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莊書法作品

  康莊,字夢蝶,1945年7月生於濟南,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聯誼書畫院副院長,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山東開明畫院院長,濟南畫院名譽院長,濟南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畫院高階畫師,香港特別行政區國畫院榮譽院士,英國皇家美術學院榮譽院士,客座教授。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康莊藝術評價

  大山水、大氣勢、大境界 ——當代畫家康莊的山水家園—薛永年

  作為華夏民族內心世界的投影,中國畫從古至今都表現著中國人獨特的審美,它總能於點畫寫意之中,或寓景寄情,或直抒胸臆,而觀者也總能在賞析這些經典作品的同時,一同接受了心靈的洗滌。而只有那些有著高尚追求的畫家,才能感應世間萬物美的真諦,創造出真正具有價值的藝術作品。康莊先生便是這樣一位始終堅守著自己藝術信念的畫家。

  山水,大物也。著名畫家康莊先生的山水畫給我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大”。大山水,大氣勢,大境界。觀者可暫時忘卻身處何處,徜徉其中,可望、可行、可居、可遊,如沐清風。

  高山聳立於飄渺的雲嵐煙雨之中,流泉飛瀉於雄奇的丘壑之間,那自然流淌著的潺潺小溪,煙雨蒼茫的村舍,還有白雲載山,雲水相伴的千古悠悠,於博大壯闊中煥發著安詳、和諧、寧靜的神采。康莊先生的落筆很見深厚的傳統繪畫功底,在筆墨的點、擦、皴、染中,抒發自己的感情和樂趣。他以象制景,以情造形,靠墨的濃淡,線的變化營造出畫面的層次,將山川、流泉、樹林、房舍交相輝映。陡峭的山石,隱約可見的農舍,參差不一的樹木,使作品曲徑通幽。他筆下的山水巨集偉、雄健,有力感和美感,具有廣闊、深邃的境界。

  胸中有丘壑,無私天地寬,即便是在這個時代,山水畫的立意仍是與傳統自然的不即不離,其精神仍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感悟。為了更好地承繼前人,以今人的筆觸再現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他走訪了名山大川,大自然的靜美和天籟的神祕,使他沉醉其中。

  而他不僅研磨筆墨技巧,更自覺追求一種傳統文化的意味和精神,他努力擺脫作品的寫生痕跡,在構思上發揮自己的想象,更辯證地處理畫面空間虛實和黑白關係。由此,畫面的形式語言更為豐富,更富有情趣。在尊重傳統的同時,他側重從感性的角度去探索、發現美,用心創造出貼合自己心性的山水畫,他的山水畫是一種內在精神的表露,反映出畫家境高意遠的審美取向。

  境由心發,境隨心轉;情之所至,筆之所至,《聽濤》、《排雲》、《峪泉活水》、《滄溟淨界》、《臥龍千秋波》,大寫意的隨性揮灑,呈現出一個個博大浪漫的空間,給人一種平淡大雅而氣勢磅礴,意蘊豐富而不雕不飾的審美衝擊。

  一支妙筆,信手揮灑,變幻無窮的水墨,點染江山如畫。《黃河之水天上來》、《祁連牧歌》、《泰岱之巔》、《遠眺煙臺山》、《仙山瓊閣》的畫面上,風骨盡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線條的抑揚頓挫,在交錯中形成節奏,巧妙的佈局、潑灑的墨色和點染的淺絳,交相輝映,方寸之間透射出一股攝人心魄、奇幻生動的獨到神韻。《龍藏》的氣勢如虹,《沙子口》的蔥鬱明淨,《碧流清似眼》的奔騰不息,他將千萬山水的凝重,化為了那一幅幅大氣開闊的優雅,並營造出一種滌煩、破寂的妙境,一種超然脫俗的境界。

  康先生以一種樸實誠善的治學態度,不遺餘力地延續著中國傳統書畫的實踐與探求,他在長期堅持不懈地探究水墨語言、繪畫語境與個人心性之間的協調性中,不斷豐富完善著自己作品的品位和內涵,把中國畫的筆墨與精神,發揮到了一個高度!這是非常可貴的,我們希望他一方面能固守住中國傳統筆墨的底氣,同時也希望他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超越自我,留下更多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