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的人物評價

  賈寶玉形象帶有曹雪芹自傳的色彩,但其本質上屬於藝術虛構,是作者有意識塑造的集意淫、補天濟世、正邪兩賦三大美德於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學史上極具創新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書中評價

  判詞《西江月》

  其一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其二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自評

  我雖比他尊貴,可知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美酒羊羔,也只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不啻遭我荼毒了。***第7回***

  弟是至濁至愚,只不過一塊頑石耳。***第115回***

  他評

  冷子興:雖然淘氣異常,但聰明乖覺,百個不及他一個,說起孩子話來也奇怪……將來色鬼無疑了。***第2回***

  王夫人:若姊妹們不理他,他倒還安靜些;若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了一句話,他心上一喜,便生出許多事來……他嘴裡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瘋瘋傻傻。***第3回***

  榮寧二公:我等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者。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用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第5回***

  警幻仙子: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如爾則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輩推之為“意淫”……汝今獨得此二字,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於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第5回***

  北靜王世榮:真乃龍駒鳳雛……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第15回***

  林黛玉: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第22回***

  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第32回***

  張道士: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第29回***

  賈母:我養了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第29回***

  傅秋芳家婆子:怪道有人說他們家寶玉是相貌好,裡頭糊塗,中看不中吃的,果然竟有些呆氣。他自己燙了手,倒問別人疼不疼……大雨淋的水雞似的,他反告訴別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罷”……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魚就和魚兒說話,見了明星月亮,他便不是長吁短嘆的,就是咕咕噥噥的。且一點剛性也沒有,連那些毛丫頭的氣都受到了。愛惜起東西來,連個線頭都是好的,糟蹋起來,那怕值千值萬的,都不管了。***第35回***

  興兒:成天家瘋瘋顛顛的,說話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頭人人看著好清俊模樣兒,心裡自然是聰明的,誰知裡頭更糊塗,見了人,一句話也沒有。所有的好處,雖沒上過學,倒難為他認得幾個字。每日又不習文,又不學武,又怕見人,只愛在丫頭群兒裡鬧。再者,也沒個剛氣兒,有一遭見了我們,喜歡時,沒上沒下,大家亂玩一陣;不喜歡,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們坐著臥著,見了他也不理他,他也不責備。因此,沒人怕他,只管隨便,都過的去。***第66回***

  尤三姐:行事言談吃喝,原有些女兒氣的,自然是天天只在裡頭慣了的。若說糊塗,那些兒糊塗……冷眼看去,原來他在女孩兒跟前,不管什麼都過的去,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們不知道。***第66回***

  鳳姐:若說他,出門去幹正經事,說正經話去,卻象傻子;若只叫他進來,在這些姊妹跟前,以至於大小的丫頭跟前,最有仁讓,又恐怕得罪了人。***第78回***

  評點者評價

  塗瀛:寶玉之情,人情也。為天地古今男女共有之情,為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盡之情。天地古今男女所不能盡之情,而適寶玉為林黛玉心中、目中、意中、念中、哭泣中、幽思夢魂中、生生死死中悱惻纏綿固結莫解之情,此為天地古今男女之至情。惟聖人為能盡情,惟寶玉為能盡情。負情者多,微寶玉,其誰與歸。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我故曰:寶玉,聖之情者也。***《讀花人論贊》***

  張新之:寶玉有名無字,乃令人在無字處追尋,所謂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又先天本來無字也。***《紅樓夢讀法》***

  脂硯齋:按此書中寫一寶玉,其寶玉之為人,是我輩於書中見而知有此人,實目未曾親睹者。又寫寶玉之言,每每令人不解;寶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獨於世上親[見]這樣的人不曾,即閱今古所有之小說傳奇中,亦未見這樣的文字。於顰兒處為更甚。其囫圇不解之中實可解,可解之中又說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卻如真見一寶玉,真聞此言者,移之第二人萬萬不可,亦不成文字矣。餘閱《石頭記》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寶玉顰兒至痴至呆囫圇不解之語中,其詩詞、雅謎、酒令及衣食、奇玩等類固他書中未能,然在此書中評,猶為二著。***戚序本第19回***

