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畫法水墨畫圖片

  水墨畫最有利的一點就是它的可操作性,而幼兒學習活動中最主要的方式和內容就是操作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
 

  1

 

  2

 

  3

 

  4

 

  5

  幼兒水墨畫教學的優化策略

  在以往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在欣賞水墨畫時幼兒無法體會水墨境界的現象,在學習調墨時幼兒弄得滿身是墨,在學習技法時幼兒無法投入更多的興趣,在作畫時幼兒“複製”和老師一模一樣的畫面。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領會了新《綱要》的指導精神,依照具體的培養目標為教學模式的優化制定了以下策略。

  1.優化教育理念——以兒童的方式教育幼兒。

  非兒童的教學方式不僅泯滅了幼兒的個性、扼殺了幼兒的創新精神,還會導致幼兒健全人格的分裂。告知式的教育能讓幼兒求知卻不一定能陶冶幼兒的心靈。幼兒教育作為一種人的教育就要向探究式教育、交往式教育、形象化教育轉變,使幼兒的學習過程成為體驗、感受、表達、創造的過程。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兒童對外部世界認識是以活動特別是探究式活動為中介的。所以在水墨教學中,幼兒的操作一定要到位,要杜絕教師因怕麻煩而“包辦代替”的行為。如調墨時,墨色的濃淡在於水分的多少,幼兒沒有直接動手操作就不會有這樣直觀的認知,在作畫時作品就不容易出現濃淡墨之分。

  2.優化教學形式——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基點“趣”化教學環節。

  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幼兒的生活就是充滿樂趣的孩童世界。教師從孩子的視點切入,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和情感需求,並在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使教學形式得到優化。而幼兒水墨畫教學的“趣”就在於“童趣”。在活動時不能死板,教師教學設計要以情境創設、遊戲穿插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有了興趣的支撐,幼兒的作品就會自然而然地凸顯出童趣。

  3.優化教學方法——以創新思維帶動幼兒實現“技”與“創”的融合。

  作為幼兒水墨畫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應設法為孩子們提供和創造主動發現學習的機會,注重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啟迪幼兒的創新精神。將技巧的學習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在技法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技法,使繪畫變得更有趣味,更能打動幼兒。

  4.優化師幼、同伴關係——以幼兒為主體,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在水墨畫的教學中既有師幼交往,又有同伴交往。在師幼交往中,教師的教育行為和教育手段與幼兒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同伴交往中,同伴之間通過討論、交談而產生認同感並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正是師幼、同伴互動互學的好時機,能使水墨教學模式得到進一步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