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師書法作品
感恩教師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的心,最難的報的是師恩。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寫不出神采,終究只是字!
改革開放後,書法藝術復興,各大院校的學者是最早覺醒的一群人。學者書法家登上書壇,他們著書立說,逐漸取得對書法藝術的話語權,開始在書壇上攻城略地。
所以,當今書壇上,學者書法家可謂多矣!他們在各自的學術研究領域卓有建樹,同時他們又鍾情於書法,成為一位書法名家的願望往往比成為一個學術權威的慾望還要強烈。學識給予學者書法以極大的幫助,為其書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免除了書法的粗野陋俗之氣。如果這位學者又是自幼習書,或得名師指點,精研八法,功力深厚,那麼他的書法便很優秀,有著非同尋常的書卷氣。
▲米芾 《糧院帖》
不過,學識可以滋養書法,但是不能代替書法。
畢竟書法是一門需要長期修煉才能熟練掌握的藝術,哪怕你就是一位從事書法研究與教學的教師,也並不等於你就能成為一位書法家。這就像一位大學中文系教授並不一定會寫小說、是小說家一樣。當今許多學者在書法上已經先天不足,後天也沒有下過多少功夫,卻因喜歡舞文弄墨,便以書法家自居。其實他們的書法平淡無奇,僅為寫毛筆字而已。 所以,我們說,書法寫不出神采,終究是個字兒。
▲懷素 《自敘帖》區域性
是的,書法需要學識、功力,更需要神采。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釆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采,這裡是指書法的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露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就像是一個神采奕奕的人站在你面前,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散發出迷人的魅力和光彩。所以,抒寫性靈,追求點畫線條與空間組合的和諧美妙的神采,始終是書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總讓人眼前一亮,光彩照人!
▲張旭 《李清蓮序》區域性
那麼,怎樣才能使一幅書法作品獲得神采呢?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說過:“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華而不實。”他認為書法藝術應“銜華而佩實”,只有功性兩見,技道交臻,才能達於妙境。
可見,書法要有神采,一方面必須經歷長期師法古賢名碑的焠礪,八法精熟。這是前提和基礎,即所謂“功”。
另一方面,創作心態恬淡自如,創作時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書寫出真情至性,融入自己的學識修養和審美趣味。這即所謂“性”。
做學問需要認真嚴謹的態度和冷靜周密的思考,而書法藝術創作更需要澎湃奔湧的激情。學者書法家往往容易為自己的學問所累,於一點一畫斤斤計較,結果書法作品拘謹呆板,就像一個病人無精打釆;而寫得差者其書更是“如排運算元”,成為俗氣的字匠了。這就是祝允明批評的“有功無性”。
漢代書法家蔡邕《筆論》中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免毫不能佳也。”可見,學者書法家要突破書法“瓶頸”,需“先散懷抱,任情恣性”,進入忘我的自由境界,隨心所欲,書寫出自己的真性情,這才會象蔡顯良先生的書法那樣自然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