  這皆是寶玉意中心中確實之念,非勉強之詞,所以謂今古未有之一人耳。聽其囫圇不解之言,察其幽微感觸之心,審其痴妄婉轉之意,皆今古未見之人,亦是未見之文字。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不肖,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賬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又說不得好色好淫,說不得情痴情種,恰恰只有一顰兒可對,令他人徒加評論,總未摸著他二人是何等脫胎、何等心臆、何等骨肉。餘閱此書,亦愛其文字耳,實亦不能評出此二人終是何等人物。後觀《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林黛玉情情”,此二評自在評痴之上,亦屬囫圇不解,妙甚!***戚序本第19回***

  名家點評

  魯迅: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掛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玉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但在作《紅樓夢》時的思想,大約也止能如此;即使出於續作,想來未必與作者本意大相懸殊。惟披了大紅猩猩氈斗篷來拜他的父親,卻令人覺得詫異。 ***《<絳洞花主>小引》***

  寶玉亦浙長,於外暱秦鍾蔣玉函,歸則周旋於姊妹中表以及侍兒如襲人晴雯平兒紫鵑輩之間,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中國小說史略》***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中國小說史略》***

  王國維:若《紅樓夢》之寫寶玉,又豈有以異於彼乎?彼於纏陷最深之中,而已伏解脫之種子,故聽《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讀《胠篋》之篇,而作焚花散麝之想。所以未能者,則以林黛玉尚在耳。至林黛玉死而其志漸決,然尚屢失於寶釵,幾敗於五兒。屢蹶屢振,而終獲最後之勝利。***《<紅樓夢>評論》***

  何其芳:賈寶玉這個叛逆者的叛逆性不僅表現在他對於科舉、八股文、做官等一系列的封建制度的不滿和反對,而且特別突出地表現.在他對於少女們的愛悅、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也即是對於封建禮教和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觀念的大膽的違背上。

  牟宗三:寶玉是多情善感的人,見一個愛一個,凡是女孩兒,他無不對之鐘情愛惜。他的感情最易於移入物件,他的直覺特別大,所以他的滲透性也待彆強。時常發呆,時常哭泣,都是這個感情移入發出來的。

  寶玉冷了心腸而出家求那永生之境,正同釋迦牟尼一樣,都是以悲止悲,去痛引痛。這是一個迴圈,佛法無邊,將如何斷此迴圈?寶玉出家一幕,其慘遠勝於林黛玉之死。

  文學史評價

  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把全部熱情和理想寄託在那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孩子身上,這是對"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的大膽挑戰。他和林黛玉的愛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寶、黛的愛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對封建主義人生道路的基礎上,帶有更其鮮明的叛逆性質。因此這種愛情愈發展,就和封建勢力的矛盾愈尖銳。賈寶玉的叛逆性格的表現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知悔改"的。他和歷來文學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比較,體現著初步民主主義的色彩,顯示了一種新的時代特徵。但由於寶玉畢竟還是個貴族階級的公子哥兒,他對封建主義的背叛不可能是徹底的。

  賈寶玉經歷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愛情婚姻悲劇,目睹了“金陵十二釵”等女兒的悲慘人生,體驗了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鉅變,從而對人生和塵世有了獨特的感悟。賈寶玉是個半現實半意象化的人物。就像警幻仙姑所說的:“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他的”痴情“,不僅表現在對林黛玉的鐘情,還表現在他對一切少女美麗與聰慧的欣賞,對她們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賈寶玉的痛苦已超越了一個家庭破敗之痛苦和個性壓抑之痛苦,這是屬於眾多人的痛苦,是感到人生有限、天地無情的痛苦。他絕望又找不到出路,一種孤獨感和人生轉瞬即逝的破滅感,透著詩人氣質,散發出感傷的氣息。但是寶玉又不願意孤獨,不願意離開生活,離開他鐘愛的林黛玉和眾多的女子。因而更加深了他的痛苦。

  賈寶玉的性格特點

  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構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徵是叛逆。他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於與他們接觸拜會。

  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於“雜書”,鍾情於《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並鍾愛和憐憫女孩子,鍾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她們的聖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後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汙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於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