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麼食物最暖胃

  初冬伴著小雪如約而至,天氣逐漸寒冷,正是重滋補之時,但是想補到“胃”,得先暖胃健胃,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天暖胃的食物,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暖胃的食物

  1、冬天暖胃小食物

  1.1、板栗暖胃

  栗子性味甘溫,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健脾、強筋活血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

  1.2、花生暖胃

  花生具有溫胃散寒的作用,在治療胃病方面歷代醫書多有記載。《本草綱目》說:“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藥性考》說:“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每天可適量吃生花生,對養胃有一定好處。花生要連著紅衣一起吃。

  1.3、羊肉暖胃

  羊肉性味甘溫,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和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常被人們用作冬季禦寒和進補壯陽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溼之功效。

  1.4、狗肉暖胃

  狗肉性溫味甘,具有安五臟、暖腎壯陽之功效,善治脾胃虛寒之症疾。在冬季常是用狗肉,對於手腳冰冷、畏寒、腰痛、體質虛弱者有良好的保暖禦寒作用。

  2、冬天暖胃的湯

  2.1、栗子煲雞湯的做法

  材料:三黃雞1只、板栗150克鹽、料酒、蔥段、薑片。

  做法:三黃雞清洗乾淨,用沸水焯一下,從脊背處劈開,剁去爪尖、翅尖、用刀背拍斷雞頸骨、雞腿骨、翅骨及脊柱骨,再切成塊,在沸水中焯5分鐘後,去除血水備用;板栗在沸水中煮5分鐘後去殼、衣膜備用。在鍋中加入清水,將雞塊及板栗仁、蔥段、薑片、料酒一起放入鍋中,小火燉40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

  2.2、胡椒豬肚湯的做法

  材料:胡椒20克、生薑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

  做法: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淨,去異味;紅棗和生薑用水洗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後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3、冬天暖胃的粥

  3.1、花生紫米粥的做法

  材料:紫糯米粥1杯,花生半杯。

  做法:紫糯米、花生洗淨。鍋中加水燒開,下紫糯米和花生,煮開後轉小火,熬成粥。粥將煮熟,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3.2、山藥桂圓粥的做法

  材料:粳米、山藥、桂圓肉、荔枝肉、五味子、白糖。

  做法:粳米淘洗乾淨,泡好備用;山藥刮洗乾淨,切成小薄片;桂圓肉、荔枝肉、五味子均洗淨備用;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山藥片、桂圓肉、荔枝肉、五味子一起放入,用小火煎煮;待米爛粥稠時,用白糖調好味,稍燜片刻即可。

  胃寒不能吃的東西

  1、甘蔗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則不宜食。《本草經疏》中明確告誡:“胃寒嘔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屬寒者當忌食甘蔗。

  2、獼猴桃

  性寒,味甘酸。《開寶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藥大辭典》也說:“脾胃虛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當忌。

  3、西瓜

  性大涼,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中藥大辭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4、蚌肉

  性涼,味甘鹹。《食療本草》說它“性大寒”。《本草衍義》中認為:“多食發風,動冷氣。”《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當忌食。

  5、螺螄

  性大涼,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匯言》中早有告誡:“此物體性大寒,胃中有冷飲,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螄,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胃寒的症狀

  1、胃部不適

  胃痛基本是胃部疾病都會發生的症狀,只是疼痛的輕重不一,有的患者甚至感覺不到胃痛,只有胃脹感,總之胃痛也是胃寒症狀之一。

  2、胃寒惡阻

  多是由於婦女脾胃虛寒,懷孕後胞門閉塞,寒飲逆上。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怕冷、喜歡熱飲等。

  3、寒冷嘔吐

  患者多會表現為胃部寒涼,而且隨著天氣的變冷,會加重,有嘔吐的症狀,特別在進食生冷食物時會發生嘔吐。由於胃中陽氣虛損,真陽不足造成食物不能夠消化動作而導致嘔吐,同時出現怕冷,厭食等現象。

  4、疼痛痙攣

  胃寒患者多會感覺胃部痙攣、疼痛,並且伴隨著噯氣、腹脹、寒飲逆上等症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