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打雷

  據專家分析,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那麼,?

  因為冷熱空氣相互碰撞。

  高空中有好多股氣流在不斷地運動.這些氣流有的向 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 的慢.氣流的運動使空氣中的積雲有的向上衝,有的向下降.雲和雲這之間的磨擦使雲帶上不同種的電荷.由於同種電荷相排斥,因此正電荷和負電 荷分別聚集到雲的兩端.空氣流動越快,雲層越厚,帶的電就越多.

  積雲所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穿過空氣放電,使兩種電荷中和.由於電穿過空氣的時候會發熱,使空 氣迅速地膨脹,從而發出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運輸雷. 如果帶電的積雲離地面比較近,也會因靜電感就應使地面帶上和雲的下層不同的電. 當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時,積雲就會向地面放電,這就是容易造成災害的落地雷.

  一般來說,地面哪裡有突出的東西就容易從哪裡放電,所以當我們在曠野上時,不能 到高樹下避雨.

  防雷須知

  注意

  ①在打雷下雨時,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更要切忌繼續蹬往高處觀賞雨景,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裡,應儘快躲在低窪處,或儘可能找房層或乾燥的洞穴躲避。

  ②雷雨天氣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摘下金屬架眼鏡、手錶、褲帶,若是騎車旅遊要儘快離開自行車,亦應遠離其它金屬製物體,以免產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③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划船、垂釣等。

  ④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遊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牆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我當發生雷擊時,旅伴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積極進行現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貽誤病機而致病 死亡。有時候,還應在送往醫院的途中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區域性,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乾燥或包紮即可。

  雷雨天氣發生時,即使在安裝了避雷針的情況下,也應該迅速拔掉室內電視、電冰箱以及天線電源的插頭,防止空間電磁波干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從電閃雷鳴的形成和發生過程來看,空曠場地上、建築物頂上、高大樹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溼地區是雷擊事故多發區。

  專家提醒

  全國建築物電氣裝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王巨集民:在室外,要考慮到雷電活動區域,看雷電活動遠近,一般是聽雷聲就能判斷出遠近,不要躲到避雷針和大樹下面。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雨傘,因為雨傘有針尖,電場強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曠地方打手機。要蹲下來,兩腳併攏。

  專家最後強調,如遇雷雨天氣,市民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一輛金屬車身的汽車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這些建築物或汽車被雷擊中,它們的金屬構架或避雷裝置或金屬本身會將閃電電流匯入地下。