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什麼穴位可以治療抽動症

  抽動症是小兒疾病中的一種,屬於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又稱多發性抽動症,那麼中醫推拿能不能治療抽動症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按摩穴位治療抽動症的方法

  頭穴

  可在醫院讓醫生每天推拿1次,每次推拿30分鐘,一月一療程。也可在家每晚睡前用梳子梳頭半小時。頭穴一是根據傳統的臟腑經絡理論,二是根據大腦皮層的功能定位在頭皮的投影,廣泛應用於臨床,已得到世界一些國家醫學界認可和應用。

  體穴

  可在醫院進行百會、肝俞、太沖、太溪、三陰交、足三裡、豐隆以及抽動區域性穴位推拿。每天推拿穴位30分鐘,一月一療程。

  耳穴

  中醫認為“耳者宗脈之所聚”。耳廓與全省各器官密切聯絡。它並不是單純的一個聽覺器官,而是一個小整體,與經絡、臟腑密切相關。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耳廓上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分佈,脊神經頸2、3分支,枕小神經、耳大神經、三叉神經的分支、耳顳神經以及交感神經纖維等都分佈在耳廓上,並相互交織成叢,尤其在耳廓三角窩處分佈尤為豐富,通過這些神經與機體各部分發生聯絡,利用各種方法刺激耳穴,通過神經體液途徑,改善機體各器官的功能狀態,故可以達到臨床治療作用。

  治療小兒抽動症的方法

  1、心理行為療法

  ***1***、消除誘因:短暫性抽動障礙中,特別是抽動時間不長的患兒,在行為約見中往往不難尋找出誘因。年幼兒童的誘因通常是看緊張的電視或錄影節目、玩遊戲機、耳聞目睹害怕的事物所致,因此,尋找誘因並消除它至關重要。

  ***2***、詳細分析心理因素:應對患兒病前的心理因素應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致病誘因,然後予以解決。年長兒童常因遭受意外,家庭衝突、學習壓力太大而產生抽動。如各種矛盾的調整,家庭矛盾,父母、祖父母對小兒的過度要求和強制所造成的精神矛盾和緊張情緒必須予以解決。如有學校因素,應與教師聯絡協同解決。對屬於無法解決的因素,則應給予支援性心理治療,幫助患兒分析精神誘因,找出正確對待的辦法。

  ***3***、給家長以必要的指導:對患兒的父母說明此病的性質,不要驚慌失措,這樣可消除由於父母的過分關注所造成的強化作用。父母對抽動常常過於擔憂,應使父母瞭解抽動發生的誘因,合理安排患兒生活、學習和活動。對患兒的抽動症狀不要提醒。指責和給予過度的關注,因為這樣使患兒更緊張,對抽動的控制不利,而是對患兒的抽動應採取不予理睬態度,可使症狀逐漸消退。多數病人經過數月後症狀會自然消失。幫助患兒消除誘因,提供一個良好而又寬鬆的家庭環境。採取肌肉鬆弛療法、操作性處理法等可望取得良好效果。在患兒接受行為治療時,要取得患兒與家長的合作,並給家長以必要的指導以協助治療。

  2、行為矯正

  鼓勵患兒自行控制抽動,採用正性強化的方法如獎賞其通過努力,克服並減少抽動,並且用放鬆的方法減少患兒的精神緊張,這對年幼兒童較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