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缺鈣的危害有哪些
缺鈣的危害有哪些?當寶寶出現溼疹、齲齒、出牙晚等現象時,這就意味著孩子可能缺鈣了。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寶寶缺鈣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寶寶缺鈣的危害
1、嬰兒缺鈣易發溼疹
出生1-6個月的小寶寶可能在春秋之際出現哭鬧不安,並在頭部、面部甚至全身出現大片的紅斑、丘疹,進而變成水皰、糜爛、結痂的現象,稱為“溼疹”。溼疹的主要原因是患兒有先天性的過敏體質,出生後給予牛奶、雞蛋等人工蛋白食品時容易發生過敏,同時科學家認為嬰幼兒溼疹與缺鈣也有關係,補鈣能有效的緩解溼疹的症狀、減輕嬰幼兒的痛苦。
2、驚厥
寶寶血液中鈣磷明顯偏低,便會得“佝僂病性低鈣驚厥”,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谷稱“低鈣驚厥”。
起病原因:鈣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興奮性,防止過度收縮。寶寶血液中的鈣水平下降,抑制作用減弱,肌肉興奮性就會立即增高,人會發生不由自主的收縮,即抽筋。
發病症狀:寶寶哭鬧不安,稍有一點聲音就容易受驚。每當受驚時,兩側手腕屈曲,大拇指緊貼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筆直。有時是兩條腿伸直交叉,腳趾向下彎曲,足背弓起,象跳芭蕾舞,發作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不等,然後可自選緩解。發病時寶寶意識清楚,如頻繁發作的每天可多達十多次。
嚴重的會發生喉痙攣,就中喉部抽筋。一般一歲以內的寶寶多,發作時寶寶聲門與喉部肌肉強力收縮,導致吸氣困難,發出可怕的喉鳴音。更嚴重的會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發病時間低鈣驚厥的大多發生在寶寶佝僂病初期,或患佝僂病的寶寶用維生素D治療初期,還有,春末夏初,佝僂病增多之時。發熱、感染、飢餓時寶寶也容易發生低鈣驚厥。發生低鈣驚厥的寶寶,多有佝僂病的其他表現,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頭枕部脫髮形成枕禿等。
3、腹痛
起病原因:血液中游離鈣離子偏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腸壁的平滑肌受到輕微刺激就會發生強烈收縮即腸痙攣,出現腹痛等消化道症狀。
發病症狀:寶寶無規律肚子痛,與飲食、排瀉等外界因素無關,大便化驗正常,吃驅蟲、助消化、解痙等藥物,沒有效果。
4、齲齒
牙齒生長在骨組織內,牙粙質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無機鹽,具有高度鈣化的特點,牙的堅硬度和防齵能力與牙內鈣,磷,氟,維生素有關,當鈣磷比例不合適時,使兒童乳牙鈣化程度降低,牙質軟而薄,齵齒的發病率就增高。
5、囟門不閉
十八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前囟門不閉合,應去醫院骨骼X線照片和血液化驗檢查,如果X線攝片血液中缺鈣,則說明寶寶得了“營養缺乏性佝僂病”,也就是民間的說的“軟骨病”。
起病原因:寶寶鈣攝入不足或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時,體內缺鈣直接影響鈣向骨骼的沉積。機體鈣不能正常地沉積於骨質中,骨質就會變軟。顱骨在嬰細兒時期生長很快,缺鈣症狀中一個最早表現就是顱骨鈣化不足,發生佝僂病導致顱骨軟化。
發病症狀:患病寶寶的顱骨內板變薄,頂骨或枕骨摸上去有“乒乓球樣感覺”。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加以治療,前囟門就會增大且邊緣軟化、閉合延遲,同時伴有佝僂病常見的夜驚、煩燥、多汗、睡眠不安、驚哭、驚跳、搖頭、顱骨軟化等症狀。
如何防止寶寶缺鈣
1、防止寶寶缺鈣首先要從孕媽媽做起,孕媽咪對鈣、磷及維生素D的需要量要比平時高出兩倍以上,因此孕媽咪宜攝入足夠多的鈣、磷及維生素D,提供給胎兒;哺乳媽媽也應特別注意營養的攝入,使乳汁中含有充足的鈣等營養素供寶寶吸收。
2、準媽媽在孕期、寶寶在出生後,應每天近兩個的戶外活動,以獲得充足的紫外線照射。
3、由於大氣汙染,城市的光照往往不強,而母乳的含鈣量並不高,因此一般城市裡的寶寶在兩個月起,就應在兒保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及維生素D。
4、寶寶四個月起逐步新增輔食,可給寶寶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乳製品、雞蛋、牛肉、蝦米、黃魚、帶魚、魚鬆、海帶、紫菜、骨頭湯、青菜、柑橘等。
5、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也應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大豆及豆製品、核桃、芝麻、蘑菇、淡菜、雞肉等。
6、麵粉經發酵做成饅頭、麵包後變得鬆軟,其中的鈣成分易為人體吸收,可以適當多吃。
7、白菜、菠菜、紅莧菜、竹筍等蔬菜中含草酸較多,易與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澱,干擾鈣的吸收,可用開水先燙一遍,以除去草酸。
8、生長較快及較胖的寶寶鈣的需要量比一般寶寶多,宜多給予含鈣的食品。
9、如果檢查確係缺鈣或低鈣,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片和維生素D,需要的話可以注射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