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現代芭蕾舞劇視訊

  芭蕾舞動作穩定性與藝術表現力之間,存在著藝術基礎與結晶、表達單位元素與藝術魅力、過程性與結果性的正比例發展性關係。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關於戲劇芭蕾和情節芭蕾

  隨著歐洲封建主義的沒落,到了17世紀末芭蕾藝術顯露出衰落的跡象。18世紀因工業化生產在英國崛起的新興的資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他們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和道德觀,提倡思想自由、個性發展,逐漸形成了文化藝術上的新運動——啟蒙主義運動,給芭蕾藝術注入了新的生機。

  英國舞蹈大師約翰•韋弗1717年創作的芭蕾歌劇《戰神與愛神之戀》徹底屏棄了原來芭蕾演出中的道白與歌曲成分,完全用舞蹈和啞劇的手法來編舞,使芭蕾終於擺脫了語言的羈絆而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藝術形式,為以後“戲劇芭蕾”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世紀後半葉兩位偉大的舞蹈大師——讓•喬治•諾維爾***法國***和加斯巴羅•安修奧利尼***義大利***從理論到實踐對芭蕾進行了大膽地改革,首次提出了“情節舞劇”的新概念,大大深化了芭蕾藝術的內涵,使他更加富有思想性。

  芭蕾舞的分類

  1、音樂芭蕾

  以展現舞者技巧為主要目的,例如聖桑的"垂死的天鵝"。

  2、劇情芭蕾

  顧名思義為有劇情的芭蕾舞蹈。

  3、 浪漫派

  又俗稱"白色芭蕾",女舞者以身著白色鐘罩型紗裙著稱。例如亞當的"吉賽爾"。

  4、古典派

  女舞者穿著華麗的短裙,和男舞者以古典舞蹈特有的形式舞出,例如柴可夫斯基之"天鵝湖"。

  5、現代派

  例如史塔溫斯基之"火鳥"。

  6、歌劇芭蕾

  在歌劇當中穿插的芭蕾舞,例如歌劇"威廉泰爾"當中的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