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孤寡老人怎麼活

  發展、生活環境等的區別,國情都會有所不同。那麼,你知道嗎?現在小編將告訴你,。

  國外的孤寡老人的生活方式

  美國

  社會老齡化現狀:美國201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3%。到2030年,65歲以上的美國人將佔到20%,85歲的人數將增加50%以上,100歲的人數更有可能增長近3倍。

  主要養老方式:老年公寓“半托制”養老機構,社群互助的居家養老。

  在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美國養老院的數量在2000年至2009年間下降了近9%。經濟衰退已經使新的養老院建設難以得到私人融資。

  日本

  商業養老院注重個性化。

  社會老齡化現狀:目前,日本65歲以上老人約為3000萬人,佔總人口比例達23.1%,即每5人中即有1名老人。

  主要養老方式:老年公寓“半托制”養老機構,社群互助的居家養老。

  本報訊 日本政府將養老設施分為多種型別,包括短期居住型、長期居住型、療養型、健康恢復型等,其中政府在全國建設了約3100處健康恢復型養老設施和約3700處老年療養醫療設施。

  此外,不少企業建設個性化的商業養老院。看護型養老院主要供身體不便和患病老人入住,由養老院下屬團隊為入住者提供看護服務。住宅型養老院供身體狀況正常的老人居住,當老人需要看護服務時,企業提供臨時看護服務。健康型養老院類似賓館,院方只負責打理老年人的日常家務。在日本,上述種類的商業養老院數量已超過2000家。

  瑞典

  居家養老,漸成主流。

  本報訊 瑞典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即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和老人公寓養老。在瑞典,在養老院養老的一般是基本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雖然養老院硬體設施一應俱全,而且從吃飯到洗澡都有人照料,但由於缺少人情味,瑞典老人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住進養老院的。

  公寓養老是上世紀70年代在瑞典興起的一種養老形式,類似於國內小型的幹休所。不過,近年來,老人公寓養老已不再時興,一些老人公寓被逐漸改造為普通公寓。瑞典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是更具人性化的居家養老形式,爭取讓所有的人在退休後儘可能地繼續在自己原來的住宅裡安度晚年。主管老人社會福利事務的部門,會根據老人需要,提供包括個人衛生、安全警報、看護、送飯、陪同散步等在內的全天候服務。

  德國

  “樂齡合作社”,為養老未雨綢繆。

  在德國,進入“專業護理老人院”是老人們最普遍的一種選擇。這些養老院擁有世界一流的硬體裝置和人員管理方式。

  不過近年來,德國興起了一種名為“老年之家”的互助養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獨又不願意去養老院的老人自發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員共同分擔家務,互相幫助,一起參加社會活動,讓老人遠離了孤獨,也體會到了家的溫馨。

  此外,德國一些社會團體和地方政府也探索出了包括“多代屋”在內的多種互助養老模式。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開發老年人潛力,還有助於促進代際交流。如裡德林根的“樂齡合作社”,不僅老年人可以加入,年輕人也可以加入進來。參加者可以選擇小時工資,也可以把服務小時存入合作社,用以日後獲得同樣時間的免費服務。

  這種做法既鼓勵老人互助和自立,也吸引了年輕人蔘與其中,通過服務老人為自己未來的養老做準備。

  中美老人生活狀態對比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體系發展成熟。美國人崇尚自由,很少依賴子女養老,步入老年後一般會選擇入住養老機構,老人在養老機構能夠得到專業照料,同時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老年生活質量很高。我國則是近幾年才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行業發展不成熟,養老服務水平層次不齊,養老設施也不完善,再加上人們普遍存在傳統養老理念,導致我國老年人的生命質量不高。

  在美國,“健康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從預防、治療到康復,每一個階段都有持續的管理和控制,同時建立全面、嚴謹的健康評估,定製一整套健康管理方案,通過“調理”、“營養補充”等手段,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讓長輩從營養、運動、環境、心理等多個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維護和保障服務。而在國內,老人們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往往生病了才去醫院,尤其是對於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的老人來說,沒有機構和醫療單位長期為他們進行系統全面的康復指導,患病的風險大大提高。

  除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相對健全以外,美國對待養老問題的態度上比國人更為積極。美國大部分行業並沒有規定退休年齡,美國人的家庭結構形式更趨多樣化,老人養老並不依賴子女,相當一部分會選擇專業養老機構,晚年生活比較灑脫自由;而中國老人注重家庭氛圍,退休後還在為家庭和子女忙碌,很少能真正為自己而活。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程序的不斷加快,很多養老機構開始吸取國外發達國家先進的養老理念,並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2013年北京市首家中美合資的養老機構成立,公寓所有長輩房間和公共活動空間均採用適老化設計,進口長輩所需的康復用品和裝置,值得一提的是,其摒棄傳統養老機構僅僅保障基本生活的做法,開始建立健全健康管理體系,注重提高生命質量,從健康、飲食、運動、心理等多個維度延長健康壽命,激發生命活力,讓長輩過上健康、安心、快樂、有尊嚴的老年生活。隨著中美合資養老機構在國內不斷成熟,我國老年人也將不再奢望美國老人“退而不休”的快樂生活。

  常見養老模式有哪些

  居家養老:顧名思義,老人在家庭中養老。很多老人不願意離開自己居住的環境,同時又有自理能力,這部分老人更願意在自己家中度過晚年生活。但老人們也面臨著,如吃飯難和部分行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於是,居家養老還包括入戶服務的範疇。通常以街道和社群為主,為老人們提供送餐上門以及入戶護理等服務。我市部分割槽縣還具有“居家養老平臺”和智慧終端組成,外接有線或無線的老人專用呼叫器,可以實現一鍵撥號功能,提供緊急呼叫求助。

  社群養老:與居家養老有相似之處,都是以家庭養老為主,但社群養老具備更為統一的管理。將機構養老中的服務引入社群,實現社群的在家養老。社群會統一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多種專業服務,同時可進行託老服務,讓老人白天在社群過的開心,晚上回家睡得安心。

  機構養老:嚴格意義上,養老機構包括敬老院、養老院、光榮院,以及老年公寓。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接收的多為農業戶口的五保孤老戶。養老院主要接收的是城市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的老人。光榮院原名烈屬養老院,主要接收無親屬照顧的烈屬老人以及孤老傷殘軍人,孤老複員軍人等。除此之外,老年公寓則指的是可以自費入住的養老機構,自主選擇性更強。

  異地養老:目前最時尚的養老方式,就是指老年人離開現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種養老方式,包括候鳥式養老、度假養老、回原籍養老等。老人可以根據不同季節和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養老居住地。老人可以到民政局進行申報,異地養老通常以一季度為主,時間長短也可根據老人喜好以及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田園式養老:一種老人能夠參與種植的田園養老新模式在逐漸形成和認可。天津的北辰、武清等地紛紛出現能夠種地和養殖的老年公寓。在這裡老人平時吃的蔬菜、水果甚至雞蛋、牛奶,都是在公寓種植和飼養的。身體允許的老人也可以自己下地勞作。公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人們很享受這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田園式生活。

  以房養老: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後,銀行或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這種養老方式被視為完善養老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補充。目前還沒有正式施行,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會成為將來養老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