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插花的基礎佈局技巧是什麼

  插花藝術是一種對天然景物再創造的藝術形式,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可以打破一般規律,如一些木本的枝條,即便是乾枯了。也不會萎縮,所以可利用樹枝丫叉縱橫倒過來插在花器裡,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式插花的基礎佈局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中式插花的花型簡單來說一般是以三個主枝條骨架***第一主枝A、第二主枝B、第三主枝C***然後再在各個主枝的周圍插輔助枝條來填補空間,最後的花型要豐滿、有層次感。

  第一主枝A高度一般來說是花器單位的1.5-2倍***花器單位是指花器的高度與直徑之和***,盆插1.5倍瓶查2倍,第二主枝B一般是A的1/2-3/4,第三主枝C是B的1/2-3/4,中式插花裡面一般AB多用木本枝條,C的話可木本可草本,ABC是骨架,其次從枝補枝基本都是草本枝條,且一般不超過ABC的長度,主要是陪襯作用。

  主要的花型就是直立型、直上型、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

  C在右側是是順位插法,在左側就是逆位插

  直立型:

  A在花器中線左側10-15°,B與A同側,左前45°,C右前75

  1/準備好材料:不同種類的綠葉與花卉/容器/插花塊/園藝剪刀/裝飾物--最好之前就想象好配色及最終效果,顏色不宜過多。

  2/把插花塊固定好,並把樹枝剪好斜角,45度插好,用U型小鉤固定

  。3/把準備好的小鳥巢,平放在樹杈上,放好角度後,將樹枝藏於鳥巢中,同時也起到固定作用。

  4/將綠葉與花朵分離。

  5/插花就開始啦!先剪好打底用的深綠葉,4-5cm左右,修剪好斜角。

  6/然後修剪一些嫩綠葉,鑲嵌其中。

  7/挑出大朵的主花,剪好斜角。在中間位置布好,朝不同方向。剪下的莖,也可插在綠葉中。

  8/看個人造景偏好。我只用了黃白兩色花,但種類上,上下層有區別。開始修剪白色配花了,依舊斜剪。

  9/上層我希望能細節豐富,下層更為整體,就在上面點綴了小白花。樹枝也剪下裝飾在周邊綠葉中。

  10/把原來準備好的裝飾,由於是褐色白色相間的鵪鶉蛋,顏色偏重,就穿插在下層。***鵪鶉蛋:把鵪鶉蛋兩端戳洞,放掉裡面的蛋清和蛋黃。把小木棍先剪好斜角,然後用U膠在頂端粘好小蛋,待乾透,即可使用。***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雖淺淡,幸可託貧家。一枝兩枝正,三支四支斜;宜直不宜曲.鬥清不鬥奢。傍拂楊技水,入碗酪奴茶。以此顏君齋.一倍添妍華。

  寥寥數字,道盡中式插花圭臬。“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如畫苑佈置方妙。置瓶忌兩對,忌一律,忌成行列,忌繩束縛。夫花之所謂整齊者,正以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如子瞻之文隨意斷續。青蓮之詩不拘對偶,此真整齊也。若夫枝葉相當,紅白相配,以省曹墀下樹,墓門華表也,惡得為整齊哉?”

  我覺得,至少要擁有能將加粗部分理解透徹的水平,才好意思來講“中式插花”。連青蓮之詩,子瞻之文都不解為何物,還誇誇其談,這是何等的自信啊。

  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 以花枝展情韻, 表現花品花格, 令人在擊節讚歎之餘, 心馳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宋 —— 朝經濟繁榮,文化藝術迅速發展,插花藝術也獲得普及與進步,成就輝煌,舉國上下插花之風亦然盛行。《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 無貴賤皆插花。”每到春天都要舉行盛大的花會和插花比賽,熱鬧非凡。受理學影響深重的宋代,其清雅、雋秀的時代氣質,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細描繪,以花抒寫理性的主流。插花不僅追求怡情娛樂,更注重理性意念。在形式 上、內涵上則傾注作者的思想,意趣及品德節操,不像唐朝那樣講究富麗堂皇的形式與排場,而注重花品花德及寓意人倫教化的表現。

  在構圖中,講究線條美,常以 梅花、臘梅等枝條來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而自然的風格。因而,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 意。如周敦頤的學生程顥詩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對花開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