果風很大,則在有產婦居住的房間內儘量不要開窗以免受風。

>>>下一頁是秋季坐月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